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藝社:Affairs to remember——朱焯信裝置作品展8.6分
A: 9分#8195;B : 8.5分#8195;C: 8.5分#8195;D: 9分#8195;E: 8分
介紹
4組裝置作品都圍繞“記憶”這一主題:《911 系列》有關政治;《介入﹣366天》探討了藝術是如何介入生活的;《洗腳》是藝術家本人把自己的雙腿復制后,浸在盛滿澳門海水的木盆內,“貓眼”的觀看方式又仿佛是在誘惑和滿足著人們窺視的欲望;《五層樓》反映的是個人對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無奈和感慨。
點評
作為藝術家,朱焯信成功地讓觀者體會到裝置作品帶來的“那時那情”的意境;作為全藝社的負責人,他也在澳門和大陸之間扮演著親善大使的角色。
常青畫廊:不再是 不再有8.3分
A: 8.5分#8195;B : 8.5分#8195;C: 8分#8195;D: 8.5分#8195;E: 8分
介紹
該展覽中,藝術家將一個不可重復的時刻通過行為、裝置、項目加以定格,它可能是顧德新的“殘酷”、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的“無限”、孫原彭禹的“假象”,可能是席帕·古普塔的“自然天成”、喬瓦尼·歐祖拉的“意外”,也可能是肯德爾·戈爾斯的“刺激”。
點評
常青此次展覽的看點之一在于“現代寓言,或者說是現代戲劇性”在當代藝術中的必要性,藝術家把很多個可以復合為同一真相的事實施以現代人特有的、跨越國界的意識魔法。
長征空間:吳山專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kuo xuan]7.8分
A: 8分#8195;B : 6.5分#8195;C: 7.5分#8195;D: 9分#8195;E:8分
介紹
這是吳山專和他夫人共同創作的新作品,藝術家這樣表述:“它死在剛開始的前面;活在剛結束的后面。將我們的完美括號連接到有域無界的螺線中,通過對此螺線的復數的完美括號的切割,圖式了完美括號的自我旋轉和自我復回?!背酥鉀]有更多關于這個展覽的描述。
點評
我相信這些螺旋是與哲學和生命有關的,我相信這些弧度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我相信藝術家是希望又不希望人們看懂的。這個符號解釋世界了上90%的事物的發展規律,而行業內也只有10%的人可以真正理解。幾點疑問:此次展覽既非傳統又非觀念卻發生在當下,當代藝術是否有駕馭并且游離于美學、哲學、數學等等學科的功能?這些既不是繪畫、又不能稱之為行為的作品,將以什么形式留存于世?
中國美術館:十指禪機——劉伯駿藝術展7.7分
A: 7分#8195;B : 9分#8195;C: 7.5分#8195;D: 8分#8195;E: 7分
介紹
今年90歲的劉伯駿,師承潘天壽、吳茀之、林風眠、李可染、諸樂山等教授,主攻寫意花鳥畫,書宗秦漢,指畫得潘天壽親授與心傳。指畫以手指、手掌代替傳統毛筆,蘸墨作畫。劉伯駿80歲后還兩次變法,這次展覽是其一生藝術精神最集中的體現。
點評
無論渴墨、潑墨還是指墨,深得要領的就是好墨。相比起崔如琢,劉伯駿的“指墨江山”境界不知要高出幾千丈。
華僑城蘇河灣藝術館:羅旭——局陣 7.5分
A: 7分#8195;B : 7.5分#8195;C: 7.5分#8195;D: 7.5分#8195;E: 8分
介紹
看這個展覽,不能忽略藝術家的自述,那是一篇笑點頻出的、極其自我調侃揶揄的小小說。展覽開幕式上以汽油桶當爐子做大鍋飯并拿大碗吃飯的環節,呼應了藝術家的云南背景和傳奇經歷。
點評
正如某評論家所述,“令人不安的是,因為藝術家的云南背景及傳奇的個人經歷,一系列景觀用語和風情化表述始終包圍和簇擁著羅旭,并在許多場合下取代了對藝術家及其作品在當代意義上的深思和追問”。尤其當作品符號實踐在果盤、水壺、醒酒器上,不知何故讓人分不清是設計還是藝術的時候,多一些反思是應該的。
中國美術館:追溯·再現——張新權油畫作品展7.5分
A: 6分#8195;B : 8分#8195;C: 8.5分#8195;D: 8分#8195;E: 7分
介紹
