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這次參加“藝術長沙”的展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長沙?
A:聽說是輪船。交通工具就這么幾種,我真怕以后會把譚老師難為倒了。其實可以多增加幾種組合,比如坐飛機到武漢下,再坐長途汽車,離長沙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就坐毛驢兒。還可以和杜文達合作,開發研制飛碟。這種宣傳策略還是挺有儀式感的,可以做得更有意思,比如花在路上的時間可以更長,一周或兩周,交通工具舒適和不舒適交錯使用,千辛萬苦終于來到長沙了,好好享受一下美食,順便開開學術研討會和看展覽。這樣也許會很難忘。當然,展覽上作品的質量要好是前提。
Q:你對這個活動怎么看?
A:大家真正參與討論藝術,而不是客套客套,寒喧作揖,吃吃喝喝,拍屁股走人。
Q:從邀請專業策展人、加重年輕藝術家比例、引入展覽叢書、雙年展的形式,到藝術家專門為“藝術長沙”創作作品,這屆“藝術長沙”體現了眾多“特別訂制”的特點,對此您如何看待?
A:增加了許多特制,肯定是想越來越完善。比如我們專門為展覽去創作新作品,是為了保證展覽的新鮮感。加重中輕年藝術家的比例,肯定是想給年輕人更多的展示機會,我們都領略到了,我們也會珍惜這個機會。
Q:與往屆不同,本屆“藝術長沙”特別加入了女藝術家參展,對此您怎么看待?
A:說明了婦女除了刷鍋搗灶,也能幫祖國的藝術事業出把力。
Q:本屆“藝術長沙”您將展出哪些作品?專門創作了哪些作品?有什么特別之處?
A:我專門畫了一組新畫《藝術女神剛剛醒來》、《一雙繡花鞋》和其他題材的畫,具體畫什么我就不解釋了,剛和幫我寫文章的莫尼卡在文章中對話,她說好的作品是描述不出來的,不是講故事的,我就不在這里描述我的作品了,否則就落入莫尼卡的圈套了,所以我就說它們的特別之處就是無法描述。
Q:本屆“藝術長沙”的主題為“解離”,對此您有什么理解?
A:我還不十分明白,需要慢慢體會和了解。我現在就打電話問問。我愛學習。
Q:以前是否去過長沙?對長沙有什么印象?
A:從沒去過,只是印象中知道長沙人聰明能干、敢干。我第一次來到長沙,看到酒吧一條街,直到12點夜生活才開始,那種high的感覺,這是我從沒想到的。
Q:在“藝術長沙”舉辦之前,長沙一直以“娛樂性”著稱,您是否擔心觀眾對當代藝術的反饋?
A:不擔心。沒關系,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