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是指在孕早期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的手術,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但其所致近期和遠期并發癥及心里創傷嚴重威脅婦女的生殖健康,并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人工流產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提高婦女的避孕措施知曉率,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保護婦女的生殖健康。本文總結1年期間對意外妊娠婦女人工流產前后護理經驗,現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2010年1~12月收集480例非意愿妊娠而行人工流產婦女,年齡18~44歲,多在20~40歲;未婚160例,已婚320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學為主,比例為43.76%、31.25%。職業以農民為主,比例為64.58%,商業服務人員占10.42%,無業者20.83%,個體經營者4.17%。首次妊娠為210例,妊娠次數2次160例,3次或3次以上110例,妊娠次數最高6次。
手術方法:360例選擇一般人工流產,100例選擇無痛人流,20例藥物流產術。
護 理
術前護理:①詳細詢問病史,完善必要的術前檢查,嚴格掌握無痛人流術的適應證及禁忌證;②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會擔心手術或麻醉是否有危險,術中術后是否會出血多,是否影響生育,并且是否安全等。因此接診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主動詳細介紹手術醫生、責任護士、病區環境,使患者產生信任及安全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用豐富的醫學知識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講述術前及手術過程中的配合,使患者在良好的心里狀態下接受手術。③術前一周應避免性生活。
術中護理:①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技術,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②手術過程中護士必須守護在患者身邊,并做好血壓、脈搏、心率、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的監測,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患者的面色及陰道流血情況。
術后護理:①手術完畢為其提供安靜、舒適、光線柔和的休息環境,矚其安心休息,囑患者術后半小時內不要自己單獨下床活動,防止意外發生。②手術后要注意保暖,同時要觀察患者的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③注意觀察有無人流綜合征及其他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皮疹,清醒后頭暈等,如無不良反應,術后2小時可在家屬陪伴下離院。
術后并發癥預防:①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②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盆浴,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并勤換內褲。③術后1個月按時復診,如陰道大量流血及腹痛及時就診。④術后遵醫囑給予止痛,抗生素藥物,中藥配和微波治療等,以緩解疼痛,預防感染,對術后帶藥的患者要特別交代服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⑤做好計劃生育的指導工作,雖然無痛人流術比常規人流術更人性化,但對人體畢竟是有損傷的,護士在整個過程中適時對患者進行避孕指導,術后1個月恢復性生活,要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懷孕,術后最好間隔1年或至少要等待6個月再懷孕。
飲食調理:需要加強營養,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利于子宮內膜修復。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如牛奶、雞蛋、豆制品,各種湯類;及新鮮水果和蔬菜。不吃油膩生冷刺激食物,不宜食蘿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理氣、活血、寒涼性食物。也可以采取食療的方法進行補養。比如雞蛋紅棗湯具有補中益氣和養血作用,適用于貧血及人流后氣血不足的調養。乳鴿枸杞湯適用于人流后體虛及病后氣虛、體倦乏力、表虛自汗等癥。
討 論
人工流產做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雖然在總體上十分安全,但畢竟是一種損傷性操作,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也可能發生相關的并發癥,因此推廣和實施規范化的流產服務,可以增加有效避孕,降低重復流產率[1]。術前應做好妊娠的準確診斷和常規檢查、對服務過程的解釋及心里疏導,了解人工流產、藥物流產、無痛人流的利與弊,讓她們自己選擇人流方式;共同分析此次意外妊娠發生的原因,從而加強避孕知識的宣教。強調人工流產后對生殖健康危害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術中嚴格手術操作規程和無菌操作,盡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不適給于及時合理處置;術后,預防感染、及時隨訪,給予衛生和性生活、飲食和休息、避孕指導以及提供宣傳資料。如無感染或殘留,流產后可立即放置帶銅宮內節育器,操作容易,不增加額外的醫療費用,可減少月經期間放置后的疼痛與出血[2]。
非意愿妊娠婦女對人工流產服務要求非常高,她們非常需求安全、無痛和無并發癥人工流產,對服務環境和醫療設備也非常關注,要求我們加大技術服務的投入,改善服務條件,完善服務功能,規范服務標準,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以優質規范的技術服務,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應對患者做好以下幾方面健康教育宣傳:①擴大性知識教育的覆蓋面;②提高育齡婦女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增強避孕節育知識;④以群眾需求為中心,給予多種形式的服務;⑤開展人工流產后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程怡民,李穎,郭欣,等.中國重復流產狀況和規范化流產后服務的必要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9):571-573.
2 程利南.人工流產后的避孕指導與服務[J].中國計劃生育學,2008,2(1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