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愈加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原本炒房的資金被不斷“擠”出商品房市場,除了轉戰商業地產、黃金之外,供不應求的車庫也成為資金聚集的目的地。
如今,會開車的朋友聚在一起,除了聊車,最經常能聽到對停車難的抱怨:有的住宅小區已經“車滿為患”,凡是能劃作車位的空地全都停了車;有的車主只能無奈接受隨時上漲的車庫租金;甚至有些因為車位極缺而不得不每天上演“搶車位”大戰。
車位的供不應求使得近期福州車庫交易市場頗為火爆,尤其是經歷了自去年以來一系列嚴厲的調控措施后,很多投資購房者陸續退出商品房市場,轉向商業地產或黃金,其中也有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車庫。據了解,在一些私家車相對集中的區域或地段,車庫在各類物業的成交占比中超出了一半以上。
車庫單價貴過房子
日前,有媒體報道,廈門某高端樓盤賣出天價車位,一個車位總價40萬元,如果不買只租用,月租金高達800元。對于如此高昂的售價和租金,開發商方面表示,小區的車位數已經不能滿足私家車數量,這樣的定價完全符合市場規律。
類似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城市也已經不是新鮮事,福州的車位售價和租金頻頻上漲成為眾多業主關注的焦點。家住西二環附近的黃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小區地段相當不錯,只是車位少得可冷,買房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需要停車位,現在只能租,然而,令她最苦惱的就是隨時漲價的車庫租金,“在租車位的第一年,車庫業主還愿意簽整年的租約,但到了去年,對方只肯按季度結算,而且每一季度的租金都在增加,如果不租就得停在小區外,其它車庫價格也差不多高,只好硬著頭皮承受。”
另一位住在烏龍江畔的胡師傅也表示后悔沒有在買第一輛車的同時買一個車位,他說,2003年買復式樓還送車位,但那時候完全沒有沒地方停車的煩惱,所以覺得沒必要買車位,但去年他兒子自己也買了車,卻遭遇車位租金時時漲,不租就沒車位停的局面,因此,胡師傅決定買一個車位,將近15平方米的總價12萬。“前兩年,這里的車位售價也就是5萬左右,如今卻番了兩倍多,如果按每平方米單價算,上漲幅度幾乎都超過了同小區的房價漲幅。”胡師傅說。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了解到,不少有遠見的業主在車位相對便宜的時候就買下幾個存在手上,他們都認為,車位升值空間大,除了自用外,把剩下的出售或出租都是不錯的選擇。
誰是幕后推手
有數據顯示,在福州版“限購令”細則出臺后,商品住宅成交總量下降了近四成,與之相反,車庫的成交情況卻日漸繁榮,2月,車庫在各種物業成交量的占比上升至將近50%。
談及今年以來車庫市場呈現火爆局面,福建地產專家程凌虛分析,主要還是在于其稀缺性。通常睛況下,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小區至少需要達到每兩戶一個停車位;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以及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其配建要求更高,但這并不是硬性要求,每個小區規劃的車位總是跟不上私家車增長的速度,所以車位越來越緊缺,車位價格自然水漲船高,這是一種剛性需求。加之,目前已經有不少投資者進入車庫市場,未來價格還是會上漲。
另外,程凌虛還表示,在愈加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原本炒房的資金被不斷“擠”出商品房市場,但大量游資無處釋放,除了轉戰商業地產、黃金之外,供不應求的車庫也就成為資金聚集的目的地。
有業內人士表示,選擇投資車庫的業主首先是在投資住宅受政策限制的前提下,手頭的閑散資金無處可去,而車庫總價又遠遠低于住宅,他們都認為,在當前政策背景下,車庫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渠道,車庫未來的升值空間很大,而且比住宅更具備靈活性和自住性,自用、售賣或出租皆可。
記者還了解到,商業地產的車位也十分搶手,一些公司往往會批量購買商業項目的車庫,繼而轉手出售或出租。也需注意風險
不斷躥升的車位價格吸引了投資者的涌入。記者從多家中介了解到,前來詢問掛牌車位的人當中,不少都是單買車位的投資者,特別是單體總價較小的車位,比商品房更具吸引力。
然而,投資車位看上去很美,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容易。“與普通住宅不同,有的小區車位賣的只是使用權,而非實際產權。”程凌虛表示,購買沒有產權的車位隱藏風險很大,車位使用權長的二十幾年,短的十幾年甚至幾年,從長遠來看,保值能力比較弱。而且車位有地域性,投資價值與所在小區的地段有很大關系,倘若地段比較偏僻,不能滿足業主的需求,再好的車位也是無人間津。
有中介也表示,盡管車庫成交火爆,但房產中介并未把車庫作為公司主營業務,畢竟拿車庫到中介表示轉手的情況較少,不比住宅與店面,一般業主私下成交的比較多。不過,中介卻并非完全否定車庫的投資前景,現在地段好的車庫還是很緊俏,只是車庫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若是為了投資,盲目購置太多,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