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上世紀80年代初的股票,藝術品股票蓬勃而起,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關注。同樣,年輕也就意味它并不成熟,無論是管制度、運營淡南丕發展節奏,它都有待摸索和起伏。作為投資人也要做好支付學費的準備。
“如果你想賺錢,那么就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巴菲特的這句名言相信大多數的投資者都能耳熟能詳,但包括你我,真正能做到的應該沒有幾位,因為沒人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恐懼,什么時候應該貪婪。
現在語境可以換到藝術品股票上了,它出道兩個月來,還在不斷創造暴富神話。投資者打開界面看到的大多數情況是漲停,讓想買入的人恨得牙癢癢。但套用巴菲特的這句名言,作為投資人,我們這時候可能需要做是恐懼還是貪婪,如果打開漲停板了,是殺人還是觀望?為此,本刊特別從運營模式、公信力還有發展節奏三方面展開,分析藝術品股票的市場當下存在的風險,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意見。
投機盛行,制度配套不完善
福建省資深藝術評論員何光銳認為,中國股民大多都領教過強勢莊家的炒作,藝術品股票作為一種類證券化的交易方式,如何防范莊家炒作,也是文交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由于藝術品份額交易市場的盤子很小,一個大資產包也就2000萬左右或者更小,因此極容易被操縱,風險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
一言成讖,從3月10日開始,《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兩個作品出現異動,連續大單申購,價格一路拉升,換手率一度高達98.71%。3月14日至16日的3個交易日里,二者均開盤便封漲停板。第二批次上市的8個藝術品也是接連漲停。這是很多老股民都相當熟悉的莊家操盤手法,引發了強烈了擔憂。與此同時,以天津文交所推出的兩批次10個藝術品資產包共計6400萬元的發行價格計算,目前試圖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已達到發行份額的近100倍,洶涌而來的后續資金也讓人感到咂舌。
意識到市場濃重的投機風險,天津文交所開始頻頻調整交易規則。3月15日,天津文交所根據相關交易規則,認定《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屬于異常波動,并發布臨時停牌公告。
3月16日,天津文交所再發公告,認定兩名投資人于3月10日至3月15日期間采取大量且連續申報等方式,造成上市交易的《黃河咆嘯》、《燕塞秋》異常波動,擾亂了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并根據《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暫行規則》第196條之規定,予以警告:如仍有異常交易行為,文交所將暫停或限制其交易。當日,天津文交所對于第二批次上市的8個藝術品同樣發出了“異常波動、臨時停牌”的公告。
3月17日,該所對《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又發布特別停牌公告。一天后,再發公告,決定3月21日起,將非上市首日藝術品日價格漲跌幅度由原來的15%調整為10%。
實際上,從今年3月6日起,天津文交所便已醞釀將開戶條件從招商銀行的金卡客戶提高至金葵花客戶,并從3月9日開始實施。但據本刊記者調查,3月8日申請開通的一些福建投資者已經被單方面中止開戶。有投資者對此表示非常不滿,對天津文交所的誠信提出很大質疑。
諾亞(福州)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傅曉唏認為,藝術品股票市場目前還需要盡快完善制度配套,以保障投資人利偉看來,目前藝術品股票市場和剛開始股票市場的情形何其相像,估計要經歷市場暴漲暴跌,然后逐步完善的過程,肯定有投資者要在這過程交學費。唐偉建議,投資人一定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不要盲目介入該領域的投資。
投資回報存“阿喀琉斯之踵”
說到藝術品股票,諸多業內人士給出的評價是“擊鼓傳花”。
“盡管借鑒了證券交易模式,甚至界面操作、技術指標都和股票交易一摸一樣,但藝術品‘股票’和股票卻存在著天壤之別。”福建省理財規劃師協會副會長唐偉認為,股票有著合理的投資邏輯,投資者買賣股票盡管很多時候也是在依靠價差贏利,但是股票的投資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持有企業股份,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包含分紅和分股。藝術品‘股票’盡管也將投資回報建立在藝術品長期持有所帶來的溢價上,但目前由于藝術品股票為資本所看重,一直處在高位運行,導致實際上難以回歸傳統流通渠道。以《黃河咆哮》、《燕塞秋》等資產包為例,在短短一個月內,其都已經翻了數翻,遠遠超過二級拍賣市場和普通收藏者所能接受的價位,嚴重透支了未來的溢價空間。
