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行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吸引那么多資本的眼球。
資本,尤其是業外資本,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白酒行業,仿佛是一塊還沒有被探明儲量的金礦,他們相信,只要能進場,分錢指日可待。
資本是逐利的。而白酒行業近年來的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無疑讓逐利的資本眼紅:一線白酒集體漲價帶動整個行業的高速增長; 2010年,股市發起“酒瘋”,白酒高達30%的資產回報率位列上市公司各個行業之首,股價暴漲;2011年,名酒收藏熱、拍賣熱持續升溫,茅臺一年內市場價就翻了一倍,白酒已經華麗變身成為奢侈品、投資品……
這一切,其實資本早已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由于白酒行業具有濃重的傳統色彩,業外資本要想進入難度較大。如果借用并購等方式,業外資本即可進入快速收割期,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2011年,海航、聯想們終于借助并購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白酒之旅,而100億資本齊下仁懷也正成為白酒行業的一道奇景。
盡管白酒行業的現狀是“不差錢”,但我們從不否認,資本會給一個行業的發展帶來好處:白酒行業小而散,行業集中度不高,需要資本來進行整合;白酒行業管理水平不高,而資本會帶來不一樣的管理理念;白酒行業人才匱乏,而資本同樣會帶著優秀的人才進場……
顯然,資本不是萬能的。業外資本在酒行業鎩羽而歸的例子并不少見,資本進場后抽干企業的例子就在眼前,更不用說還有正常并購帶來的文化沖突、思路沖突這些難題需要解決。
但毫無疑問,資本會成為白酒行業的“雞血”,將加速行業的整合和發展,但目前的白酒行業不僅面臨著內部的無序競爭,還正遭遇著日益崛起的啤酒、葡萄酒、黃酒等酒類產品的沖擊。白酒業如果想突出重圍,需要補強的短板還很多,比如技術創新的缺失、國際化的障礙、年輕一代的逐漸遠離等等——單純的靠資本來整合顯然無法讓白酒成為真正的強者。
值得警惕的還有,跟風式的資本介入必將會給行業帶來泡沫,已有不少業內人士在2012來臨前就發表了白酒行業的“盛世危言”,白酒行業的企業發展模式、盈利模式、營銷模式其實都面臨著諸多考驗,一旦遭遇經濟不景氣,白酒行業的泡沫將會顯現,而白酒行業的諸多被掩蓋的問題也將一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