摘 要 目的:探討米索預防及治療產后出血效果。方法:將收治孕產婦252例,作為觀察組,出血高危因素143例;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69例,于胎兒娩出后,除常規靜注宮縮素20U,同時將米索400mg置入直腸內。并以同期249例孕產婦作為對照組,于胎兒娩出后,常規靜注宮縮素20U。觀察兩組產后出血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0.79%;對照組產后出血發生率4.41%,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米索是一種治療和預防產后出血的藥物,且使用方便。
關鍵詞 米索 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歸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4大類,但70%~80%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1]。積極預防和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關鍵。2009年5月~2011年5月將米索用于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孕產婦252例,作為觀察組,產婦年齡22~38歲,平均29.6歲;孕周30+3~42周,平均39+3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07例(42.46%);剖宮產128例(50.79%);臀位助產17例(6.75%)。其中使用米索預防產后出血143例為有存在出血高危因素,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0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8例,妊娠合并貧血4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例,雙胎妊娠7例,產程延長52例,巨大胎兒20例),治療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09例。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胎兒娩出后常規使用宮縮素產婦249例,作為對照組,存在出血高危因素137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2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9例,妊娠合并貧血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例,雙胎妊娠9例,產程延長43例,巨大胎兒21例;治療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12例。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29.1歲;孕周35~42周,平均39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07例(42.97%);剖宮產126例(50.6%);臀位助產16例(6.43%)。對照組病人資料與觀察組相似,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觀察組:將米索用于預防有出血高危因素的143例患者,和109例子宮收縮乏力患者,于胎兒娩出后,按常規靜脈注射縮宮素20U同時,將米索400mg置入直腸內。30分鐘后仍有子宮收縮乏力,立即給予米索400mg置入直腸內或含服。②對照組:對照組存在出血高危因素137例和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12例。產婦于胎兒娩出后常規靜脈注射縮宮素20U。效果不佳者,5分鐘后重復使用1次,≤80U/日。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觀察組:①143例有出血高危因素,142例產后2小時內出血量明顯減少。1例30分鐘后出血仍多,重復使用1次,效果不明顯,給予綜合治療,宮腔填塞后血止。②治療子宮收縮乏力109例,107例給藥15分鐘后,子宮收縮變硬,陰道出血量顯著減少,無產后出血發生;2例仍出血,30分鐘后重復應用米索400mg置入直腸同時進行腹部按摩,1例出血停止,1例經綜合治療、輸血后出血停止。
對照組:①存在出血高危因素137例,135例產后2小時內出血量明顯減少。2例30分鐘后出血仍多,重復使用3次縮宮素20U,效果不明顯,給予綜合治療,宮腔填塞后血止。②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12例。102例給藥5分鐘后,子宮收縮變硬,陰道出血量顯著減少,無產后出血發生;10例仍出血,5分鐘后重復應用3次縮宮素20U,同時進行腹部按摩,1例出血停止,9例經綜合治療、輸血后出血停止。
兩組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米索使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由使用前的4.41%降低為使用后的0.79%,差異有顯著性(P<0.05)。
討 論
積極預防和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關鍵。米索是一種新型的前列腺PGE1的衍生物,對子宮平滑肌有較強的收縮作用,且不良反應小,主要靶器官為子宮,有強烈的促進產后子宮收縮作用。產后止血的機制與內源性前列腺素有重要關系[2],機體在應激反應時,血中糖皮質激素大增,糖皮質激素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3],使機體內源性前列腺素驟減,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產后出血[4]。
產后子宮收縮乏力出血是威脅孕產婦生命安全的嚴重并發癥,如果綜合治療無效,往往需要切除子宮已達到止血目的。對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孕產婦,于胎兒娩出后將米索作為預防性用藥與縮宮素聯合應用,可取得滿意效果。而其余產婦在有出血先兆時及時應用米索置入直腸,可顯著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減少子宮被切除的幾率。故米索是一種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的藥物,且使用方便,便于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黃潔敏,駱一凡.產后出血的防治.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6):378.
2 凌籮達,顧美禮.頭位難產.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29.
3 宋大年.生理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09.
4 朱惠芳,鄭競紅,湯平歡,等.護理干預對因新生兒性別致產婦產后出血的影響.護理學雜志,2005,2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