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以兒童及青少年為多見,尤以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發病者多,以皮膚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關節腫脹疼痛和腎炎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有接觸過敏原史,隨著社會發展,多種不良因素增多,導致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高趨勢,約5%死于腎臟損傷、腎功能衰竭。我們采用中醫治療為主,治療過敏性紫癜腎患者,取得非常好的療效,現選擇1例重癥患者治療過程報告如下。病歷資料
患者于2009年10月下旬,因飲食不節腹瀉后,出現雙下肢散在瘀斑,加重伴腰酸沉尿血10天,在省某醫院診為過敏性紫癜伴腎損傷,住院運用激素療法等綜合治療3個月,癥狀減輕不明顯,放棄西醫治療,前來就診。
一診:①刻下癥:腰酸沉,乏力,手足心熱,納差口渴,頭昏暈,關節疼痛,偶有腹痛,尿血。②檢查:舌苔薄黃,脈細滑,滿月臉,水牛背,雙下肢有散在瘀斑點,尿潛血(+++),尿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四項檢查正常。③辨證:濕熱蘊結,熱毒亢盛,迫血妄行,氣虛氣不攝血故出現皮膚瘀斑,毒邪襲腎故出現尿潛血尿蛋白,瘀血阻絡故關節疼痛、腹痛,激素致患兒腎之陰陽損傷,故出現腰酸沉、乏力、滿月臉、水牛背、手足心熱,痰邪致頭昏暈、舌苔薄黃、脈弦滑。病在氣血,癥屬風邪襲絡,血熱妄行。④診斷:a.中醫診斷:肌衄(濕熱蘊結,血熱妄行);b.西醫診斷:過敏性紫癜伴腎損害。⑤治法:清熱涼血,散瘀寧絡。犀角地黃湯加減。⑥處方:黃芪10g,防風10g,竹葉10g,云苓10g,陳皮10g,枳殼10g,生地10g,玄參10g,赤芍10g,丹皮10g,槐花炭10g,水牛角絲10g,白扁豆10g,仙鶴草10g,丹參20g,白茅根10g,蘆根10g,白花蛇舌草15g,藕節10g,紫草10g。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上方加減治療15劑,納差加焦三仙、生雞內金,加車前草、草決明引邪從二便出。尿潛血(+),尿蛋白(+),口渴輕,瘀斑基本消失,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痰瘀已去,肝腎不足癥顯。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治療:枸杞10g,野菊花10g,生地10g,黃精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知母10g,黃柏10g,竹葉10g,白茅根10g,蘆根10g,白扁豆10g,仙鶴草10g,牛膝10g,山藥10g,生苡仁10g,靈芝10g,丹皮10g,藕節10g,紫草10g,白花蛇舌草15g。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三診:上方加減治療月余,尿常規檢查無異常,滿月臉、水牛背消失,腰膝酸軟乏力、頭昏暈消失,用杞菊地黃丸鞏固治療,每次5粒,2次/日,服用半個月停藥。
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討 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細血管壁而發生出血癥狀,多由細菌感染、食物或藥物過敏所致,好發于青少年,尤以兒童居多。在中醫屬“肌衄”范疇,多由濕熱蘊結,脈絡受損,血溢肌膚,脈絡灼傷,血失常道,溢于肌膚,或熱盛化火動血,迫血妄行或陰虛火動,內內擾血分,血不歸經而致紫癜。
犀角地黃湯清熱涼血,散瘀寧絡,調護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使其熱清瘀祛,痰化血循常道而血自止。防風為祛風要藥,去頭面及周身之風邪,配黃芪益氣固表,提高機體免疫力而防止復發,槐花炭、赤芍、丹皮、水牛角絲清熱涼血,為活血散瘀之佳品,生地、玄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丹皮功專散瘀,白茅根、蘆根生津增液,車前草、草決明引邪從二便出,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健脾胃。腎陰不足、腎陽虛,用杞菊地黃湯療病之根本,使病愈。患者自服中藥后,即自行停服激素(10mg,1次/日),未見反跳,說明用中藥有抑制激素反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