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溫陽利尿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療效。方法:將肝硬化腹水患者51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7例和對照組24例。治療能采用溫陽利尿湯劑治療,對照組采用促肝細胞生長素靜滴,螺內酯、速尿口服治療。兩組均以3周1療程。主要觀察臨床療效,白蛋白和膽堿脂酶變化情況。結果:溫陽利尿湯劑在緩解癥狀,改善肝功能方面優于對照組。結論:溫陽利尿湯劑冶療肝硬化腹水近期療效高,遠期療效好,無不良反應。
關鍵詞 溫陽利尿 肝硬化腹水 臨床報道
2009年1月~2011年5月采用溫陽利尿湯劑治療肝硬化腹水,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肝硬化腹水患者51例,男47例,女4例,年齡34~62歲,平均年齡48歲。乙肝后肝硬化腹水43例,丙肝后肝硬化腹水2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6例。所有病例均有中度以上腹水,部分合并輕-中度黃疸,有近3/5病例為第2次或第3次復發而就診。隨機分兩組:治療組27例,男25例,女2例,年齡34~62歲,平均49歲,病程2~5年,平均3~4年。對照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齡37~59歲,平均47歲,病程2~5年,平均3~4年。
治療方法。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合理飲食,控制水鹽攝入,盡量減少輸液量。治療組:立法以溫陽益氣利水,健脾疏肝為主,臨證隨癥加減化裁。單純腹水,方:黃芪45g,桂枝30g,青皮20g,茯苓60g,柴胡20g,大腹皮45g,生白術45g,太子參30g,陳皮20g,附子20g,干姜30g,炙甘草15g。腹水合并黃疸,加茵陳30g,白茅根30g,澤瀉20g;對于腹壁緊張、高度腹水可炒二丑30g研面沖服,服后30分鐘口服25%硫酸鎂50ml作為沖擊療法,只可暫用。根據病情精選上方,1劑水煎,分2次早晚空腹服,3周1療程。對照組:在靜滴促肝細胞生長素等常規護肝治療,同時按使用螺內脂和呋塞米的劑量比例100mg:40mg,開始用螺內脂100mg/日,數天后加用40mg/日的呋塞米,如效果不明顯,可逐漸按比例加大兩種藥劑量,最大劑量400mg/日螺內脂和160mg/日呋塞米,利尿治療以每1天減輕體重不超過0.5kg為宜,劑量不宜大,速度不宜過猛,以免誘發肝性腦病。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白蛋白膽鹼酯酶指標。
統計學處理:收集數據用(X±S)表示,統計學處理用t檢驗和X2檢驗。
療效判定標準:肝硬化腹水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腹水消退,白蛋白≥32g,膽鹼酯酶≥3500;②有效:腹水明顯消退,白蛋白<32g,CHE<3500μ/L;③無效:腹水消退不明顯,白蛋白<25g,CHE<3000μ/L。
結 果
兩組肝硬化腹水療效比較:①治療組27例,顯效15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5%。②對照組24例,顯效9例,有效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62.5%。P<0.01兩組療效差異顯著。
兩組治療后白蛋白、CHE療效比較:①治療組27例,顯效14例,改善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1.5%;②對照組24例,顯效8例,有效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62.5%,P<0.05兩組療效差異顯著。
討 論
肝硬化腹水在臨床并不少見,許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目前對于本病中西醫都還沒有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但是以個人臨床實踐中的體會看,本病雖然是一個難治的病,但確有少數患者仍能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說明肝硬化腹水也并不是不治之癥,本人運用溫陽利尿湯劑治療效果滿意。本病病機:水為陰邪唯有扶陽才是治病之本,人體陽氣虛衰的基礎上氣滯、血淤、水停,治療上溫陽(溫脾腎之陽)益氣,疏肝活血行水法,腹部屬脾土,是脾臟所主,脾主少腹,腹水就像泥土上面有層水,要滲泄才行,要它滲到土里面才會排出來。基于上述機制組方如下:黃芪、生白術、太子參、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淡滲利濕合干姜、附子、炙甘草溫脾腎之陽,桂枝、青皮、陳皮、柴胡、當歸、丹參大腹皮疏肝活血理氣行水,氣行則水行為主方隨之加減。生白術30g~45g~60g~100g隨著量的增加能明顯使大便次數增多且腹脹減輕。中藥現代藥理研究認為,黃芪能促進肝細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間質細胞膠原合成,促進細胞免疫,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和巨噬細胞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誘導干擾素生成增加,增強人體免疫。白術能促進肝細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間質細胞膠原合成,促進血液循環,保肝及護肝。甘草能解毒,阻止脂肪在肝內蓄積,抑制肝纖維增生,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調節免疫。當歸能抑制肝纖維增生,促進肝新生纖維吸收,保肝及防止肝糖原減少,柴胡能降低ALT活性及血清總膽紅素,縮短凝血酶原時間,糾正白蛋白、球蛋白的病理改變,減輕肝細胞病理改變,保肝及護肝。丹參能改善肝臟微循環,促進受損肝細胞修復,調節免疫,回縮肝脾。
綜上所述,溫陽利水是治療肝硬化腹水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