從2003年的《十里洋場》開始,張新權把關注的目光由鄉村主題轉向了工業文明遺跡。他的“都市”系列、“船”系列是在探討歷史的“過去性”,2009年以后的《海景房》、《三江師范》、《金陵機器制造局》以人和時代的當下互動來體現歷史的變遷,是在當下的文化立場中對歷史的介入。2011年的“?;辍毕盗幸呀洸辉偈菍鹋灥木呦蟪尸F,而往往突出的是其中的一個局部,表達方法也更加抽象,體現出他對當代性的敏感把握。
點評
對于看慣了北方暗沉、硬朗的工業風景的人來說,張新權的作品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是艷麗的色彩和溫存的記憶。
今日美術館:
歷史與現實——周向林個展7.5分
A: 7分#8195;B : 8分#8195;C: 8分#8195;D: 7.5分#8195;E: 7分
介紹
展出的兩個系列都是周向林的典型代表作。第一類是以卡通方法表現與歷史相關的虛擬場景的“芭比”系列,以期通過超現實的表達對歷史元素與當下消費元素的深度思考。第二類是近年才開始創作的“模型”系列,運用超級寫實的繪畫方式將我國1950-1960年代生產的經典車型,如紅旗牌轎車、解放牌卡車、上海牌轎車、北京牌吉普和東風牌轎車等汽車模型放大還原。
點評
雖然“芭比”系列與“模型”系列看似并無關聯,但都是對虛擬事物的極限放大,所謂超現實與超寫實,即對兩種并非真實原型的真切描摹。技法上十分精湛,情感上也能同時贏得幾代人的青睞。
上上美術館:歷史·新宋莊 " 7.5分
A: 8.5分#8195;B : 8分#8195;C: 6分#8195;D: 7分#8195;E: 8分
介紹
“歷史·新宋莊”的概念,是基于對上世紀90年代初宋莊村落入駐藝術家開始,直至今日宋莊近20個年頭發展史的分析及解讀而得出的。宋莊藝術生態發展的20年,從幾人、幾十人到了現在的七八千人,由邊緣“原始”的聚居群落發展到了現在的中國乃至亞洲前衛藝術中心和多元文化中心。
點評
此次展覽以不同的學術方向從7,000多名宋莊藝術家中精選出百位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突出了“歷史·新宋莊”的概念。而學術研討活動更讓美術館真正做到及時反應和推動新時代宋莊的文化的責任和高度。
Boers-Li 畫廊:有些小游戲——張潔白個展7分
A: 5分#8195;B : 7.5分#8195;C: 8分#8195;D: 8分#8195;E: 6.5分
介紹
張潔白從日常生活所觸及到的視覺存儲中隨機選擇圖像,并在作品中對這些圖像里的現實景物做陌生化處理,它們保留著易于識別的表征,但又不斷受到干預和改造;有關生命,政治以及歷史的隱喻則藏在這些修改的線索中。對于色彩的過度節制,使他的繪畫統一在淺灰的調子中,“輕”而缺乏溫度,畫面趨于單純;這些顯著的屬性向人們提示著藝術家對于形式的某種潔癖。
點評
作品饒有趣味,但既然作品是淺灰的調子,為什么要使用極白的展墻、極強的日光燈呢?莫非讓觀眾在燈光里尋找畫面,也是一種小游戲?
今日美術館:夢波2012——馮夢波個展4.8分
A:5分#8195;B:4分#8195;C:5分#8195;D:4分#8195;E:6分
介紹
《真人快打》、《Q2012》和《視力表》這三件作品,正如藝術家自述自己每天的生活是早上醒來開機、晚上關機睡去一樣,非常能代表現代人的網絡和電腦生活特點。其中《真人快打》是把藝術家及其親朋好友作為主角的格斗游戲裝置,背景則是利用幻影技術制作的北京城鄉結合部。
點評
格斗游戲、3D虛擬女郎、自創字體——有時候技術能給人帶來新鮮感,當它不能的時候,要么就是這些技術所圍繞的話題在原地踏步,沒有新突破,要么就是因為最終的呈現令人失望。
UCCA:“嫣然愛藝術”,
在·不在——趙一淺個展5.8分
A:8分#8195;B:8分#8195;C:5分#8195;D:4分#8195;E:4分
介紹
這是趙一淺與曾患有唇腭裂的孩子們、志愿者還有觀眾共同完成的展覽。此前趙一淺曾到新疆喀什,參加唇腭裂患者救助行動,在術前術后與孩子們進行藝術交流和創作,以減輕手術帶給他們的心理負擔。
點評
UCCA咖啡廳很適合這些作品的展示,不過作為公共項目,展覽與觀眾的互動似乎弱了一些,我們更多地是在觀看作品、觀看藝術家、孩子們和志愿者在現場創作,而難以參與其中親身體驗藝術與慈善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