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無痛胃腸鏡與常規胃腸鏡在胃腸疾病檢查臨床應用對比情況。方法:疑診胃腸疾病的患者40例,分別使用無痛膠囊內鏡與常規雙氣囊胃腸鏡檢查,同時與病理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膠囊內鏡檢查疑似陽性發現35例(87.5%),雙氣囊胃腸鏡檢查中25例患者通過胃腸鏡檢查發現病灶,總檢出率62.5%。膠囊內鏡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膠囊內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8.6%和90.0%,雙氣囊胃腸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0.0%和20.0%。結果:膠囊內鏡檢查的特異性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結論:膠囊內鏡診斷胃腸疾病特別是消化道出血有較高的檢出率與特異性,同時無創無痛,可為胃腸疾病檢查的首要選擇。
關鍵詞 無痛膠囊內鏡 雙氣囊胃腸鏡
胃腸疾病 消化道出血
胃腸遠離口腔和肛門,同時小腸冗長迂回重疊,是影像學檢查難以診斷的難點部位[1]。小腸鏡與無痛膠囊內鏡的問世,使胃腸實現了可視性檢查,讓胃腸疾病的診斷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國內外對無痛膠囊內鏡與常規胃腸鏡對胃腸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評價不一[2]。本文為此對比了研究膠囊內鏡與常規雙氣囊胃腸鏡臨床檢查效能,以期獲得有關臨床研究資料,為進一步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2月~2011年3月疑診胃腸疾病患者40例,男50例,女32例,年齡18~82歲,平均55.5歲。其中35例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發作次數1~5次。另外還包括腹痛患者2例,腹瀉患者2例,1例其他癥狀。診斷方法:①無痛胃腸鏡檢查:使用的無痛膠囊內鏡為OMOM膠囊內鏡系統由上海生物科技集團公司研制。膠囊體積26mm×11mm,重量4.0g。囑患者吞下膠囊,憑借患者自身的消化道蠕動功能將膠囊內鏡不斷向前推進,然后膠囊將其所獲信息傳輸至粘附在患者身上的接收傳感器上,每秒捕捉圖像2張,攝像視角140°。記錄4~6小時,然后將記錄儀中圖像下載至系統配套工作站進行處。②常規胃腸鏡檢查:選用北京三博EG2410HR雙氣囊胃腸鏡操作系統。從口腔或肛門進鏡,在通常情況下,經口腔進鏡時內鏡可抵達回腸中下段或末段;從肛門進鏡后內鏡可越過回盲瓣行至空腸中段,本組患者口腔進鏡的深度以回腸中段為界。肛門進鏡的深度以空回腸交界區為界。
觀察指標:評價兩種方法檢查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總結分析檢出率與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
統計方法: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運用X2檢驗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病變檢出率:在40例患者中,膠囊內鏡檢查疑似陽性發現35例(87.5%),另5例無異常發現,雙氣囊胃腸鏡檢查中25例患者通過胃腸鏡檢查發現病灶,總檢出率62.5%。膠囊內鏡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
診斷準確率:經過病理分析,疑診胃腸疾病的患者40例確診陽性32例,陰性8例。那么結果顯示膠囊內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8.6%和90.0%,雙氣囊胃腸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0.0%和20.0%。結果顯示膠囊內鏡檢查的特異性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
討 論
當前胃腸疾病一直是困擾臨床醫生的一個難題,很多傳統檢查如X線、鋇劑造影、普通CT等對其敏感性較低。近幾年來隨著雙氣囊胃腸鏡和膠囊內鏡的開發與應用,胃腸疾病的診斷率及確診率有所提高[3]。
雙氣囊胃腸鏡可直接觀察到胃腸黏膜,可進行部分病灶的內鏡下治療,但同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一次檢查無法觀察全胃腸黏膜[4]。而膠囊內鏡具有無創,易耐受和全胃腸檢查優勢,成為雙氣囊胃腸鏡及手術前的最佳篩選檢查[5]。特別是國產OMOM膠囊內鏡的問世,以其價格較低,實用性較強,很快得到了臨床推廣應用[6]。不過膠囊內鏡只有140°的視野范圍,難以暴露較大病灶的范圍,同時在精確估計病灶大小方面較為困難。本文結果顯示,膠囊內鏡檢查疑似陽性發現35例(87.5%),雙氣囊胃腸鏡檢查中25例患者通過胃腸鏡檢查發現病灶,總檢出率62.5%。膠囊內鏡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膠囊內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8.6%和90.0%,雙氣囊胃腸鏡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0.0%和20.0%。結果顯示膠囊內鏡檢查的特異性明顯高于雙氣囊胃腸鏡檢查(P<0.05)。
總之,膠囊內鏡診斷胃腸疾病特別是消化道出血有較高的檢出率與特異性,同時無創無痛,可作為胃腸疾病檢查的首要選擇。
參考文獻
1 張齊聯,年衛東,王化虹等.OMOM膠囊內鏡臨床應用的初步評價[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5,22(2):86-89.
2 戈之錚,胡運彪,蕭樹東.膠囊內鏡與推進式小腸鏡診斷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評價[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9,20(10):223-226.
3 顧靜莉,戈之錚,高云杰等.膠囊內鏡檢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臨床轉歸115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5(36):3871-3876.
4 智發朝.小腸疾病的檢查方法與評價[J].腹部外科,2009,19(6):84-86.
5 鐘捷,張晨莉,張吉等.推進式雙氣囊電子小腸鏡在小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雜志,2009,23(2):591-594.
6 林謀斌,尹路,趙任等.小腸鏡在不明原因小腸出血術前定位中的意義[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10,25(10):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