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想通過自己微弱的力量讓大眾體會到傳統意義的美之外,還有更為廣泛的萬物之美,丑陋之美、暗淡之美、畸形之美……美不是唯一的。
201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位于北京時尚地標三里屯Village北區的楊畫廊為年輕的時裝設計師周褐褐舉辦了個展“狂熱者 2012”。展廳的玻璃幕墻都用黑色天鵝絨帷幔遮蔽了起來,把室內空間調成了暗色調,只有橘黃色的光芒打在一樽樽身著哥特式風格服裝的外星人骨架上。
黑色給我安全感
這些玻璃鋼外星人模特是周褐褐為了與她展示的服裝風格相匹配,花費一年時間設計和親手制作的。她很喜歡骷髏,著迷于它流露出的或驚悚或哀傷的神秘感和戲劇效果,她喜歡這類幽閉暗黑的事物。她的服裝作品風格也是如此,選取的天鵝絨、絲綢和棉麻材料都是不同色調和深淺的暗色系。其中不少用料都不是現成品,顏色和花紋都是自己調配、設計和染色的。她說黑色能帶給她心理上的安全感,讓她感到自在,不會受到傷害。她說這也許和童年時與媽媽在德國卡塞爾度過的一段時光有關。那里冬長夏短,雖然大部分時間很陰冷,但常常能看到層層疊疊的烏云里閃爍著奇幻的光芒。周褐褐設計的服裝除了在整體視覺感受上會讓你一震,精細繁復的編織、剛柔并濟的流蘇、使陰暗詭異氣質軟化卻又更加絲絲入扣的薄紗打褶……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精彩細節讓你不由得湊近欣賞。
我是藝二代
開幕現場,四川口音的問候寒暄不絕于耳,中國當代藝術圈中的川籍藝術家來了不少,連批評家栗憲庭夫婦和藝術家岳敏君也到場祝賀。毫無疑問,大家都是來見證藝術家周春芽愛女的成長。周褐褐并不介意別人提到自己無法回避的“藝二代”身份。她慶幸自己熱愛的愿為之付出并以此維生的行業是服裝設計,而不是當代藝術。“很多人來現場看了我的作品,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我爸爸能幫得了的。”周褐褐自信滿滿地說。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周褐褐毫不諱言自己跟父親周春芽平日里很少溝通,從小也很少管她,就連這次個展都是在布展期間才第一次看到她留學四年的成果。可是周褐褐的語氣中沒有一絲埋怨,她把這種父女間獨特的相處方式歸結為父親對她成熟度和為人處事能力的絕對信任。正是這種信任既導致了她24歲才開始明白自己目標的 “晚熟”,也讓她在日本完全憑借個人實力取得了驕人成績。爸爸對她的唯一要求就是堅持自己的內心選擇。
學服裝因為愛音樂
周褐褐說當初自己從川美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后,選擇去日本東京文化服裝學院成衣設計系從大一重新開始,都源于自己對日本視覺系樂隊音樂的癡迷。larc-en-ciel、HYDE、luna sea、kagrra、malice mizer、Dir-en-grey……她對這些樂隊的名字及其曲目如數家珍,去日本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學好語言與他們近距離接觸。她堅稱自己不是膚淺地喜歡他們帥氣的外表和光鮮的裝扮,而是從靈魂深處對他們的音樂有所感應。雖然從小學習鋼琴、就讀川音附中的她因為手小,最終放棄了音樂家之路,但并不妨礙她狂熱地要 “與音樂共存亡”。她把對音樂的感悟也帶到了服裝設計中,“音符組成的粗細旋律、節奏組成的高低快慢都能在我眼前顯現出一段故事,故事略看有屬于它的年代、季節、風景和人物,細看有屬于它的氣味、色調、溫度和濕度。通過舒心或痛苦的思考我的服裝就成為了這些音樂的實體再現。”
她選擇這所世界著名服裝學院的原因,并非是這里成就了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田山淳郎、津森千里、渡邊淳彌、高橋盾等等國際時裝界如雷貫耳的名字,而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為樂手做出與他們音樂相襯的服裝。加上入學面談時的老師一再強調學業壓力無比沉重,反而刺激了她一絲絲自虐的沖動。全系有三個班,她所在的班有六十多人,學生以亞洲國家為主。課程進度很快,從穿針引線開始的一個月后就要能縫制襯衣。不少發覺自己不適合這一專業或者跟不上進度的同學就會在這一階段退出。周褐褐說課業的嚴苛和繁重可以用“殫精竭慮”來形容,這種辛苦的付出不是靠休息能補回來的,而是有一去不復返的感覺,如同她從視覺系音樂中感受到的那樣。“不過,從我身上釋放出的能量并沒有消失,而是注入了我的作品里。”周褐褐言語間顯示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和堅定。她說自己對作品的要求并非僅僅是應付作業而已,而是一定要被放到玻璃柜里展出。她喜歡去東京的vintage店淘維多利亞時代的襯衣,那些手工縫制的結構和蕾絲花邊給了她對那個年代的人和生活場景的想象。她平時穿著的衣服也大多是價格便宜的古著。日式混搭的不按理出牌讓她學會用包容的眼光看世界,見怪不怪。平常交往的朋友也是清一色的視覺系愛好者,在學校里是很惹眼的一群,與日本女生普遍甜美可愛、平易近人的穿衣風格有明顯區別。外表的光鮮、專業上的絕對強勢和憑借獲獎與出展次數,以及接受無數東京留學生報刊采訪報道贏得的公眾認知度,讓她理所當然成為留學生學生會主席。
大三那年,其畢業設計在東京代官山知名藝術空間PANGEA舉辦的全市選拔賽中脫穎而出,得以在這個昂貴的鬧市地段舉辦個展,并登上東京時裝雜志 《裝苑》的專題介紹,并參與去年2月6日NHK電視臺周六晚間節目 《東京卡哇伊TV》的節目錄制,幾天以后當紅視覺系樂隊 “彩冷える”的經紀人及樂隊隊長インテツ先生和她進行了公開雜談。于是,她的畢業作品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去年該校的 “設計創意獎”。
美不是唯一的
在這次個展之后,周褐褐不久還將參加兩個群展。她對自己未來信心十足,在日本學到的最重要的體會就是—只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她不追逐奢侈品,除了自己做的,穿的都是二手衣,平時呆在家里做衣服都很少出門,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在精神世界的富足里,因此花銷很少。她未來想開店,經營自己感興趣的服裝、鞋子、包包、配飾,甚至是家具;也設想可以做電影或者樂手的服裝設計。她相信這些看起來超出普通人實用范圍的服裝,總有愛它懂它撐得起它的人能穿著的場合。她相信生活是多元化的,并不能因教科書上沒有或者沒見過就否絕一切可能性,當它們不存在,總有一些事物是顛覆常人想象的。如同展覽海報上的背景—樹藤,干癟無葉,卻能開出嬌艷的花朵,展現出勃勃生機。她想通過自己微弱的力量讓大眾體會到傳統意義的美之外,還有更為廣泛的萬物之美、丑陋之美、暗淡之美、畸形之美……美不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