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罪魁禍首。血脂異常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長期存在的血脂異常對身體有極大的危害。血脂異常治療方法分兩部分:非藥物手段與藥物治療。要利用好社區與基層醫院這一平臺,對社區及基層醫護人員進行血脂相關知識的嚴格培訓,以期達到最佳的基層醫院血脂管理效益。
關鍵詞 血脂異常 基層醫院 管理
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血脂異常人群已經達到1.6億,并且患病人數仍呈上升趨勢。血脂異常對國人健康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而血脂異?;颊叩难刂七_標率卻不能讓人滿意,僅為26.5%,其中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達標率只有令人痛心的16.6%。大量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卒中)主要罪魁禍首。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占各類死亡原因的第1位,遠遠高于因腫瘤死亡人數。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達總死亡率的50%。如此看來,血脂異常患者的血脂管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而針對如此龐大的病人群體,光靠那些大醫院的醫生是滿足不了現實要求的,基層醫院和社區醫務人員在這里應該發揮主力軍作用。
這里,我們首先要讓患者知道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還是不正常,甄別出血脂異?;颊?,這就需要抽空腹靜脈血進行化驗,注意抽血前應空腹12~14小時以上。需要定期檢查血脂的主要人群有:已有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者;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吸煙高危因素的患者;有心腦血管病和血脂異常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當然,如果有條件,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后的女性都應做定期的血脂檢查。
其次要讓患者知道,血脂異常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血脂,尤其是血清膽固醇濃度除受遺傳、性別、年齡等不易改變的因素影響外,主要與飲食、環境等因素有關。近些年來,我國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飲食方式隨之出現改變,以前多以吃疏菜為主,而現在卻喜歡吃豬肉和內臟,高膽固醇飲食越來越普遍,由此而引發的健康問題也就越來越常見了,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冠心病患者大有人在。
再次,患者應該知道長期存在的血脂異常對身體的危害。前面已經提到,血脂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非常密切,控制好血脂就能大大地減少患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對那些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吸煙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和有心腦血管病和血脂異常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宣傳到位。
第4點,還應該讓患者明白,血脂異常治療方法分兩部分:非藥物手段與藥物治療。血漿脂質主要來源于食物,并可隨飲食結構的改變而改變。飲食療法如清淡飲食是最有效的非藥物血脂控制手段,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應該貫穿患者血脂控制的全過程;另外其它生活方式改變如加強運動鍛煉、戒煙等,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標準的飲食控制及生活方式改變3個月后,血脂仍然控制不佳,或已有冠心病和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應盡早給予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降血脂藥一般都需長期服用,有的甚至需終身服用。不同個體對同一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有相當大的區別,不同的人降脂目標是不同的。到底該把自己的血脂降到多少,應該到醫院聽取??漆t生的建議。
第5點,藥物調脂治療中,高膽固醇血癥首選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及氟伐他汀等,對膽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極度增高者,可采用他汀類和膽酸隔置劑(如考來烯胺和考來替哌)聯合治療。盡管大多數他汀類藥物均有輕度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但臨床上甘油三脂顯著增高的患者仍應選用貝特類,如非諾貝特、力平脂、必降脂及吉非羅齊(諾衡)?;旌闲透咧Y可用他汀類及貝特類聯合治療。當然,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必須注意,調脂的治療應長期堅持,切忌隨意停藥。無論何種類型的高脂血癥停用降脂藥后,血脂仍會上升。在開始藥物治療后4~6周內,應復查血漿膽固醇、甘油三脂等。根據血脂改變調整用藥。如經治療后血脂已降至正常,仍應繼續用藥,以后每3~6月復查血脂,并同時復查肝腎功能和肌磷酸激酶。如果血脂未能降至正常,則應考慮加大劑量、改用其他藥物或聯合用藥。
第6點,在說服病人堅持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讓患者具備藥物安全性方面的意識,教育患者充分地認識到藥物的正常反應與毒副作用特點,配合醫生做好用藥全過程療效與不良反應事件的監測,以期改善血脂異?;颊邔φ{脂治療的依從性和達到最好的療效。
在社區與基層醫院血脂異常患者的管理方面,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打造社區與基層醫院這一關鍵性平臺,隨著我國醫療模式的逐步轉變,社區及基層醫護人員不僅肩負著對社區血脂異常患者進行有關血脂異常方面的科普知識宣傳與推廣任務,同時還負有對診斷和治療方案明確的血脂異?;颊哌M行用藥療效與安全性監測與管理的職責。因此,要利用好社區與基層醫院這一平臺,對社區及基層醫護人員進行血脂相關知識的嚴格培訓必須走在前面,讓他們有足夠的血脂相關知識去面對血脂異?;颊?,以期達到最佳的基層醫院血脂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