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 西門子空間舉辦了藝術家王浩的展覽。在王浩并不長的創作實踐中,他的作品呈現為3個系列。最初是“骨惑”燈具系列,這個嘗試階段作品的主要特征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燈具與鳥類的腿足裝配在了一起,構成了一種超現實的物之奇遇,因而也帶來了感官上的驚異效果。在其后的“之初”系列中,他主要選擇骨質與木質的材料,以它們的自然造型為基礎,再進行雕塑與裝配。在這個過渡階段的作品中,語言比較多元,作品內在的結構關系也比較松動、自由,直到比較成熟的“目”系列作品的出現。
“目”系列作品開始出現了相當強烈的象征性,王浩不再滿足于物與物、材料與材料之間的偶然碰撞效果,而開始了一種主動的營造,這正是他初步成熟的標志。在這個系列中,木頭的材質性與造型性被有效地組織了起來,在自然屬性與文化意義之間形成了一條感覺通道,比如木紋的自然機理被他用來組織成了一種幾何而無機化的視覺語言,而木料本身又被塑造成特定的幾何化型體。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強調作品的材質,王浩經常會選擇一些稀缺的木材,換句話說,材料在他那里不是工具化的,而是絕對自足的存在。在當今以市場為向度的藝術界,選擇嚴肅題材進行創作的年輕藝術家,長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裝置藝術又屬于不被看好的門類,因此像王浩這樣的年輕人更需要外界更多的幫助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