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沙鷗和寂寥的湖面,午夜夢回之時,依舊難以忘記那一汪蔚藍的青海湖。也是去年的這個時節,在甘肅游覽完之后,直接驅車跋涉奔赴青海湖,盡管路途勞頓,但依然沒有降低我對青海湖的濃郁興趣。我斜躺在旅游巴士的靠背上,靜靜的半夢半醒式的陶醉于沿途的風景,正應了佛經里的那句話“如夢亦如幻、如露復如電,應作如是觀”!
文成公主的苦難行軍
只不過這車開得委實慢了點。沒辦法,高原地帶,汽油根本無法充分燃燒。不過這也有—個好處,就是讓我能夠更好地飽覽沿途的藍天白云雪山草地。或許是在株洲這個南方的重工業城市生活了三十年了,對久違了的藍天白天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三個小時的車程,似乎很快就在雪山草地的夢幻之中消磨無影。
這恰恰是當年文成公主進藏的路線,在中途,導游或許是看見乘客一直有點高原反應,沒有過多的做講解,也就沒有破壞我一路的游興。只是在一個山頂之上,導游要求司機停下車來,然后告訴我們,這個山口過去之后就是藏區了。也是當年文成公主的送親護衛部隊最后的終點,接下來就是松贊干布大人的軍隊護駕了。
懷著對那段傳奇婚姻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和一干人等齊刷刷的跑到車下,果然是非同凡0向,這山口的風,真如刀割一樣,一陣陣地從身邊切過。短短—分鐘,我就發現自已手上裸露的皮膚上開始出現了細細的白色紋路,耕如龜裂的土地一般。

再想想當年,文成公主進藏,其實真的是一場苦難行軍,別說強烈的高原反應會讓這位在長安城里長大的宗室女子,就是這一路上的顛簸,在當時交通工具極不發達,道路坎坷不平的時代,在就連我這樣的男人,也難以抵受的寒冷之中,進入完全陌生的另一個世界,自然不可能如我等般在空調車中安逸的看著風景,只能躲在在寬大的婚車之中,顛簸著、憧憬著、懼怕著、渴望著,去和貼身宮女探討著過去那些和親公主的幸福和不幸,時不時的挑開簾子,看一看沿途在風中飄蕩的經幡。
為了—個神圣的和親二字,成為了唐太宗這個天可汗送給松贊干布的“禮物”,文成公主是幸運的,她幸運地嫁給了一個珍陪她的英雄,而她也用她的美麗和智慧在青史上留下了芳名,可更多和親的公主呢?或許只能如同昭君出塞一樣,懷抱琵琶,用“意態由來畫不成,當年枉殺毛延壽”這樣詞句來紀念自己被出賣的婚姻和幸福。
審美疲勞與視覺沖擊
隨后的一路視乎很平淡,藍天白云雪山,接連幾個小時,都是如此,連個人影都看不見,這樣的美景看多了,人很陜就審美疲勞了,很快,我和周公的約會開始了。
幾乎在落枕和感冒即將降臨之時,終點站青海湖到了,走下大巴,一望無際的湖水,完全有海的胸懷,這個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兼咸水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卻完全不同于我這個湖區長大的人所見到的湖。
同行的人突然唱起了《八百里洞庭我的家》,突然一陣感傷,今時今日的洞庭湖,從我有記憶開始,在圍湖造田的盲目開發之后,早就沒有了八百里的傳說。盡管有時還能煙波浩渺,但決不壯闊。青海湖,這片還沒有被^類深度污染的地方,這青色如海的湖水,遠處依稀可見的雪山,湖面E不時掠過的沙鷗,給予我的視覺沖擊,強烈得動人心魄。
向青海湖走進,一個藏族小姑娘抱著一只小羊總在圍繞著我們,時而前時而后,當我們開始停下來拍照的時候,我終于知道了她的目的,她開始詢問我們,是否愿意和她還有她的小羊一起拍照,言下之意自然不用明說,看著她被寒風吹的通紅(或許是高原紅)的臉蛋,和她懷抱里瑟瑟發抖的小羊,我們都忍不住憐陪之心,將口袋里的糕點、糖果和一些零錢都掏了送給她,但沒有人留下來拍照留念。
幡動?風動?心動
