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和分析引入五常法活動能否改善病房護理工作環境,提高護理安全,優化護理管理。方法:培訓護理人員五常法活動的相關內容,制定目標及工作計劃,在病房護理工作場所大力推行五常法活動。結果:提高了護理安全,保障了護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滿意度。結論:五常法是提高病房護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五常法活動 病房護理 安全管理
五常法即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的管理模式,是一種原理簡單實用、效果明顯、科學有效的現場管理方法[1]。近年來,我市在部分醫院進行試行,并逐步擴大施行范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過對于將五常法運用于醫院護理安全管理中,尚未起步[2]。因此本文與時俱進地開展了五常法在護理安全標準化管理中運用的研究。
醫院概況
我院是一所少數民族醫院,醫院占地面積11 760m2,建筑面積25 600m2,床位設置300張。設內、外、婦產、骨傷、中醫等9個病區,有裝備一流、環境幽雅的“綜合病房”為內外賓提供全程優質服務。日門診可容納2000人次,設臨床醫技科室23個。醫院擁有CT機、高壓氧艙、心腦彩超、多功能B超、血液透析機、碎石機、骨關節鏡、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心導管、ICU、CCU監護系統等現代化醫療診斷治療設備。能開展針對心、腦血管病的溶栓治療,外科的門靜脈分流術、食管癌、前列腺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婦科腹式、陰式子宮切除術,眼科人工晶體植入術等。
五常法在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五常法的意義:五常法管理方法具有原理簡單、通俗易懂、科學規范、經濟實用的優點,是一種標本兼治、長效顯著的全新病房護理安全管理方法。推進五常法管理是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是促進病房護理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需要[3]。
組織階段:主要分5個層次。①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領導小組,主要制定活動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資金統籌、考核辦法、考核評價審定等[4]。②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協調小組,主要是協調病房室與其他科室的關系,協調協調組織綜合治理考核。③建立專項五常法安全管理考核小組,按照標準化考核辦法組織檢查、考核評價[5];④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執行小組,主要組織落實項目建設工作。⑤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病房施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基層單位落實標準化建設的工作,使各類物品有專人管理,各項工作有專人負責。
計劃階段:計劃階段主要是指制度制定,包括病房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并設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專業管理人員。為此,醫務科、護理部及相關職能科室,按照職責職能進一步完善各項核心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準入制度等)及《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規章制度的學習與掌握。
實施階段:加大安全管理實施工作,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完善流程環節管理,繼續加強質量關鍵過程流程(危重患者管理、圍手術期管理、輸血與藥物不良反應、有創診療操作等)、重點部門、重要崗位(急診科、手術室、ICU等)及高危環節的管理,確保醫療安全。積極推行臨床路徑管理,力爭每個科室推行兩種病種的臨床路徑。落實護士責任制度,逐步建立本科室常見病的護理常規;設置的臨床護理路徑;將患者分管到每位護理人員,讓患者都有自己熟悉的主管護士,使各項護理工作落實到位。為了使患者按時服藥,避免少服或漏服,用失效模式分析發藥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改進發藥流程,送藥到口[6]。
檢查階段:①自查:護士根據分工做到日自查,內容包括日崗位職責及管理職責。②科查:護士長按計劃做到日抽查、周重點查、月全面查,并作規范記錄[7]。③質控組定項目查:各質控組組長會同組員按計劃做到每季檢查1次,力求將上次檢查存在的問題作為下次檢查的重點。同時加大監督考核力度,完善醫德醫風考評制度。醫院采取院里、科室考核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在門診大廳設立投訴臺、咨詢處。醫德考評每年進行1次,考評結果與責任制考核掛鉤,作為應聘、提薪、職稱晉升和評先樹優的首要條件,醫德評價為“一般”、“較差”或在行風檢查中被通報批評的個人,年終考核不得評為優秀。
處理階段:對于全院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新出現的關鍵問題由質量改進小組提出,并重新修訂標準及計劃進度。注重將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作為推動下一循環的動力和依據。建議引進第三方評價體系,第三方評價機構根據極具公信力的評分標準,對醫院內部管理進行“挑刺”,大到醫療質量、科室評價,小到患者感受、環境衛生,甚至路邊有沒有煙頭等方方面面,都納入第三方評價體系,以此直接促進醫院內部管理品質的提升。
結 果
五常法在實施過程中采取護士長對護士實行定責循環管理;質控組長對護士長實施定科管理;質量改進領導小組對質控組長實行定項管理,在護理安全改進上,也就解決了一些問題,護理安全水平也就有了新的提高,使護理安全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潘紹山.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00.
2 郝模.論三項改革聯動和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9,18(1):5.
3 王小林.PDCA法在病區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8(1):78-79.
4 侯秀欣,劉皎.運用五常法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質量分析[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6,20(1):105.
5 王虹,丁永艷,甘孝紅.五常法在護理記錄書寫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6,13(3):88-89.
6 彭梅瓊,呂湘蓮,干永珍.運用五常法、提高護理記錄質量[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2):53-54.
7 Guyatt G,Meade M,Jaschke R,etal.Practition ers of eVidence based care[J].BMJ,2010,320:95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