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清晰認識闌尾炎的疾病特征,從誤診病例中總結診斷失誤原因,探討避免誤診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 誤診 闌尾炎 預防措施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急腹癥的常見病,依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物理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部分誤診為闌尾炎病例仍是外科醫生在急腹癥時所面臨的難題?,F就3例誤診病例分析討論如下。
病歷資料
例1:患者,男,13歲,學生。右側腹痛10小時,伴有發熱,入院時WBC 12×109/L。查體:T 37.8℃,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壓痛,反跳痛(±)。擬診:急性闌尾炎。急診手術,右下腹探查切口。術中見闌尾大致正常,探查見腸系膜根部有數個腫大的淋巴結,取2枚送病理檢查。病理結果:單純性闌尾炎:腸系膜淋巴結炎。
例2:患者,女,13歲,學生。腹痛2天,不伴發熱,有腹瀉。查體:腹肌輕度緊張,有“壓痛”和“反跳痛”,血常規WBC 13×109/L,嗜酸粒細胞1%。擬診:急性闌尾炎。急診手術,右下腹探查切口。術中見闌尾輕度充血水腫,切除闌尾。術后病人仍有腹痛,較術前無明顯改善。予對癥處理。術后3天出現雙下肢對稱性紫癜,修正診斷為:腹型過敏性紫癜。
例3:患者,女,20歲,學生,轉移性右下腹痛2天。疼痛開始為臍周,后轉移至右下腹,為持續疼痛,陣發加劇,惡心未出現嘔吐。查體:T 37.6℃,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壓痛反跳痛明顯,以麥氏點為重,雙腎區叩擊痛。擬診:急性闌尾炎。急診手術,右下腹探查切口。術中見闌尾表面充血水腫,腹腔有較多滲出液,為淡黃色較清亮;距回盲部約15cm處有回腸腸管出現扭曲,腸管至腸系膜形成堅韌粘連索帶,并有腸管鉆入形成腸袢扭轉,上段腸管擴張明顯。修正診斷:粘連性腸梗阻。
誤診分析
例1:腸系膜淋巴結炎為青少年好發的,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的腹部疼痛,嚴重的病例甚至有腹部腫塊。如果病人腹痛發生在上感后,有咽部的充血,扁桃體腫大,更重要的是發熱在腹痛前。
例2:高的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患者有腹瀉癥狀。
例3:追問患者病史,患者兒時曾有傷寒病史,考慮為傷寒致小腸細小穿孔致腸粘連。
通過上述3例誤診病例的分析,本人覺得臨床診斷的形成存在以下問題:①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草率而不全面;②臨床經驗不足;③未考慮物理檢查以除外其它疾病。
預防措施
為醫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誤診急性闌尾炎談幾點體會:①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在患者就診的過程中要引起醫生的足夠重視,詢問病史必須全面細致,體格檢查不能先入為主地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檢查;②臨床工作中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臨床資料并做出客觀的鑒別診斷;③立位腹平片及腹部B超應作為外科急腹癥的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