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國發病率9.4%~10.4%。該病嚴重影響著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產兒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是血管高度反應性全身小動脈痙攣,尤其是視網膜小動脈痙攣程度能直接反應出全身小血管痙攣的程度,是妊高征重要的臨床惟一觀察指標,國內文獻報道>5%。眼底檢查對于該病的診斷處理及愈后都有指導意義。現將3年中80例臨床觀察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2010年收治產婦3106例,其中妊高征80例,占產婦總數的2.58%。孕前經追問病史,無高血壓及腎臟疾患,初產婦67例(81.4%),經產婦13例(16%)。發病時間:妊娠22~32周32例(40%)。32~42周48例(60%)。
檢查方法:對80例妊高征有自覺癥狀(頭痛頭暈眼花),作蛋白尿和眼底檢察,其診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5版。
結 果
尿蛋白是該病三大癥狀之一,尿蛋白的多少標志著妊高征的嚴重程度,研究的8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30例(37.5%),(++)26例(32.5%),(+++)12例(15%),(++++)12例(15%),并伴臨床主要自覺癥狀頭痛、頭暈、眼花、重癥昏迷抽搐共58例。經查眼底80例,有眼底明顯改變23例(28.7%),其中視神經乳頭水腫10例(4.7%),視網膜有出血及滲出4例(17%)。眼底動脈靜脈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痙攣收縮,通常由原來的動脈靜脈比2:3或3:4變成1:2、1:3或更甚,其中血管改變有3例出血占整個眼底13%,但個別局限于動脈的某一點某一枝2例(8%),中心性網絡膜炎6例(26%),眼底改變造成永久性視力障礙1例,此例眼底大面積出血,硬性或軟性滲出呈增殖性改變。
分娩方式:在這些病例中因病情發展行終止妊娠者19例,占整個妊高征的18.7%,占眼底有改變的65.2%其中死胎引產4例(17.4%),妊娠至足月61例,其中行剖宮產41例(50%),陰道分娩20例(25%)。
討 論
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發生于妊娠22周以后,多數患者無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眼底均為正常改變,本組觀察80例,妊娠22周以后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少數有浮腫,有眼底改變患者中大多數都有自覺癥狀,血壓越高自覺癥狀越重,而眼底改變越明顯,其疾病程度也越重成正比例。本組觀察23例眼底明顯改變中有8例暫時性視力障礙,由此可見,眼底改變在妊高征中占很大的影響。
本病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痙孿性收縮,通常由原來的動脈靜脈比2:3或3:4變成1:2;1:3或更甚,這種血管痙攣可出現整個眼底,也可局限于動脈的某一點或某一枝,而這種改變通常在妊高征被控制、血壓下降后便緩解或消失,如病情繼續發展,小動脈功能達到嚴重程度,即可引起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如視網膜出血、滲出、視乳頭和附近網膜廣泛性水腫、顱內壓增高、靜脈回流受阻及由動脈痙攣導致局部缺血,引起嚴重的乳頭水腫,如不采取緊急措施對母親或胎兒都有很大的威脅。本組終止妊娠19例中有4例胎死宮內,有1例合并腎性高血壓,眼底大面積出血及軟硬性滲出,形成永久性視力障礙。但絕大多數視力恢復較好。
由此可見,眼底檢查可作處理妊高征的重要參考。當患者眼底改變僅限于視網膜動脈痙攣的,可在產科藥物治療和觀察下保證妊娠繼續,并應追查眼底,個別病例在治療時視網膜動脈功能性改變不但不減輕反而加重,特別是出現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的初發病灶,如乳頭水腫、滲出、出血、網膜剝離等,為避免或減輕患者的視力和全身血管永久性損壞并保證胎兒存活,應考慮盡早終止妊娠。41例剖腹產中有36例屬于此類,如繼續妊娠等待自然分娩則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