終于走進了青海湖,湖水給我們的震撼依然強烈。沿湖所見,白塔、經幡隨處可見,特別是那些被叫做風馬旗的經幡,那些方形、角形、條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繩索之上,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導游看出了我們的疑惑,忙不迭的解釋道,這些作為藏傳佛教所獨有的物件,小旗上密密麻麻寫滿了經文,風吹動一下,等于誦經一遍,如此可為人祈福頌德……聽罷解釋,我沒有聯想到搖著轉經筒的藏族善男信女,而是思緒跑到了我在韶關龍華古寺里見過的六祖慧能,作為禪宗宗師的他曾用“風動?幡動?心動爾!”這一偈語,開啟佛教全新境界,此刻,這種“說不得”的禪宗頓悟以乎開始在我自己心中蕩漾起來。
此刻,導游突然一改一路上的沉默寡言,開始和我們推銷起宗喀巴來,這位黃教的創立者在青海這塊故土,留下了很多的蹤跡,在之后的行程中,確實每到一個黃教的寺廟,就會聽到一段關于宗喀巴神跡的講演,相對于慧能來說,我對宗喀巴所知甚少,但有一點可以在導游的言談中體現出來,那就是崇拜,如同神佛一樣的崇拜。但在我的印象中,他最讓我感覺到給力的是他對皇帝的拒絕,永樂六年(1408)六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隨員數百人,迎請宗喀巴到北京,卻被他婉言辭謝。須知這位明成祖可以說是古代暴君排名前十的大人物,最后只是讓大弟子釋迦智到京,和明成祖說了幾段佛法了事。明成祖希望用宗喀巴的影響力來控制藏區的如意算盤算是落了空。
遠離導游的絮叨,我獨自一人走到湖邊。這蔚藍的湖面和天空似乎融為了一體,而猶如女子的眼淚一般,靜靜的、淡淡的,留下一絲哀傷。當沙鷗劃過湖面,經幡在風的誦讀下飄蕩不休,一股悠長的思索劃過心頭,失去的愛戀、久違的情感都如電影般在眼前飄過。心動了,回歸自然,遠離塵世,真的讓人心動……
遠離塵世享受寂寥
在湖邊,星星點點的幾個藏民正在那里行五體投地的大禮,在寒風和烈日下,對于藏族服飾的疑問也豁然而解。一半是陽光、一半是寒風,向這陽光的半邊身子是在夏天,當然肉坦之為佳,另外半邊置身于雪山飄下的寒風之中,則處在冬日,非棉襖所不能御之,這種隨時隨地的冰火兩重天,讓其服飾是棉袍型可輕易拆解裝了。但對于服裝的研究只是一瞬間,更多的是對他們虔誠的感嘆,人活著有信仰,才能前行,有信仰,才能有靈魂,不管信仰什么,都值得我們去五體投地跪拜之。
瞧這一口凈水,深邃而不見影蹤,伴著高原雪山上襲來的涼風,將人的身子吹涼,卻將己悟熱。把一切不愉快的往事丟進湖水中,換一個自己,重頭再來。或許當年文成公主也是如此,遠離了都市的繁華和喧囂,進入了這一望無垠的湖面上,或許她也如我們如今一樣,泛舟湖上,在槳聲燈影之中,觥籌交錯之際,深入到一個陌生且神秘的文明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起碼我在此刻,泛舟湖上,天人合一的感覺已經浮現出來了。或許米拉昆德拉說的生活在別處,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吧。
“別在那一旁發呆了”,同行的朋友對我肩頭的重重—擊將我從遐想中拉回了現實。“湟魚來了,這可是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名貴菜肴啊”朋友一連串近乎廣告語般的連珠炮并沒有勾起我的食欲,因為我根本不喜歡吃魚。繼續去暢想寂寥,可五臟廟此亥lJ卻受不了寂寥,需要祭祀一番了,再一看桌面,除了魚就是點野果,沒別的可吃。沒法子,吃上兩口胡亂糊弄下吧,還真不錯,果然是高原產品,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肉味自然沒的說。連我這不吃魚的人,最后也忍不住多吃了幾筷子。
繼續回歸湖面吧,繼續享受那久違的孤獨,突然想到了一首詩,和此時的心緒恰其分一“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望黯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