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老年人肺結核病的X線特點。方法:觀察100例老年人肺結核病的X線表現,并與傳統肺結核病X線表現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結果:老年人肺結核病有與傳統X線表現明顯不同的特點。結論:老年人肺結核有位于下肺野,呈塊狀、空洞,結核球狀等特點。
關鍵詞 老年人肺結核 X線特點
資料與方法
本組老年人肺結核患者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男女之比2.03:1,年齡60~77歲,平均67.4歲,經臨床診斷為肺結核。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100例(77%),痰中帶血21例(21%),咯血9例(9%),氣促、呼吸困難65例(65%),胸痛11例(11%),發熱6例(6%),盜汗13例(13%),體質量明顯減輕14例(17%),納差26例(26%)。
結 果
所有分析對象均行X線檢查,根據《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上刊登的修訂后的中國結核病分類法將結核病分為5型[1],基中浸潤型92例(92%);血行播散型3例整理提供例(3%),慢性纖維空洞型2例(2%);結核性胸膜炎3例(3%)。
病變部位上中肺野為主59例(59%),中下肺野為主27例(27%),下肺野單發14例(14%)。
病變范圍雙肺發病例72例(72%),單肺發病28例(28%),多肺野病灶79例(79%),單肺野病灶21例(21%)。
病灶性質:斑片云絮狀滲出性病灶或干酪壞死病灶6例(6%)結節狀增殖性病灶16例(16%),索條狀或斑片狀纖維化病灶31例(31%),多形態混合病灶同時存在63例(63%),有空洞改變7例(7%),有鈣化灶6例(6%)。
并發病:老年結核并發癥多,胸部并發癥:肺氣腫47例(47%),肺大泡8例(8%),氣胸5例(5%),合并動脈硬化(主動脈弓鈣化)27例(27%)。
討 論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酪樣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有肺結核疑點的人,有以下證候可自我判斷是否患肺結核:①周身無力,疲倦,發懶,不愿活動。②手足發熱,不思飲食,白天有低燒,下午面頰潮紅,夜間有盜汗。③發燒,體力下降,雙肩酸痛,女性月經不調或閉經。④經常咳嗽,但痰卻不多,有時痰中帶有血絲。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⑥高熱。凡有①~④項能對得上號者,應及時檢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緊治療可很快好轉;凡有⑤~⑥項對得上號者,病情已較重,應去醫院拍片確診,抓緊診治;有發燒咳嗽者,應與慢性支氣管炎加以區別;有咳嗽、咳痰、咯血者,應與支氣管擴張加以區別;有發燒、咳嗽者,應與肺炎加以區別。已被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除了堅持治療外,還要注意休息,增加營養,保持樂觀情緒,適當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抵抗能力。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結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和艾滋病的傳播,結核病又卷土重來,發病率有所上升。
由于老年人經歷了我國結核病流行最嚴峻的年代,絕大多數人曾感染毒力強的結核菌,加之老年人自身免疫力降低,使老年人再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明顯增加,老年結核在X線上新老病灶同時存在,因組織的衰老改變,病灶以纖維化為主,其次以干酪病灶,纖維空洞,支氣管播散灶,胸膜增厚,肺氣腫等。老年結核大都具有以下臨床及影像學特點:①臨床癥狀不典型,約1/4的老年肺結核患者沒有任何癥狀或僅僅出現咳嗽、咳痰等容易與慢性支氣管炎相混淆,因而易造成誤診。②大部情況下為雙肺野發病,病變范圍廣泛。③病變形態多樣,多種病理改變所形成的不同影像學表現往往同時存在,有學者對傳染性肺結核患者胸片對比分析研究,發現初治患者胸片表現以滲出浸潤型為主,復治患者胸片表現以纖維硬化型為主[2],而老年人結核多為復發復治,所以病灶形態也就多種多樣。④好發空洞,因為干酪壞死灶易液化,容易形成空洞并經支氣管引流引起播散。⑤易形成結核球,由于局部病灶反復感染,其外圍容易被纖維包裹形成結核球。⑥中下肺野發病率多,老年性結核不同于青壯年結核,老年肺結核沒有明顯的好發部位,往往易造成誤診,漏診。⑦老年性結核并發癥多,除直接能從X線檢查觀察到的并發癥外,還有許多不能直接從X線檢查到的并發癥,如真菌感染、喉結核、氣管支氣管內膜結核、糖尿病等病。⑧老年肺結核男性多于女性。
參考文獻
1 甘肅省結核病控制項目辦公室.甘肅省結核病控制項目實施工作指南[J].2002:46.
2 嚴碧涯,端木宏謹.結核病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167.
3 鐘球,楊應周.廣東省深圳市外來人口結核病DOTS管理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防癆雜志,1998,20(2):61-64.
4 謝惠安,陽國太.現代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