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常見急腹癥之一,其發病率占急腹癥的第3~5位,有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嚴重、并發癥多等特點,病因比較復雜,常見為膽道疾病、酒精中毒、飲食不當、代謝異常以及某些藥物和毒性物質、手術損傷胰腺等原因導致膽汁、胰液逆流,胰酶損害胰腺組織。病理形態有水腫、出血、壞死3種類型,臨床上易發生各種嚴重并發癥,因此護理上要高度重視,恰當的護理措施對預防急性胰腺炎的嚴重并發癥發生有著重要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并發癥
局部并發癥:①胰腺膿腫:指胰腺周圍的包裹性積膿,由胰腺組織壞死液化繼發感染形成。常于起病2~3周后出現,此時患者高熱伴中毒癥狀,腹痛加重,可捫及上腹部腫塊,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穿刺液為膿性,培養有細菌生長。②胰腺假性囊腫:胰腺周圍液體積聚未被吸收,被纖維組織包裹形成假囊腫。多在起病3~4周后形成,體檢常可捫及上腹部腫塊,大的囊腫可壓迫鄰近組織產生相應癥狀。
全身并發癥:急性胰腺炎的全身并發癥主要表現為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可以發生1個至多個臟器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嚴重者表現為多臟器功能衰竭(MOF)。主要包括有:①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ARDS是重型急性胰腺炎的一個常見的嚴重的并發癥。據統計,急性重型胰腺炎有進行性呼吸困難14.2%~33%(首次發病者更為多見)。當出現呼吸困難的患者中,死亡率高達30%~40%。主要表現為氣急、發紺等表現,但這些癥狀,并不完全與胰腺炎的嚴重性成正比。②循環衰竭:急性胰腺炎對心血管的損害,原因尚不甚明了。現今認為系胰酶進入血循環,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胰蛋白酶及多肽類物質直接損害心肌;胰腺炎性滲出液積存于腹膜后,刺激腹腔神經叢,反射性廣泛性血管痙攣等因素。有人認為系胰腺內含有心肌抑制因子,其根據是將胰腺做成勻漿,注入動脈體內可抑制心肌用氧。亦有人提出在急性胰腺炎時,釋放某種物質,使心肌傳導系統興奮而致心率紊亂,以至心室纖維顫動。③急性腎衰竭:這種腎衰的發生屢見不鮮,除因低血容量外,正常的血容量者亦常見到,其原因是,胰酶產生的蛋白分解產物是腎臟的毒性物質,它作用于腎小球及腎小管,造成上皮細胞腫脹、脫落、壞死等改變;纖維蛋白及纖維蛋白原亦可沉積于腎小球上;內毒素又使腎小動脈阻力加大,而使腎血流量降低。④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黑糞或血便,糞隱血試驗陽性。應積極與消化道潰瘍相鑒別。⑤精神神經系統改變:表現為恍惚,昏迷甚至精神失常。發展為胰性腦病。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⑦感染:可繼發腹腔、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引起敗血癥,后期因機體抵抗力極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發生真菌感染。⑧少數可演變為慢性胰腺炎。
針對急性胰腺炎的并發癥護理上要給予預見,根據病情制定恰當的護理對策,對嚴重并發癥的防范意義重大
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是護理對策重點之一,嚴密監測患者意識、面色、體溫、皮膚溫濕度等情況,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變化。如發現有休克早期征象,精神萎靡不振、皮膚濕冷,血壓偏低,即報告醫生,同時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補充血容量,每30分鐘監測血壓,為臨床搶救休克做好準備。
減輕疼痛的護理:急性重型胰腺炎腹痛劇烈,患者一般難以忍受,嚴重甚至可以導致休克,還可通過迷走神經的反射作用,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應積極給予止痛劑,可應用0.1%的普魯卡因靜滴或定時將杜冷丁與阿托品配合使用,耐心聽取患者的描述,注意腹痛性質及不穩的變化,轉移患者疼痛的注意力,教患者抱膝緩解疼痛。
監測血氣分析血糖、血鈣、血尿淀粉酶、肝腎功能等變化,準確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電解質失衡狀況,留置導尿時,應每小時記錄尿量為治療提供依據。
飲食護理:禁食及胃腸減壓,減少使胰液分泌,使胰腺負擔減輕。禁食5~10天,胃腸減壓5~7天,在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但急性胰腺炎機體代謝消耗增加,炎性滲出,高熱等均造成患者負氮平衡,因此應積極進行營養支持。當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后,低糖、低脂流食,并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應禁食油膩食物。
心理護理:痛患者易引起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積極的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同情安慰與支持,向耐心解釋疼痛知識及腹部疼痛過程,讓患者自己了解本病的常識,做到心中有數,可以通過聽音樂等方式使患者注意力分散;患者長期臥床,經受疼痛的疾病的折磨,常常脾氣急躁,護理人員要保持充分的耐心,理解并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
積極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抗炎、抗休克、擴容和靜脈營養等,使用生長抑素,有效抑制腺液內、外分泌,松弛Oddis括約肌,降低胰管壓力,使胰液排出通暢。
健康宣教:向患者和家屬講解有關急性胰腺炎的理論知識、手術和藥物治療大致過程,使其了解急性胰腺炎的預后,穩定患者情緒,勇敢面對現實,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上的表現不一,并非嚴格按照胰腺的病理改變發生相應癥狀,因此一定要嚴密觀察患者發病情況,注意生命體征變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展為重癥胰腺炎。積極的臨床護理可以從生理和心理上減輕病痛給患者造成的損害,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