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在中國的美國制造
07.16—08.28/廣東時代美術館
本次展覽將邀請5位在紐約最為活躍的中、青年藝術家進行15天的駐地創作。藝術家將利用在廣州各大批發市場里發現的材料以及中國的人力制作作品,作品的材料來自于中國,作品的思路反映美國當代年輕人的精神追求。同時,展覽還將邀請5位來自中國各地的優秀中青年藝術家到時代美術館和參展的美國藝術家以討論會的形式進行連續5天的交流。每晚將各由一位中國藝術家和一位美國藝術家向大家展示作品,然后就作品中有交集的問題一起探討和交換意見。
批量化生產和流水線生產是美國經濟繁榮的基礎之一,美國現代文化的特征。反應大眾文化和商業文化的波普藝術也在這種文化背景中誕生,并影響著美國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隨著全球化的蔓延,批量生產的廉價產品成為“中國制造”的象征。商業和消費文化被帶到中國。批量生產的廉價產品也成為中國藝術家的創作素材。在本次展覽中,“中國制造”的廉價產品將成為連接美國藝術家和中國觀眾、中國藝術家的紐帶,引起他們在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下對物質和消費的思考。
展覽試圖跨越中西文化差異,探討一種深入和鮮活的交流方式。透過美國藝術家在中國的親身體驗,以及中美藝術家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面對面的研討,鼓勵中國藝術家、中國觀眾和美國藝術家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和理解對方。通過直接經驗,促使外國藝術家從另一個的角度思考自身的文化,本土觀眾透過美國藝術家的觸覺重新認識周邊事物,反觀自我,發現新的可能性。多元文化和多重標準,全球主義,以及對消費主義的反思將會是展覽討論的問題。
杜昆:他的國
07.23—08.28/三潴畫廊
在此次展覽中,杜昆繼續通過他的作品向觀者展示他腦中的末日景象。燃燒的火焰、彌漫的濃煙、崩塌的建筑、損毀的汽車占據了大部分的畫面,建構出超現實、如同噩夢般的幻象。強烈的視覺沖擊,使作品極富震動人心的精神力度。在陰霾的天空下,靜謐的建筑群散發著死亡氣息,矗立著的高樓卻像是被點燃的蠟燭,頂部的火光中似乎透露著微微的希望。在世紀末日,城市毀滅,濃煙升起,靈魂或升入天堂,或沉入地獄。杜昆的作品毫不隱晦地探討每個人最終都將面臨死亡的問題。然而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靈魂最終何去何從。“他的國”這一模糊地概念,也正是我們靈魂深處的詰問。“他”是誰?恐怕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吳靜涵個展
08.15—09.15北京墨寶美術館
以描繪鄉村少女和風景著稱的寫實油畫家吳靜涵將于近期展示自己“中年變法”以來的新創作,他嘗試把都市男女放置在原始色彩的巖洞、曠野中,表現稚嫩的生命面對廣大而未知的世界時的迷茫。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吳靜涵在1990年代即以寫實風格的油畫成名,他2002-2006年旅居法國,近年來在北京進行創作。吳靜涵1996年開始以農村少女為題材的“紅衣系列”的創作,如《五月》、《家鄉的圍欄》。這一系列繪畫以逼真描繪純真的少女和農村景物著稱,畫中人身著以前農村常見的紅衣褲,透露著鄉村女孩的自然、樸實的內在氣質。盡管“紅衣系列”曾在香港、北京等地多次展出時大受歡迎,可是他并沒有長期沿襲老套路的打算。
精神 / 物質
07.02—08.29藝門畫廊
參加這次群展的6位藝術家是白宜洛、蔡龍飛、陳劭雄和劉鼎、陳文波、吳山專和顏磊,展出的都是理性、概念以及充滿思想的作品。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需要我們在其漂亮的外表以及創造過程之外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并對構成優秀“藝術”的傳統觀念進行反思。與此同時,這些作品并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其中的意象是我們所熟悉的,有來自于大量傳統中西方藝術創作中的東西,也有來自藝術家自身的獨立藝術實踐和藝術經驗中非常個性化的東西。這些參展的藝術作品向觀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流行品位’是由什么組成的?”也許,這個簡單的問題可以成為更富有意義的對話的開始,而藝術創作和藝術消費也不必要被財富和奢侈品的世界所劫持。
飛越對流層
06.25—08.27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
參與此次項目的賈藹力、李青、秦琦、仇曉飛、屠宏濤、王光樂這六位年輕畫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來中國架上繪畫的希望。這些年輕藝術家的出生時段主要集中在1970年代,在一種本土的泛文化定義中,他們被稱之為“飄一代”,在關于這一代的描述中,“個人化”無疑是首要的藝術特征,這是因為他們不再以宏大敘事的歷史性圖像來建構自我,而是采取個人的、微觀的、日常的視角來表述現實體驗,并且試圖以更具繪畫本體性的語言形式對現實資料加以過濾與透視。展覽通過這6個個案的形式展現他們在創作上與前輩藝術家的本質不同。此外,電影導演于大鵬將以賈藹力、李青、秦琦、仇曉飛、屠宏濤、王光樂為主角,拍一部與名為《飛越對流層》的有關這6位年輕藝術家的紀錄片與展覽同期放映。
