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中青年腦出血的臨床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36例中青年腦出血患者危險因素、誘發因素、始發癥狀、并發癥、住院期間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等。結果:年輕人腦出血的主要病因為高血壓、腦血管畸形和瘸卒中。臨床以顱內高壓,中風樣表現及癇樣發作為主要特征,病情與出血部位,出血量正相關。高血壓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結論:發現了年輕人腦出血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可以對一些危險因素加以干預。
關鍵詞 年輕人 腦出血 病因 危險因素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卒中,臨床病情兇險,病死率及致死率極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腦出血一般起病較急,發病時間只有數分鐘或數小時,但腦出血還是有其逐步發展演變的過程。青年人腦出血的比例不斷增加,對社會的危害尤其巨大?,F就近4年來收治<45歲腦出血患者36例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齡24~45歲,平均38.4歲;長期大量飲酒22例,每天飲酒量為白酒>250ml。長期抽煙19例,每天抽煙>20支。超重27例,飲食、休息生活無規律18例,高血壓19例,有3例有腦出血家族史。
診斷標準:符合中華神經科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3]。全部患者均行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排除創傷性腦出血和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腦血管畸形10例,顱內腫瘤5例。所有患者的出血量10~30ml,出血部位以基底節為主16例。其他:腦葉9例,腦干8例,小腦2例,腦室1例。出血誘因為活動后,例如排便后、勞動后等。
臨床表現:在活動中起病的患者30例,在亞急性或靜止狀態起病6例。起病伴有嚴重頭痛31例,頭昏5例,意識障礙19例,癲癇10例,運動性失語9例,眼震5例,肢體活動障礙11例,共濟失調2例,腦膜刺激征11例。
結 果
本組手術治療7例,保守治療29例。經治療恢復良好且生活完全自理11例,部分恢復10例,再出血加重3例,無變化2例,余6例死亡,4例失訪。
討 論
過去通常認為腦出血為老年性疾病,而近年來在臨床上青年人患腦出血并不少見,且呈上升趨勢。因此,研究青年腦出血的病因及危險因素,對減少腦出血的發生,有效地降低腦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有重要意義。青年腦出血發病誘因、病因、出血部位、臨床特點、死亡率與老年患者有很大不同。
誘因:中青年患者發病前大多有明確的誘因,依次為過度疲勞;情緒緊張、遭遇應激性事件;劇烈運動者如參加體育活動;超時娛樂并過量飲酒等。而老年組腦出血發病的誘因依次為生活事件導致的情緒緊張、遭遇應激性事件;過度疲勞;用力排便、寒冷等。即強烈應激、過度勞累是中青年腦出血的常見誘因。病因有資料顯示高血壓、血脂異常、酗酒、吸煙是引發中青年腦出血的四大因素,高血壓動脈硬化為腦出血的最常見病因[3]。本組資料顯示,中青年組高血壓腦出血病因復雜,病因依次為高血壓、腦血管畸形、其他內科疾病、腦部腫瘤等。因此,高血壓認為中青年腦出血的主要病因,而內科疾病中的高脂血癥也是青年腦出血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老年組病因想對單一,主要為高血壓。
癥狀特點:本組資料顯示中青年腦出血患者>60%以頭痛就診,與肖莉報告的一致[4]。頭痛、嘔吐是中青年腦出血患者突出的臨床表現。相比之下,老年組腦出血患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頭痛、嘔吐、意識障礙、頭暈、乏力等,典型的頭痛僅36.5%。中青年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后<24小時來勢兇猛,死亡最多16.7%,且最常死于腦疝形成,明顯高于老年組。部位特點中青年組腦出血多為單發性,并有一定的好發部位,尤其以內囊、基底核為多發部位占60%。而老年組常為多個部位出血。
綜上所述,中青年腦出血患者發病多有明顯的誘因,如過勞、超時娛樂等,吸煙是主要危險因素,頭痛、嘔吐是典型癥狀,出血部位多為單發性的,并有一定的好發部位,并發癥少、24小時內死亡率高。因此針對中青年腦出血的危險因素、誘因等,加強對高危人群的衛生宣教,戒煙、戒酒、控制血脂、控制血糖、控制血壓、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有助于減少中青年腦出血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Badjatian,Rosand J,Intracere I.hemorrhage[J].Neumlogist,2005,1(6):311-324.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
3 粟秀初,孔繁元,范學文,等.現代腦血管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99.
4 肖莉,張志華,卓衍華,等.急診綠色通道在搶救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價值[J].西部醫學,2006,18(6):73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