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電子商務公司指責的物流服務商們再也不堪壓價競爭的折磨—跨足網上零售
邊界突然被打破。原本為淘寶店主及電子商務網站提供遞送服務的快遞公司,竟然不約而同地決定投資電子商務網站。在自去年來的電子商務投資熱潮中,人們已經見識了各路創業者及投資者蜂擁而入。但電子商務行業一直依賴的快遞公司的進入,依然足以引起震動。在電子商務領域,錢的流動及商品的流動,是兩個最重要的配套服務體系。盡管沒有任何限制,但外界依然將其解讀為服務商將搶奪客戶生意。
到今年年底前,就會有多家快遞公司創辦的電子商務網站上線。在6月初,順豐的“順豐E商圈”已經搶先開通服務,圓通物流、申通物流目前預估的上線時間分別為9月、10月。此外,韻達、中通乃至郵政EMS都有類似計劃。
這些快遞公司在電子商務行業會有競爭力嗎?“威脅論”認為,這些快遞公司對電子商務已經具有很深積累,比如中國有超過半數的快遞包裹來自電子商務網站,這些快遞公司由此掌握著諸多電子商務行業的數據及用戶。來自電子商務行業的蔑視者質疑最多的則是,快遞公司此前做的一直是較為基礎的配送,對于網站推廣、采購、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并不在行。
實際上,相比快遞公司做電子商務網站被視為反?,F象,此前各大電子商務開始自建物流配送體系則被認為理所當然。比如凡客、京東、1號店等均在核心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倉儲中心及快遞公司,逐漸減少外包給第三方的業務量。所以快遞公司很快發現,在這場電子商務盛宴之中,自己未來能獲得的市場還將是以淘寶為主的分散、利潤微薄的市場。
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試圖掙脫低價囚徒困境的反擊—提價—已然無疾而終。但最關鍵癥結不在于它們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對利潤空間的互相啃噬,而是尚不具備足夠重量級的談判籌碼,即具備為后者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的能力(詳情請于Gemag.com.cn查閱《背面派對》一文)。
傳統零售業的敵人
盡管都宣稱要做一家電子商務網站,但實現路徑卻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已可下單的“順豐E商圈”,銷售商品以手機、筆記本電腦等3C產品為主,比較接近早期京東的形式;申通的計劃是,將建立一家與1號店接近的以日用品為主的網絡超市,以及一個遍布全國的專為電子商務網站服務的存儲及宅配平臺,未來這兩塊業務將與現有快遞業務并行;在現有信息中,圓通將與出版社合作,推出一家賣書的網#8202;站。
對申通而言,相比建設一家電子商務網站,更重要的是對未來電子商務配送業務的布局。中國的快遞業的真正發展起來,幾乎與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步。早在5年前,快遞企業就已經感受到了電子商務發展的脈搏?!皬?006年開始,為網商提供的配送服務開始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鄙晖爝f董事長陳德軍對《環球企業家》表示。
但面對電子商務客戶時,普通快遞公司一直難以解決的兩個弊端是,無法承諾送達時間,且快遞員服務質量較差。申通電子商務公司副總裁夏祖彬說,如果快遞收費價格保持現有標準,比如同城每單5元或6元,是無法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因為一個快遞員每天要經手一兩百單快遞,開箱驗貨、服裝試穿等電子商務行業常見流程所耗費的時間對他們來說都很難接受。所以申通認為,只有專門建立一個為電子商務配送的平臺,才能從根本解決現有問題。這一平臺的計劃服務對象,既包括大型B2C電子商務公司,也包括中小的淘寶網店。申通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陳德軍預計,電子商務產生的配送業務,在未來5年可能會占到物流總量的80%。
但申通為何決定做一個看起來或許會與客戶搶生意的電子商務網站?按照計劃,作為獨立公司存在的申通電子商城的業態為網上超市,銷售日常需求產品,不涉足服裝、3C等更為復雜的領域。夏向本刊解釋,對于申通而言,自建電子商務的最大意義不是在這個平臺上賣出了多少商品,而是為自己的物流業務自創需求,在自身配送業務與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階段尚存在差距的時候提供練兵場。
在申通的電子商務網站上線之前,尚無法判斷“練兵場”之說為其真實想法,還是為避免引起現有客戶的不滿而做的緩兵之計。申通向本刊確認說,電子商務網站的首期投資為5000萬元,而倉儲及宅配平臺的投資將超過200億。以資金投入比例來看,申通的重心確在后者。申通投資電子商務網站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在每一個城市建立這樣的平臺都需耗資數千萬,但客戶未必馬上能夠同步入駐,自建的電子商務網站能降低閑置。
但申通的電子商務網站當然不會是玩玩而已。這依然是一個需要承擔盈利責任,并快速發展的獨立公司。申通認為自己的競爭力在于,可以8小時內完成配送?,F有的快遞業務,則是今天下單,只能明天收到,而且無法預知送達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申通曾經做了一個100份的有效市場調查,其中96個人表示愿意為6點下訂單,晚上10點收到貨多支付5元運費。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網購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已不再是低于傳統零售渠道的價格,而是便利和省時。夏說,經過測算,8小時也是從節約成本角度出發的最佳時長。12小時送達比隔天送達成本高出50%,是最高成本時長,但是8小時就只比12小時高出25%。
申通希望以此搶下一些超市、便利店的生意。傳統零售行業在后端的采購、倉儲以及到門店的配送,與申通能提供的服務比較接近,差異只是在于前者需要店面及店員來實現銷售,申通是通過遍布市區的配送網店及快遞員將產品送達。如果申通能成功將整個流程的成本,控制得低于傳統零售業,就將有錢可賺。夏祖彬也透露,申通的電子商務網站將于傳統零售業價格定位接近,并不會以低價來吸引顧客。在這個邏輯下,相比電子商務網站驚呼快遞公司搶生意,真正該對申通們產生擔憂的,實際是家樂福、百聯、國美等傳統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