確切的快感
07.16—08.14民生現代美術館
這次展覽是民生現代美術館2011年推出的第二個錄像藝術展,收集并展出了張培力自1988年至今的23件作品,包括80年代中期冷靜內斂的繪畫到其第一批錄像作品中體現的無聊和控制的美學,以及90年代以來的經典作品,其中有多件是首次在學術機構展出。他的作品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電子媒體領域提供了多樣化背景,并給實驗藝術家中的年輕一代帶來新視角。作為85’新潮美術運動的核心人物,張培力參與籌建了“池社”等團體,是“理性繪畫”學派的重要倡導者之一。1988年,他創作了中國第一件錄像作品《30×30》,張培力的錄像裝置關注的是感知現實,媒體傳統,個體媒介和空間結構的問題。
原作100
08.12—09.1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即將在全國巡回展出的“原作100:美國攝影收藏家靳宏偉藏20世紀西方攝影大師作品中國巡回展”展品的數量在100張左右,希望能給中國公眾打開欣賞和認識西方攝影傳統的新視野。在看到西方攝影大師的照片原作,直接感受原作的魅力的同時以此作為參照,反思中國當代攝影創作和教育中攝影原作認同的缺失;從而推動美術館、博物館在攝影收藏、研究、展示、推廣和公共教育等方面所應起到的功能。此次展覽中的攝影作品,除了涵蓋上述西方攝影傳統中重要攝影大師作品外,還包括眾多當代藝術家如:南·戈爾丁、梅普索普、辛迪·舍曼、托馬斯·斯特魯斯、達明·赫斯特等人的攝影作品。這個展覽將呈現出一個別樣的20世紀西方攝影史,進而成為一次有學術深度的國際藝術交流。
北京Beijing
圖畫手工第四回展
07.09-08.12
偏鋒新藝術空間
邱志杰:細胞
07.16-09.03
佩斯北京
“痕”秦文攝影個展
07.02-08.31
東磊影像畫廊
欒小杰的世界2011
07.09-08.31
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
“未來的未來”劉忠華個展
07.03-09.03
威諾里薩當代藝術中心
“絕代風華”馬 泠個展
07.16-08.28
對畫空間
無形無常 宮島達男個展
07.16-10.08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聚會 高平2011紙本作品展
08.06-09.08 韻畫廊
何岸:乳房各有一顆痣肩頭也有一顆
07.21-08.21 魔金石空間
含紙養心
07.16-09.04
北京空間畫廊
裂·變 鈔氏兄弟藝術展
07.09-08.07
大未來林舍畫廊
卡門·斯伯拉 個展
07.09-08.21
798C.NA畫廊
“也行。走”夏季群展
07.09-08.31
仁藝術中心
絕代風華·馬泠2011個展
07.16-08.28
對畫空間畫廊
窮人的智慧 宋冬個展
07.16-09.08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風景 蕭昱個展
07.17-09.02
aye gallery
繪畫的書寫性 余像繪畫第二回展
07.17-09.07
北京當代藝術館
當代名家精品邀請展
07.30-08.08
云峰美術館
非常道 馮良鴻抽象繪畫展
07.09-08.06
白盒子藝術館
延展生命: 媒體中國2011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
07.27-08.17
中國美術館
自造
08.06-09.09
印象空間
禪心獨行—劉普安新作展
07.28-09.08/
見心會館
上海Shanghai
“暖回2011”葛輝個展
07.30-08.06
多倫現代美術館
原曲2011夏季聯展
07.06-08.30
原曲畫廊
“宣·延”邱志杰、游思、鄭重賓藝術家聯展
07.15-08.31
滬申畫廊
紐約圖釘工作室回顧展
07.09-08.05
華·美術館
喬一個展
07.07-08.25
18畫廊
“實驗畫譜”架上繪畫研究展
07.23-08.31
菲籽畫廊
過于宣泄的孤獨
07.23-08.15
八大畫廊
簡繁 張慧個展
07.08-08.08
上海7藝術中心
扎娜私人作品展
07.09-08.29
藝法畫廊
境心當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藝術家新作展
07.30-08.15
華府藝術空間
猛然間:十人油畫作品展
08.20-09.10
華府藝術空間
其他地區The Others
“典藏歷史”中國新藝術展
07.01-08.31
成都當代美術館
“回眸”湖北經典紀實攝影作品展
06.27-09.04
湖北美術館
90年代云南當代藝術展
07.10-08.10
昆明DUFFY雪茄·畫廊
“新色”當代藝術展
07.16-08.30 那特畫廊
《軸線》傅中望藝術展
07.08-08.21
華僑城西安當代藝術中心
臉頰滑落的是我驕傲的青春
07.09-08.09
空港10號藝術機構
鄒衛作品展
07.11-08.11
深圳中心書城
異繪 黃桷坪群體藝術展
07.23-08.23
成都藍頂美術館
膠卷中的綺麗世界 蜷川實花藝術個展
07.23-09.11
TIVAC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動物園:邱黯雄個展
07.02-08.23
深圳OTC當代藝術中心
“上面有樹木”藝術展
07.09-08.06
安全口畫廊
意大利但丁神曲主題雕塑展
08.07-09.12
溫州7號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