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 無縫隙 績效考核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們對保健知識的增強,人們對質量和服務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為此,2010年4月,衛生部提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我院積極響應號召,開展優質服務,我科爭創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的示范工作,從中得到一些體會。現總結報報如下。
開展無縫隙優質護理服務
良好的服務及行為是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的關鍵[1],首先,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將科內護理人員分為兩組并任命兩個小組長,然后再把患者分為兩組,由兩個小組長每天把患者平均分給每位護士(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護士的主班副班再有兩個小組長把各組患者分交給他們。這樣,保證每位患者24小時都有護士護理。護理人員每天對所分管的患者實行全方位護理,包括他們的生活護理、基礎護理、病情觀察、診斷及治療情況以及健康教育,真正做到了無縫隙服務,這樣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也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
實行績效考核
我院在2010年初即實行了績效考核機制,我科在考核中分兩步走,第一部分,根據每位護理人員分管患者數,進行考核。每天早上兩個小組長把每位患者分給責任護士,每天下午下班前再逐個檢查責任護士的工作量,工作量完成了給基礎分即一個患者0.5分,有幾個患者乘以0.5即是各自得分,一個患者沒做到位倒扣1分。大小夜班只做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每班次分別給7分和6分,一人次做不到位扣1分。第二部分為各個班次設立崗位分,即白班5分,小夜班6分,大夜班7分,行政班4分,治療和辦護班各4.5分,這樣兩部分合計,就是1個護理人員的日考核分,1個月做1次匯總,作為護理人員本月的浮動工資。
提升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能是優質護理的核心內容,知識全面技術過硬工作認真負責為首要的護理指征[1],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不斷更新更為重要,我科以精神疾病為主,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作為首位,所以護理人員知識的全面掌握尤為重要,為此,對護理人員每月進行技術操作考核和理論學習考核,不斷更新知識作為重中之重,并且把各位護理人員的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中,而且要求各班護士工作認真負責,不怕苦不怕累,專業知識全面過硬,技術操作熟練到位,這樣,提升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提高了管理水平
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基石,是優質服務的關鍵,也是防范和減少醫療事故和糾紛的重要環節,既是管理的要求,也是管理的目的之一。每月2次集中護士加強安全知識學習,主要內容有病情觀察,醫囑查對,患者的心理動向,有無外逃,自殺現象,約束帶的合理使用等。加強質量監控,保證防范到位,每天檢查各班工作量落實情況,特別是對有外逃、自殺傾向需約束的患者,要求每15分鐘巡視一次,包括患者的肢體血液循環情況、受壓部位、體位、每天的出入液量、神智、意識,仔細觀察,并記錄在保護單上,對發現的各類隱患立即糾正,予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強護患溝通,每月開展公休座談會,征求家屬及患者對醫療,護理,后勤保障的意見,提出各類整改措施,杜絕了護理糾紛的發生。每月組織全科人員進行月總結,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同時吸取意見和建議。邊整改邊提高,在工作中對護理人員施行人性化管理,對提出的合理要求盡量滿足,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盡力幫助,使各位護士在舒心的環境下盡情地工作。
存在的問題
雖說取得了一些成績,由于客觀原因,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護理人員嚴重配備不足,護士長期工作負荷過重,像我科平常住院患者數在80人左右,大小夜班各2名護士,對每位患者的晨晚間護理和生活護理做的就非常吃力;服務質量升級,沒有相應的報酬,阻礙了護理人員的積極能動性;個別護士整體水平低下,服務理念陳舊,工作態度松懈,阻礙了護理工作的進度。
總之,我科爭創優質護理服務病區后,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整體護理水平大幅度增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們起步較晚,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慶素,安慶艷.不同人群優質護理服務重點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07,6(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