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一個主要議題,也是今后較長時期內我國在文化事業方面的一個奮斗目標。自2010年制定《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以來的一年半時間里,浙江省文化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勃興,碩果累累,異彩紛呈。金秋時節,本文作者對浙江文化產業的熱點作了一次比較全面的采訪。
浙江素有“文化之邦”美稱,文化底蘊深厚,文化事業發達。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大省以來,浙江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迅速。
影視產業全國領先
一遇陽光就燦爛。
近年來,浙江省確立了“支持國有影視企業、扶持民營影視企業”的影視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推動浙江影視集團等國有影視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在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激勵下,進一步激活了影視動畫市場,培育了華誼兄弟、長城、華策、華新、橫店影視等一批名牌民營影視生產企業,為浙產影視作品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的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且看影視創作,浙江近年來—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注冊的影視機構達612家,全省影視產業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從業人員4萬多人,在各省、區、直轄市中列入國家文化重點企業的影視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同時由浙江出品的紀錄片出口數量也占全國第一,浙江出品的電視劇、動畫片出口量也連年快速增長,2009年至2010年出口數量近3000部(集),已成功進入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播映系統。
重大主題、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成為浙江省文化產業工程的熱點。今年在央視熱播的浙產電視劇《紅日》《東方》《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史詩般地展現了共和國的歷史風貌和偉人風采。
在采訪過程中,筆者深感浙江影視產業碩果累累,獲獎多多。近年來浙江影視公司出品的電影《非誠勿擾》《超強臺風》,電視劇《北風那個吹》《紅日》《牽掛》《中國往事》《十萬人家》《東方紅1949》《大聲呼喊你回來》,不僅深受電影市場和廣大觀眾的喜愛,而且還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華表獎…‘飛天獎”“首爾國際電視獎”等國家級大獎和國際獎。僅在2008—2009年度評出的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浙江出品的6部電視劇獲8個獎項,同時還有參與投資出品的10部電視劇也獲得大獎,在全國各省市區中獲獎數量和獎級名列第一。今年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浙江已拍成全面展示我國“兩彈一星”誕生歷程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再現革命歷史風云的《東方》、表現全民抗戰的《旗袍》、反映建黨歷史的《中國1921》等一批氣勢宏大的重頭電視劇,而且大部分電視連續劇都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或電視劇頻道播出,引起熱烈的社會反響。
動漫產業躋身全國前列
動漫產業在浙江省發展迅速,它與影視產業、美術創意產業、電子產業等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市場大、效益高、前景好。
浙江動漫產業的基礎并不好,最初在全國動漫行業里幾乎看不到浙江企業的身影,一些零散分布的浙江小動漫公司大多以加工海外動漫產品為生。然而后來者居上,出手不凡。2008年發布的《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有力推動了浙江動漫產業的發展。以杭州高新開發區動畫產業基地、西湖區數字娛樂園區兩大動漫園區等為載體,以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中國美術學院3家國家動畫教學基地為依托,浙江構建起了動漫教育培訓、產業孵化、技術支撐等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建立了人才培訓、生產創作、市場運營等主要環節的產業體系,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動漫產業規模效應。
浙江中南集團是較早進軍動漫領域的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制作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眼》《魔幻仙蹤》《星際飆車王》《勁爆戰士》《天眼神牛》《鄭和下西洋》等動漫產品,由“中南卡通”原創了12類題材、24部、近3萬分鐘的精品動畫片,從而躍居為全國動漫制作的領頭羊。浙江國立動畫設計院、太子龍文化傳播公司、杭州漫奇妙動漫制作、傲天科技公司、寧波水木動畫、杭州玄機科技等一大批浙江本土動漫龍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09年,全球娛樂業巨頭迪士尼公司登陸寧波,成立華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使寧波成為迪士尼在美國本土以外首個網絡動漫制作基地。僅在2009年,浙江動畫片產量就達32000多分鐘,名列全國第二,占據了全國原創動畫五分之一左右。其中全國優秀動畫片中約四分之一源自浙江,浙江動漫已穩居國內“第一方陣”。
