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抗毒素(簡稱TAT)是一種免疫馬血清,含有特異性抗體,能中和患者體液中的破傷風病毒[1],有效防止破傷風的發生。同時破傷風抗毒素對于人體來說是異種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引起過敏反應,又因其是無可代替的藥物,所以即使皮試結果陽性,也應盡量脫敏注射。但是如果是強陽性反應,僅有皮丘周圍紅腫,無其他不適,可脫敏注射;如伴有全身反應時要停止注射,并仔細觀察病情變化。以下介紹的病例就是皮試陰性注射后出現過敏反應。
病歷資料
患者,女,42歲,否認有家族及藥物過敏史,否認過敏體質,既往身體健康,這次就診是因凌晨發生車禍導致左顴部、頭面部軟組織挫傷,常規使用TAT1500u注射,按新方法配制皮試液皮試,20分鐘觀察結果為陰性,予全量肌內注射后,再觀察20分鐘自覺無不適后離開。7天后患者再次來診,主訴注射完TAT回家后,當晚感覺注射部位腫脹,以為是藥物難吸收,就自行用熱水敷注射部位,連續幾天癥狀無緩解,遂來就診,發現注射部位有12mm×12.5mm的紅腫硬結,有癢感,懷疑是TAT過敏,就按醫囑予抗炎、抗過敏及注射部位硫酸鎂濕敷,連續治療4天后硬結消退,無癢感,自覺無不適。
討 論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經體表破損處侵入組織,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陣發性痙攣或抽搐的急性特異性感染,在生活中經常發生[2],可以發生在各種創傷之后,尤其是深而狹窄,污染嚴重的傷口。發生創傷后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可以有效預防破傷風的發生。凡做破傷風抗毒素過敏試驗前,一定要嚴格按規定進行配制皮試濃度、皮試方法、結果的判斷、脫敏注射的標準[3],皮試前要詳細詢問以前有無注射TAT,有無過敏史及其他藥物過敏史,對酒精是否過敏等。并簽署皮試知情同意書。如患者以前注射過TAT,停藥時間超過1周,仍要做皮試。
護理體會:破傷風抗毒素常用于外傷患者預防破傷風,因它是一種特異性抗體,易產生過敏反應,又無可代替的藥物,所以即使皮試陽性,也應脫敏注射。注射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處理。護士一定要掌握好皮試液的配制方法,現配現用,一人一針一管。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⑴TAT的皮試液配制有兩種方法:①按教科書常規方法配制:取TAT原液(1500μ/ml)0.1ml+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每ml含150μ),取0.1ml含15μ皮試[4]。②按新方法配制:現使用的TAT原液(1500μ/ml)實際上只有0.7ml,先加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再取0.1ml+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即配制成每ml含150μ的皮試液,取0.1ml含15μ皮試[5]。⑵皮試部位:在前臂掌側下1/3處皮內注射。⑶皮試結果的判斷:①陰性:局部無紅腫、無異常全身反應。②陽性:皮丘紅腫,硬結直徑大于1.5cm,紅暈范圍直徑超過4cm,有時出現偽足或有癢感,全身過敏性反應同青霉素過敏反應大致相同。③TAT假陽性的判斷:有報道假陽性率61.7%~75.8%[6]。通過黎清,許穎的研究歸納總結出TAT皮試假陽性的判斷標準:皮丘無增大,周圍紅暈大于1cm,并有密集的小紅點。皮丘增大、較硬,周圍紅暈大于1cm。皮丘增大、較硬,周圍有偽足[7]。⑷TAT脫敏注射方法:分四次注射,每隔20分鐘注射1次:①取0.1ml+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皮下注射。②取0.2ml+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皮下注射。③取0.3ml+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皮下注射。④取余量加0.9%生理鹽水稀釋至1ml皮下注射。在脫敏注射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發現有氣促、面容蒼白、紫紺、蕁麻疹、頭暈及心跳等不適時,應立即停止注射并從速處理。
參考文獻
1 劉喜文,張艷妮.1例嚴重破傷風抗毒素過敏反應的搶救[J].中華現代護理,2007,13(18):1758.
2 李夢櫻,張旭.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4):113.
3 于國英.1例破傷風過敏患者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0):1164.
4 殷磊,于艷秋.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2):233.
5 顧美華.破傷風抗毒素皮試液配制方法對皮試結果判斷的影響[J].中國整體護理,2009,7(3):285.
6 黃葉莉.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結果判斷標準及脫敏注射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7,18(6):526.
7 李群,徐聰,陳偉高.破傷風抗毒素皮膚過敏試驗臨床應用概述[J].實用臨床醫學,2009,10(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