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為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壓患病率,方法:對50例高血壓病患者的入院、檢查、用藥、飲食、情緒及出院指導等6個方面進行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導,結果:50例高血壓病患者通過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導后減緩了病情進展,減少了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結論:高血壓患者通過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導后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延長其壽命,有著極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 高血壓病 患者 健康教育指導
資料與方法
我院2010年7月~2010年11月收治經臨床醫生確診為高血壓患者5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30~78歲,平均55歲;有家族遺傳史27例,無遺傳史23例;并發心力衰竭2例,腦出血3例,腎功能衰竭5例。
方法:①將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導內容編制成冊;②明確健康教育指導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疾病程度及生理心理需求等;③針對患者文化程度,對疾病的認識及現狀、治療情況等制定患者及其家屬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指導計劃;④將每個人的健康教育指導計劃、宣教時間、宣教方式告之患者及家屬以取得對方支持。
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入院指導:向患者介紹病房環境、負責醫護人員、安全制度及治療護理一般程序,使其消除陌生感,產生安全感,盡快適應角色轉變。
檢查指導:高血壓往往與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并存,應定期測血脂和血糖。長期患病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應定期進行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還要做眼底檢查、心電圖檢查、腎臟B超檢查等,告訴患者每項檢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應做準備等,使患者樂意接受。
用藥指導:①逐漸降壓:除高血壓急癥以外,降壓以在數日、數周內逐漸降低為佳,特別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壓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機體已經適應了高血壓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無益。②治療因人而異:高血壓患者大多數是老年人,各臟器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進而影響了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因此藥物的選擇、用量、給藥途徑等都要根據每個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論。③隨服藥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劑量,加量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則以2種或3種以上藥物聯合;從單藥開始,階梯加藥及聯合用藥,首先選擇單味藥從小劑量開始,隨著使用時間加量,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聯合用藥來達到目標血壓,用藥期間忌突然撤掉某一種藥物或驟停藥物。
飲食指導:飲食以低鹽低脂為原則,每日食鹽不超過6g,少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多食含鉀食物,如蔬菜水果類。肥胖者應減少每日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高血壓患者合理選擇飲食十分重要,總的來說,飲食原則為:少食多餐、少鹽多鉀、少葷多素。
情緒指導:指導病人學會自我放松,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體操及音樂療法等。每日練習15~30分鐘,以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要設法釋放,可向朋友、親人交談、傾訴,或深呼吸轉移注意力,以維持血壓穩定。
出院指導:向病人講解有關高血壓的基本知識和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及個體化治療的意義。指導病人堅持服藥,定期復查,并教會患者及家屬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做好測血壓日記,例如出現什么樣的癥狀(頭痛、頭暈、心悸、氣促時)的血壓值、活動后的血壓值。囑其若突發血壓升高時,應放松全身,并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一片或口服其他降壓藥,稍覺緩解后即到醫院就診。告戒病人盡量避免易發因素,保持樂觀情緒,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戒煙,控制飲酒,飲食應低鈉低脂低膽固醇。肥胖者限制熱量的攝入。
討 論
情緒與血壓的關系:過度的精神緊張與反復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壓。當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時,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失去平衡,腎上腺能活動性增加,使節后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增多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壓上升,所以情緒穩定可以防止血壓升高[1]。
飲食與血壓的關系:長期堅持低鈉飲食可使血壓下降。鉀與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有關,限鈉、補鉀可使血壓下降。鉀的降壓作用是通過促進排鈉而減少細胞外容量[2]。故多食低鈉高鉀飲食有利于血壓穩定。
鍛煉與血壓的關系: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和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適應調節能力,穩定血壓水平[1]。較好的運動方式是低或中等強度的等張運動,可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或步行。
降壓藥物的使用:使用降壓藥物時,因其作用原理和反應不同,所以應向患者說明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如臥位起立時,動作宜緩慢,夜間如廁時要注意避免直立性低血壓引起昏厥而發生意外。
健康教育指導在臨床使用尚有不足之處,如缺乏連續性,護士當晚班,節假日休息均會中斷指導,且各護士的知識文化水平不一樣,交流方式各異、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不同都會影響教育效果。故應針對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指導方式,另外臨床中的健康教育指導多缺乏實際行動,有待進一步改變。
通過50例高血壓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導,用藥效果和治愈率明顯提高,延緩了高血壓的進展,減少了并發癥。所以高血壓患者進行階段性健康指導,對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壓患病率,減緩其病情進展,減少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龔經,文驗本.內科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02-106.
2 湖南醫科大學附屬湘雅醫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導[M].湖南:醫科技術出版,2001: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