丹桂飄香時節,在浙江動漫產業園里處處可聞出色業績。目前僅杭州動漫企業就發展到了近200家,從業人員達2萬人。《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鄭和下西洋》《中國古代科學家故事》《奇趣寶典俱樂部》《小紅軍長征記》等一批浙產優秀動畫片還被廣電總局推薦為國產優秀動畫片。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電總局還聯合主辦中國國際動漫節,為浙江包括國內外的動漫企業創造一個交流、合作、展銷的大平臺。2005年,浙江舉辦首屆國際動漫節時,海外參展企業屈指可數,參會人數120萬人次,簽約項目僅23個,成交金額也不過30億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2011年4月下旬在杭州休博園開幕的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6天時間共吸引了200余萬人次、54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簽約項目近50個,涉及金額106億元,現場成交總金額達到128億元。世界動漫協會秘書長芙絲娜#8226;多尼克維奇、歐洲多個動漫節創始人盧卡#8226;拉法埃利……這些在全球動漫界響當當的人物,也齊聚杭州。世界動漫協會已決定將國際動漫節舉辦地永久落戶杭州,這個國際化的動漫展覽平臺,為浙江動漫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戶,也開拓了浙江動漫界人士的眼界,搭建了一座浙江動漫與外界長期交流的橋梁,對推動浙江乃至中國和全世界動漫產業的發展,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體制改革帶來勃勃生機
文化體制改革的號角吹響浙江大地。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許多文藝演出團體變成了演出公司,主動上山下鄉甚至出國開拓演出市場,不再吃大鍋飯,個人收入與貢獻掛鉤。以浙江曲藝雜技團為例,現在收入分配上實行年薪制,基本工資占30%,崗位工資占50%,績效工資占20%,收入全部要靠大家去賺回來,這樣能夠讓創作節目的人安心,讓演員們更有積極性。去年,在第八屆全國雜技比賽中,浙江曲藝雜技團表演的魔術《牌影》獲得魔術節目金獎第一,雜技《墨荷#8226;蹬傘》獲得雜技節目銀獎第一。今年,該團不僅超額完成了原定的演出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而且還走出國門,前往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劇團的效益好了,不僅減輕了財政的負擔,演職員的收入也提高了,現在該團演職員的平均年薪比體制改革前提高了5倍。現在劇團上下無論是演出景況還是演職員的日子,都是一片紅紅火火。
同樣的喜人情況也出現在寧波歌舞團。這個團原來是個小劇團,演出條件差、人心不穩,常為生計而發愁。他們大膽實行體制改革,在2003年6月成立了寧波市歌舞團演出有限公司,積極走上闖市場之路,先后推出了一些精品劇目。其中,去年他們排練的大型舞劇《十里紅妝#8226;女兒夢》,先后在蘇州、青島、天津演出,最后于7月15日進入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總票房收入達到了138萬元,其中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收入就有100萬元。隨后他們在香港演出,平均每張票價高達400元港幣。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在2007年率先完成整體轉制以來,三次人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并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2010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銷售和資產總額分別為104.87億元碼洋和100.11億元,提前兩年實現了年銷售、總資產“雙百億”目標。文化“走出去”更為引人關注,集團對外輸出版權及合作出版項目首次突破100項,并在法國成立了東方書局,在紐約布魯克林和曼哈頓開出了博庫書城連鎖店。
文化體制改革的春風,還使一批優秀演藝人才脫穎而出。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選中,“戲劇浙軍”收獲良多:浙江省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吳鳳花“梅開二度”,再次獲獎;杭州越劇院徐銘、浙江越劇團華渭強也摘取了“梅花獎”。同時,廣大觀眾也享受到了文化體制改革的成果,不僅好戲多了,連偏遠農村也看得到省市劇團的精彩演出。
為了吸引文藝人才,杭州市還積極創造條件,在西溪濕地公園筑巢引鳳,構筑文化人的天堂。一群重量級的作家藝術家像徐沛東、劉恒、余華、麥家、朱德庸、蔡志忠、賴聲川、楊瀾、吳小莉、潘公凱、吳山明、趙志剛等,都已經在這里成立工作室或扎根落戶。
曾以全民經商聞名世界的溫州,也在開展“文化大市”建設,努力塑造一個全新的文化溫州形象。在以先進文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下,“南戲故里”“歌舞之都”“書法大市”“百工之鄉”等文化溫州的形象愈加深入人心,溫州人在各藝術門類的創作上成績突出,文化溫州品牌正在打響。由溫州市投拍的電影《村支書鄭九萬》、20集紀錄片《溫州人》、參與攝制的電影《超強臺風》、甌劇《洗心記》、現代越劇《溫州女人》、舞蹈《山里的太陽》、合唱《鈴蘭》、表演唱《水墨村莊》等多個文藝精品獲全國大獎。溫州正用文化的軟實力告訴人們:溫州人不僅愛經商,也愛文化,還要賺文化產業的錢。
筆者欣喜地看到,浙江文化產業的發展前程如錦。根據浙江省政府的規劃,浙江將構筑“一核三極七心四帶”總體布局,把杭州建設成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核心,推動形成寧波、溫州和浙中城市群三大文化產業增長極,建設湖州、嘉興、紹興、衙州、舟山、臺州、麗水七大特色性文化產業集聚中心,構筑浙北、浙中、浙東、浙西南四大文化產業發展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