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間,萬商云集的揚外畫壇上曾涌現出一個新潮的藝術流派,這便是為后世=敦f印的“揚外畫派”,他們以標新立異的精神給畫壇注入生機,其開放的思想,先進的藝術理念對后世水墨寫意畫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記者獲悉,早在2009年秋拍,北京匡時就對“清代揚外畫派”倍加關注,且專場成績不俗。2011春拍,匡時再次精心丁造推出“揚州畫派”專場,以更強大的陣容展示揚州畫派的全景面貌,以饗藏家。
清中期的揚州商賈云集,笙歌達旦,成為全國經濟文化重鎮。活躍于這一地區的揚州畫派畫家,畫風大膽,推陳出新,對晚清及近現代繪畫的啟迪作用不容小覷。專場中除“揚外八怪”鄭板橋、黃慎、金農等存世代表作以外,也有高鳳翰、華新羅等揚外畫派杰出畫家的精品力作。面目各有不同,精神靈犀相通。在“揚外畫派”專場所選取的代表性作品中不難發現突破陳規、標新立異的另類古風。這些重要作品的面世,將促使我們對于揚外畫派的認識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鄭板橋《竹石蘭蕙圖》無疑是本場扛鼎之作。2009秋拍中,—件鄭板橋《竹石圖》以1512萬元成交創鄭板橋作品成交紀錄。2011春拍專場主打的這件鄭板橋《竹石蘭蕙圖》將近17平尺,氣勢恢宏,乃鄭板橋六十三歲時為好友劉青藜的母親祝壽所作。本幅返璞歸真之筆,簡約而涵義豐富。竹之勁節,蘭之清風,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更有《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揚州畫派書畫全集》等多次權威出版,堪稱博物館級的絕品。


此外,亦有“畫中十哲”之一高鳳翰,其書畫、治印、文章、收藏于當時名冠四方。旅日僑商古物鑒賞家程伯奮舊藏高鳳翰《偶然得意冊》(十二開),是其作于早期(42歲)右手未廢之前,金蘭之情,風清月淡之氣與后期粗獷的面貌大相徑庭。彼時正值高鳳翰壯游各地時期,畫冊中既有仿倪瓚、文嘉等古人畫意,也有依據實景寫生,技法多變繁復。本冊有盛宣懷題簽條并著錄于《知魚堂書畫錄》,李恩慶、曾協均、盛宣懷、郭味蕖、程琦等藏家依次題跋。
黃嗔的人物畫意志靈妙、境相奇幻,成就最為突出。本場中的《二仙圖》與《麻姑進爵圖》均由《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出版。《二仙圖》原藏蘇州文物商店,35平尺寬大的畫面中漢鐘離與呂洞賓衣袂飄飄,行筆疾勁生辣。整幅狂放有度,氣象雄偉,一派仙風道骨,將黃I真的神仙畫推向一個高峰。《麻姑進爵圖》原藏上海文物商店,以含蓄寫意的筆觸細作勾劃,筆法簡勁,表情靈動,麻姑形象躍然紙上,堪稱黃慎簡筆肖像一等佳制。從民俗角度看,麻姑題材有吉祥長壽、加官進爵的好彩頭,豐富的寓意更是錦上添花。
同場推出的還有華品《槐蔭秋戲圖》,系唐云舊藏,五十年代曾經出版在《新羅山人畫集》中。另一幅《五倫圖》煌煌巨制寫盡人間春色,于工細中見機巧;背景的潑墨寫意大膽爛漫,于隨意中見天真,當為新羅山人晚年得力之作。
唐云舊藏的另一件金農《墨梅圖》,疏枝繁花穿插而上,險峭又清逸,風姿綽約,賞心悅目。金農作品滲透著深厚的詩文、書法修養和文物鑒賞的敏銳眼力。朵云軒在五十年代出版木板水印,并著錄在各類揚帥畫派論著中,論其為金農墨梅絕品亳不夸張。
另一件金農的作品《大宛良駒》更是難得一見的畫馬精品,既有二十年代的出版,又附有金北樓、王夢白兩個民國繪畫大家的臨本,可稱金農的傳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