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簽約SICA,浦江再續新展
7月8日,華僑城集團、荷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SICA)文化合作簽約儀式暨“無所遁形:愛德文·斯瓦克曼-劉建華對話展”新聞發布會在荷蘭大使官邸舉行,在中荷建交40周年來臨之際,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將攜手開展一系列活動。將于9月初開幕的這次展覽即是“2011·上海浦江華僑城公共藝術計劃”的延續,也是雙方文化合作計劃中的開篇之作。本次計劃包括荷蘭著名觀念藝術家愛德文·斯瓦克曼(Edwin Zwakman)的作品方案《虛假但卻真實》,中國雕塑家劉建華的作品方案《遺棄》,以及隋建國開始于2007年的項目《偏離17.5度》。本次計劃主題“無所遁形”既是對兩位藝術家作品方案內在理路的提煉,也表明“上海浦江華僑城公共藝術計劃”對全球化的后工業時代的思考?!吧虾F纸A僑城公共藝術計劃”是由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OCAT)和上海浦江華僑城共同主辦開放的公共藝術計劃,總策劃人為黃專。自2007年在上海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了4年,2007年隋建國的《點穴》展和《偏離17.5度》公共空間計劃、2008年汪建偉的《征兆》劇場作品展、2009年女藝術家林天苗的《對視》場景雕塑作品展和2010年谷文達的《中園》大型景觀裝置作品展都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上海浦江華僑城公共藝術計劃” 被傳媒稱為“中國最大的公共藝術計劃”,它以其持續性和規?;找娉蔀樯虾D酥林袊囊粋€公共文化標識。
Art Taipei 2011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即將在8月26日登場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是亞洲同類型藝博會中最早開辦的。去年的Art Taipei,入場人數和成交記錄都創下歷屆最高的新局,今年的參展畫廊總數較去年更高,共有125間,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其中超過半數是國際畫廊,不僅有鄰近的日本、中國和韓國,也有德國、瑞士等亞洲之外的知名畫廊。今年Art Taipei首度推出APP,使用智能型手機便可免費下載,不論是會展信息、畫廊和作品介紹、活動時程都可隨時查詢,可以進行精準的規劃。
科技美學是Art Taipei 2011的策展重點所在,在各個主題規劃中,“新媒體藝術展區”(New Media)值得留意,它是將去年的“電子錄像特區”與“攝影藝術特區”予以結合,在既有基礎上,更完整地呈現多媒體科技藝術。和Art Taipei同時舉辦的2011臺北藝術論壇正是以新媒體為主題,可深化對新媒體的理解,德國卡斯魯爾 ZKM媒體藝術中心的營運總監克里斯蒂娜·理德爾(Christiane Riedel)、全球重要藝術市場數據庫Artprice、VIP藝術博覽會創始者詹姆士·科漢(James COHAN)、REALTOKYO發行人兼總編輯小崎哲哉、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藝術畫廊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等人,將就新媒體的收藏和市場進行深度探討。
Art Taipei 2011在會展期間規劃數場活動,讓藝術收藏能更為人了解?;顒拥暮诵闹皇羌o錄片《赫伯與桃樂茜》(Herb Dorothy)的放映。這部影片的主角是美國藝術界知名人物沃格爾夫婦(Herbert Dorothy Vogel),這對熱愛藝術的指標性收藏家,實際上和大部分人一樣是一般職員,先生赫伯特在郵局工作,太太桃樂茜則是圖書館員憑借著對藝術熱忱,他們積聚了2000件以上、總值數百美金的藝術作品。配合電影放映,《赫伯與桃樂茜》的導演兼制作人佐佐木芽生、知名策展人陸蓉之、收藏家姚謙等藝術愛好者都將親至現場,就影片內容分享個人觀感和經驗。
日本著名收藏家宮津大輔將在專場講座中分享他對藝術的熱愛,以及他如何以薪水收入入手眾多收藏。受到激勵的藝術愛好者,更可在Art Taipei 2011的“藝術開門”(First Art)項目中找尋合適的收藏。這個項目邀請各個參展畫廊,規劃美金2000元以下的潛力股作品,作為入門的收藏或投資標的都極合適,藝術之愛可以即刻實現。
UATown聯合藝術陣線登陸北京世貿天街
7月2日,合藝集團旗下的UATown合藝街旗艦店在世貿天階正式開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羽西品牌化妝品創始人、藝術收藏家靳羽西,文化部藝術司美術處處長安遠遠,藝術家代表陳文波,劉韡,薛繼業、蔣志、趙一淺等均有出席。
UATown的幾大功能區域精彩呈現了近萬種藝術家、設計師的作品。其中,“聯合藝術陣線”藝術展分為 “街頭藝術展”、“精品藝術展”和“藝術家個展”三個單元。這些藝術作品與原創產品將藝術設計、時尚生活、娛樂休閑緊密融合在了一起,使得藝術與設計、藝術與生活產生了高度的融合和互相聯系。而在UATown專門的互動空間中,前來參加開業典禮的嘉賓和群眾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藝術天分和創造才能,在互動中體驗藝術創造帶來的愉悅體驗。
《生之塵》韓淑英個人版畫展在印象空間展出
2011年 6月25日,《生之塵》韓淑英個人版畫作品展在草場地藝術區的印象空間舉行。展覽主要展出韓淑英的版畫作品。韓淑英多年來一直執著于她的人生主題,生命的玄思、生活的經驗、肉身的體驗都被她融會進了她一系列的作品中。“生之惑”的版畫系列,畫面以小人模型的母題為基礎反復演繹,小人或是組成一群,像是海洋里的聚集游動的魚類,充滿騷動不安的情緒,或者孤伶伶處在空白的畫面中,倍顯落寞寂寥的心境。
任福生個展:黑金——存在的風景
2011年6月25日, “任福生個展:黑金——存在的風景”在798中方角畫廊展出,展覽展出了任福生深入煤礦生活3個月而創作的油畫作品,所以創作也由于充滿人類同情之心的高尚情感而珍貴。金錢、臟亂、污染、疾病和生命,構成了藝術家《黑金生活系列》的視覺符號體系,沉重的黑灰色調中白色的畫面,真實的呈現了煤礦工人的生存現實。畫面中冷漠而殘酷的場景,不是某個行業特有的現象,而是整個工業化時代所帶來的城市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