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牙冠折裂的治療效果。方法:對患牙進行復位后全冠修復,觀察其治療效果。結果:牙根未發生縱裂者,治療效果良好。結論:無髓和咬合性創傷是牙冠折裂的主要原因,應盡量保留牙體,給予合適修復,恢復患牙正常功能。
關鍵詞 牙冠折裂 咬合創傷 無髓牙 全冠
牙冠折裂在臨床上是常見多發病,主要原因為咬合創傷、無髓牙。1992年以來收治患者180例,采取對患牙對癥處理及局部調頜和制備頜間隙的方法,獲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80例患者中,男105例,女75例;年齡30~75歲;咬合創傷所致牙冠折裂45例,無髓牙135例。
檢查方法:常規牙體檢查,排除牙周病;攝X線片,了解牙體、牙周及牙折裂情況;頜關系檢查時,包括正中關系頜(CRO)時的早接觸,正中關系頜至正中頜(CRO-CO)時的頜干擾,非工作側頜干擾,前伸時的干擾,標記出病變牙頜高點;牙折裂情況的檢查,確定牙裂部位和深度及牙髓情況;牙齒松動度檢查。
治療方法:咬合創傷所致牙冠折裂,根據頜關系檢查情況進行調頜,排除頜高點及功能性頜干擾。同時,制備頜間隙,使病損牙齒無功能性頜接觸,避免再次損傷患牙。攝X線牙片,了解牙根情況,對于有牙根縱裂者,保守治療無效均應拔除。對于牙根無縱裂,無露髓者直接修復牙體。露髓者,應在牙冠較穩固的一側行開髓,做根管治療。治療后,將牙冠松動側用玻璃子黏固劑固定于另一側穩固的牙冠上,待其硬固,24小時以后,作全冠預備,進行鑄造或錘造冠修復。無髓所致牙冠折裂,未做根管治療者同以上露髓者處理方法;已做過根管治療的,直接將牙冠松動側固定于另一側穩固的牙冠上,24小時后作全冠預備,行鑄造或錘造冠修復。
療效判斷標準:①有效:經治療半年后患牙無自覺癥狀,能行使咀嚼功能;②無效:牙齒持續痛,出現牙周病變,不能行使咀嚼功能。
結 果
經治療1~5年的隨訪觀察,復查患牙180個,其中創傷性牙冠折裂45個,無髓牙冠折裂135個,根縱裂者38個。
討 論
牙冠折裂的首要原因是無髓,無髓致牙冠折裂的內因是牙本質脫水,失去彈性,牙變脆,致使抗折力降低,外因主要是備洞未形成足夠抗力形洞型或充填不當;其次是頜創傷,牙疾患中與頜學有關的因素逐漸受到重視,頜關系的不協調或頜關系病理、生理性改變,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牙體、牙周疾病。在臨床上若忽視頜學方面的治療,也往往是牙病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咬合創傷是指由對頜產生的咬合力作用于牙周組織而引起的的破壞性損傷,咬合干擾則是一種具有潛在創傷作用的異常咬合關系,也是導致咬合創傷性牙病的一個潛在因素[1],隨著年齡增長,頜關系受各種因素影響,出現生理、病理性改變,如后牙頜面生理性磨耗,可導致上下前牙創傷性病變,充填物的高點,義齒修復體的頜關系不調或高點,以及突發性咬合創傷均可導致牙折裂。在臨床治療中,如果注重了這些潛在因素的檢查,結合頜學方面的治療,牙冠折裂就能避免或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牙冠折裂性牙病,主要機制是無髓使牙體脆性變大或創傷存在,對于牙病,應盡早發現盡早治療,盡量保存牙髓活性,或制備良好抗力洞型,祛除頜創傷因素,使牙體不發生折裂,即使發生折裂,也盡量保存牙體,以全冠修復,以減輕因失牙而給患者帶來的不便和痛苦。
參考文獻
1 王惠云.頜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