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浙江大學暑期學生交流團來到了西雅圖。午后的風清涼宜人,入目處蓑草枯黃,仿佛從杭州汗流浹背的酷暑一下子進入了高爽的秋天。車到華盛頓大學,學生們就被事先聯系好的HOMESTAY(在當地居民家居住的)家庭接走,開始了緊張快樂的美國生活。
多元有趣的美國家庭
住家是此次學習交流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了解美國社會的重要窗口。此前,每個學生填寫了HOMESTAY申請表,描述了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等,接納學生的美國家庭也迥然不同。我們入住的是西雅圖本地典型的工薪家庭,男主人Cobbert從事房地產經濟工作,女主人Amanda是家庭主婦,有兩個女兒,住在一幢獨立帶花園和露臺的二層樓房。之前,家里已經住進了一位韓國姑娘和一位日本女孩。韓國女生白凈甜美,舉止規矩;日本女生則裝束前衛,活潑俏皮。晚餐時,一個日本人,一個韓國人,兩個中國人,像是小型的東亞人聚會。
多數家庭和Cobbert家一樣,只提供典型的美國式快餐,烤肉、吐司、烤玉米,或者意大利通心粉加番茄醬,西蘭花是水煮的,大豆也是煮的,四季豆是罐裝加熱的,某天番茄醬里突然出現幾個蝦仁,那定是房東家要慶祝什么喜事,諸如好友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啦、以前的房客找到了工作啦,等等。
住家生活使大家發現,以前對美國人和美國社會有很多的誤解。例如,美國人的家庭觀念很傳統、很保守。很多人在讀大學時就結婚生子,雖然女人不工作,男人也非常尊重她們,美國男人的父親角色扮演得尤其到位,令人感動。結婚十四年,Cobbert天天準時下班,陪著孩子玩,陪老婆聊天,烘蛋糕,做家務,還經常下廚烤雞肉煎肉餅。還有,美國家庭都很節儉,冰箱里塞滿了壇壇罐罐,不到不能吃的程度,全都藏著,如晚上多出的幾片生菜葉子啦。某周四晚,cobbert的女兒剩下三四口面條,Amanda認真地打包放進了冰箱。周末晚上,女兒從外婆家回來,Amanda就把剩面條拿出來熱熱給她吃了。我和同事對視一眼,暗豎大拇指:強!
一個月時間,17個五光十色的美國家庭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搖曳多姿、真實生動,讓大伙兒在甘苦相伴中充分領略了美國文化的多元與迷人。
豐富多彩的語言課程
學生們此次赴美學習的主要任務是語言強化訓練。34名學生被分作兩個班,課程分為幾個專題,課堂討論為主,輔以講座、游戲、電影、演講、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雖然是小班上課,但兩個教室中間并無墻壁,僅以兩扇折疊移門相隔。平時各上各的,互不干擾,需要集體活動的時候,把移門拉開,就成了一個大教室。
華盛頓大學指派了兩位年近六十的老太太來當教師:Sharon豐滿高大,舉止端莊矜持,語音柔和;Wendey矮小結實,大嗓門兒,表情豐富,語速飛快。上課風格,一個干脆潑辣怪腔迭出,經常逗得聽眾哈哈大笑,一個慢聲細語,讓人如沐春風。老師們大多選擇中美文化異同的專題,可供發揮的余地很大,大伙兒談論起話題來,就像用母語侃大山,熱辣生猛,經常聊著聊著就一個筋斗云飛出去,離題萬里。Sharon和Wendey也不介意,偶爾糾正一下學生們表達方面的語法錯誤。
教室窗戶正對著華盛頓湖,淺褐色窗框框起藍天白云、帆影點點,就像畫兒一般。陽光燦爛的下午,Sharon和Wendey會帶著大家去看三文魚洄游,在草地上玩傳聲筒游戲,甚至約了華大飛碟隊的隊員,教大家玩飛碟。有一次,她們居然搬了全套的煮咖啡器具過來,現磨現煮,邊做邊講解咖啡的各種知識,在咖啡香里,每個人的大腦迅速灌沖進了大量關于咖啡的詞匯。
上課雖然十分輕松,回家作業卻是極繁重的。老師每次布置的作業,都是個小型課題,需要設計調查問卷、查閱資料、統計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統稿定稿,制作PPT上交或者上臺匯報。每次拿到題目,大家就忙著開碰頭會,確定中心,分配任務,最后指派英語最好的學生統稿定稿。
最難忘的是最后的考試,題目自選,反映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有的學生選擇迪士尼主題,有的主題是棒球。還有選擇邁克爾·杰克遜的,PPT一打開便是令美國萬人空巷、無數歌迷扼腕痛哭的葬禮畫面,報告終結,則是邁克爾·杰克遜的名曲《You are not alone》。
這種自由、開放和主動的教學形式,效果非常好。—直以為,從應試教育中長大的中國學生缺乏創造力和表現力,可是,學生們的胸襟和視野、想象力和創造力令人耳目一新。
這樣沒有壓力負擔只為讀書而讀書的日子,真好!
神奇的西雅圖啊
夏天的西雅圖是上帝休假的地方。
這個以微軟、星巴克、波音和下雨聞名的城市,是如此的神奇,不可思議。它擁有古老的冰川、活躍的火山和終年積雪的山峰,同時也擁有海洋、湖泊、溫暖的港灣和運河。它不但擁有美國的天才首富,也培育了最偉大的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1971年,杰拉德·鮑德溫和戈登·波克就在這里的帕克市場內開出一家叫做STARBUCKS(星巴克)的咖啡店。從此以后,那個人魚圖案的綠色圖形標志伴隨著咖啡濃香遍布世界,成為各地小資們膜拜的圖騰。
走在街頭,隨時可以看到衣著古怪卻步履從容的人們,有些好奇、緊張和別扭,譬如三五步就能碰上一位穿超短裙、長皮靴的胖老頭沖你頷首為禮;公交車上經常會碰到發亮的光頭頂著一撮燦如雞冠的紅發,或是耳垂上巨洞大得能穿過一元硬幣的同座;最讓人咋舌的是妙齡少女渾身上下文滿了玫瑰花葉,暗青的枝蔓、深紅的花朵,盤桓在全身裸露的各處肌膚,美得妖異而嫵媚。漸漸地,我們放松下來,沒事情就混跡在奇形怪狀的人群中,到處走走坐坐看看,和人搭訕、聊天或問路,就像久居此地的熟客。
西雅圖市中心所有通往海邊的道路都是下坡,沙灘坡勢緩慢,退潮時分,脫了鞋,迎著風,赤足在海灘上漫步是很愜意的享受。夜晚降臨,從陡陡的樓梯上去,坐在高高的露臺上則可以看見浩瀚的海面。街道的兩旁掛滿了鮮花盛開的花籃,燦爛的陽光明媚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市場里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巨大的龍蝦、國王蟹,誘人的藍莓和櫻桃,新鮮的雛菊和百合,五彩琳瑯的中國珠鏈和印度香料……沒有一般大城市的張揚喧嘩,它有的是一份彌漫著咖啡濃香的寧靜,分不清哪一片是波音工廠、微軟公司,也找不到曾駐足的印第安人保留地。想起索瓜米希族印第安酋長西爾斯抗議美國政府和白人強行侵占印第安人居住的故鄉時說的:
“你們怎能把天空、大地的溫馨買下?我們不懂。”
這就是西雅圖,美國西部一座以印第安酋長命名的城市,充滿極限與張力,不可思議的矛盾與和諧——那些自然的美麗和人類的天才幻想。它讓你安靜,也讓你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