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反思是提升班級管理藝術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對教育案例的有效反思,反觀自己的得失,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就能揚長避短、防微杜漸、精益求精,把班級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經歷,結合具體的教育案例,對如何通過反思提升班級管理藝術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教育反思 提升 班級管理藝術
反思是促進班主任成長,提升專業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過反思,既能及時發現教育中的得與失,積極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以調整自己的行為,改變策略,使教育趨于最優化,又能促進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個性化風格的形成,引領班主任不斷成長。
一、動之以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學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更是一門藝術。有位教育家曾告誡班主任:“教育學生,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么不能做,而且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不能做。”的確如此,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命令或大聲喝止上,是注定不會有好的成效的。教育的舉措只有撥動了學生的心弦,觸擊了學生的心根,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學生小林,來自我縣一個貧窮、偏僻的小山村。學習基礎薄弱,成績穩居班內后十名。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曾一度使他萌生了輟學的念頭。了解情況后,我不厭其煩地找他談心,使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激勵他“人窮志不短,家貧志更堅”。利用休息日,趕十多里山路家訪,苦口婆心地做家長的工作,讓他們不斷激勵孩子,成為小林上學的堅強后盾。功夫不負有心人,老師和家長的誠意終于感化了小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學習上主動性增強了,期末測試前進了12名。中考時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縣一中。
在班級管理中,盡管學生的兩極分化是一個突出問題,但對于“學困生”、“雙差生”,要做到“一個也不能少”。對他們來說,老師越是信任,學習就越勤奮,自信心就越強,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再輔之以悉心指導,就能取得很大的進步。
二、尊重學生人格——親其師,信其道
學校和班級中總會存在少數思想消極、不求上進、紀律渙散的“特殊學生”。他們存在的問題有其復雜的根源。對這些學生,班主任宜采取的教育原則主要有:三思而后行;寬容、傾聽與期待。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聆聽他們的心聲;挖掘閃光點,培養自信心。“親其師,信其道”,在班級管理中,你才有更強的感召力。
曾中途接手的班級中有個學生非常頑劣,不愛學習,不遵守校規校紀:經常逃課,教室內起哄、樓道里打球、廁所里偷拍,課堂上冒犯女教師,侮辱女學生,甚至還砸毀過班級標志牌,嚴重地影響著班級的聲譽。一次班會課上,我讓他宣讀反思,并嚴厲地批評了他,可收效甚微——他并沒有多大的轉變。后來,一名女生遞給我一張紙條,娟秀的鋼筆字寫著“老師,盡管小偉錯誤多多,但他為人豪爽大方,經常主動幫助同學,請您不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他,好嗎?”樸實的話語使我茅塞頓開,的確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通過深入調查走訪,了解到小偉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由羸弱多病的奶奶照料著,長期以來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加之他父親近期又做了頭顱手術,使得小偉的行為愈加放肆。之后,我反復找他談心,噓寒問暖,組織學生看望了他父親,還讓好學生輔導他的功課。滴水穿石,絲絲關愛喚醒了他的親情與良知,學習上有了明顯的進步,與同學相處融洽,還自費給班上添置了衛生工具,讓大家刮目相看。
三、柳暗花明——學會換位思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既要搞教學,又要花大量時間在班級日常瑣碎事務上,有的時候真的是挺費神的。每天面對著幾十名學生,遇到順手的事還好說,若遇到棘手的問題那就挺麻煩了。當然,如果我們能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說不定能化難為易,迎刃而解。
衛生委員兼數學課代表小勇,為人耿直,工作認真,學習勤奮。班級前幾周綜合評比名次靠后,我批評了他。他很委屈,耷拉著腦袋,聲淚俱下。我很納悶:一個大男孩,哭什么呀!他哭訴道:“老師,作為數學課代表,我作業查得勤,有些不愛交作業的同學就故意跟我作對,不認真值日……”我靜心一想,他的話不無道理,于是耐心開導他,溫馨的話語化作涓涓細流,滋潤了他的心田。心結解開了,小勇的工作更加出色了,幾次學校大型活動后,都能主動組織學生清理環境內的垃圾。
班干部作為老師的得力助手,班級的基層管理者,是挺辛苦的。即便有了什么失誤,班主任切忌簡單粗暴,“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要學會用“移情”的方式,換位的角度思考,學會尋找“黃金分割”點,從而客觀地認識存在的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懂得換位思考的班主任會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比別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籌。
四、捕捉感人瞬間,增強班級凝聚力
學校田徑運動會上,我班健兒英姿颯爽,憑借高超的技藝,一展身手,在各個比賽項目中屢獲大獎,捷報頻傳,鼓舞人心。在摘取了女子乙組4×200m接力賽冠軍后,班長小敏的腳不幸扭傷了,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可接下來是女子乙組4×100m接力,看著她因腳傷痛苦的表情,同學們很焦慮。或是選擇放棄,或是迎難而上……但她咬咬牙,很堅強地說:“為班級榮譽而戰!”毅然堅持參加完比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學生被班長的豪言壯語感動得熱淚盈眶,無形中增強了班干部的感召力和班級凝聚力。
班級管理中,令人感動的場面不勝枚舉。如果善于選擇典型事例,捕捉感人瞬間,就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獲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五、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
在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能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創造性地用貼近學生心靈的鼓勵方式來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轉化學生,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懈,就能防微杜漸,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鏡頭回放:第六周由我班主持升旗儀式。前一周,反復強調升旗紀律。當天早上再次予以提醒。可是升旗時,兩名學生仍是我行我素,不時說話,心不在焉。會后,我找來違反紀律的同學傾心長談,曉之以理,讓其意識到該行為有悖《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且嚴重地影響到班級聲譽。從而春風化雨,矯正了學生的錯誤行為。
初中生自控力弱,需對其耐心引導、反復提醒、反復強調、及時糾錯,才能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注重策略,才能使班級管理大見成效。
六、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曾經我為班上學生衛生習慣不好傷過腦筋,而當我拿起工具動手做起來時,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立刻跟著干起來,真是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做做看。
實踐證明,班級管理中,反思和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實踐、多總結、多反思,才能深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探索層面,從而在反思中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提升班級管理藝術。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鞏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