諾亞(福州)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傅曉唏也介紹,按照天津文交所規定的交易章程,如果單一賬戶收購份額達到藝術品資產包的67%,就觸發強制要約收購,大股東必須買下該藝術品。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股票價格一直高漲,投資者出于惜售心理,大多會堅持持有;如果股價低迷,市場會出現集體拋售,由于前期股價一直運行在高位,藝術品資產包整體價格遠高于傳統市場能接受的價格,也很難找到接盤者。傅曉唏分析,既然收購退出的可能性較小,投資者購買藝術品股票主要指望的便是通過買賣獲取差價,總體上投機心態濃重,必然會加大市場的波動,很容易翻版新興市場暴漲暴跌的故事。
對此,招商銀行福州分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陳敏超認為,目前主要問題是藝術品股票的數量還是太少,供不應求造成價格一路走高。今年天津文交所將會加大新股的供應量,一個月至少要推出兩只新的藝術品股票。隨著藝術品股票種類的完善,交易品種的擴大,尤其是藝術價值更好的珍品的上市,會自然產生比價效應。
公信力有待建立
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不同的是,包括天津、深圳在內的各地文交所目前尚未明確監管單位,成立也相對隨意。隨著藝術品股票概念的興起,全國各地紛紛競爭上馬文交所,并可以想見今后的諸侯爭霸格局。各地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股票與股票更是一個處江湖之遠,一個居廟堂之高。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些投資者誤以為藝術品股票和股票系出同門,甚至誤認為前者是國家金融部門主導下推出的新產品,盲目跟風投資,這是一個大大的誤會。
藝術品股票主導機構的實力無疑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諾亞(福州)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傅曉唏認為,目前大家都看好藝術品證券化產品的發展前景,紛紛介入的同時,也要充分考量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據福建省理財規劃師協會副會長唐偉介紹,目前國內成立的文交所沒有一家具有金融機構股東背景,而目前一些藝術品股票已經連續在高位運行,主要受后續資金的推動,一旦出現后續資金不濟或者大量投資者拋售的情況,各地文交所是否具備護盤和清償的能力,值得思考。同時,制度設計層面,是否已經做好應對暴漲暴跌情形出現的充分措施,也宜展開討論,從而讓投資者放心介入。傅曉唏比較擔憂的是,今后市場上出現一些皮包公司,打著“文交所”的名義進行私募,一旦出現投資人利益受損,將對整個行業聲譽和秩序造成很大破壞。
定價誰說了算?
據了解,藝術品資產包上市流程和企業上市十分相似,先是資產包發行人提出申請,專家團隊接著進行鑒定評估,上市審核委員會進行審核。不過有業內人士委婉指出,目前各地文交所的上市流程和專家團隊都是自己牽頭組建,落入了即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境界。
這種尷尬充分體現在資產包定價上。“國內藝術品價格可以說都是拍腦袋想出來,買家覺得值多少錢,藝術品就值多少錢。”傅曉唏分析,目前國內藝術品交易價格缺乏嚴格的制定體系,往往是介入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達到一定層次,就推動藝術品價格上一個新臺階。福建省理財規劃師協會副會長唐偉也認為,目前國內藝術品估值體系并不完善,藝術品價格彈性過大,價格受藝術家名下藝術品存世數量、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較大。落之于藝術品股票,定價難的問題更為突出。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書畫部主任龔繼遂向本刊記者表示,藝術品證券化和產權交易一事近來頗受各界媒體關注,褒貶不一,其成敗主要還在于團隊的組成和品種的選擇。
唐偉認為,目前各地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資產包價格主要由文交所自身組建的專家團隊負責,并沒有經過拍賣市場等其他環節的檢驗,定價機制的公信力顯得不足。同時,唐偉建議,各地文交所要取信投資者,必然要建立一套讓投資者信服的約束制度和績效激勵機制,杜絕專家團隊、管理團隊從業外獲得收益的可能性和動機。
此外,藝術品投資中一直存在的鑒定難題,在藝術品股票領域也是如影隨形。招商銀行福州分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陳敏超也介紹,為了打消投資者對于真假問題的顧慮,天津文交所目前上市的藝術品股票要么是天津當地畫家的作品,要么是天然粉鉆,就是為了謹慎應對鑒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