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德化窯青花瓷在線條的用筆,意境的經營,氣韻的掌握上,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有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它不僅在寫實的繪畫中能靈活地運用各種筆法,打破了官窯青花工細謹嚴的局限,而且在圖案紋飾上,也不受束縛,縱筆揮灑,以寫意之法進行裝飾。德化窯青花瓷除了用線條之外,還善于利用鈷料的濃淡暈散的多變色調,獲得水墨畫一樣的繪畫效果。因而,從筆法、墨趣、詩意、意境等方面去品評,都顯示出德化窯工卓越的藝術創作才能,這里介紹幾件德化窯青花瓷器物,以供鑒賞:
一路連科紋盤(圖1) 這件青花瓷盤圖案由鷺、蓮花、蘆葦組成。“鷺”與“路”同音,舊時科舉考試,續考中謂之連科,諧音“一路連科”,寓意應試成功,仕途順利。該瓷盤除了幾大筆水藻之外,運用了嫻熟、流暢的線條,繪畫出一幅云影波光交織的池塘美景,突出白鷺弄影浴波、悠然自得的神態,一片生機,無雕琢痕跡,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云龍紋缽式爐(圖2) 該爐以渾厚流利的筆法,簡練生動的線條,將飛翔騰躍的云龍,繪畫得栩栩如生,氣勢磅礴。爐外壁滿飾云紋,主題相得益彰,意趣盎然,形神肖妙。
鹿鳥紋盤(圖3) 圖案為綬帶鳥棲于樹梢上,樹下有一頭鹿,顧盼有情,神采飛揚。瓷盤不是憑著美好的構圖和濃厚的裝飾風格,給人以藝術享受,更重要的是展現了一個令人向往的幸福意境:“綬”與“壽”諧音,表示長壽;“鹿”與“祿”諧音,象征富裕,寓意人生富裕長壽。
火珠云龍紋盤(圖4) 瓷盤上畫著一條呼風喚雨的龍,運用狂草的筆勢,縱橫揮灑,疾如風雨,一氣呵成,加上升騰的火焰和幾朵飄動的彩云,更襯托出龍氣沖云霄的魅力。整幅圖案盡管帶有粗獷的氣質,卻洋溢著理想和魅力。
雙魚紋盤(圖5) 瓷盤構圖疏朗雅致,雙魚畫工較為細膩,頗為傳神,而其中隨意點綴的花卉雖不拘章法,但有自然天成之妙趣。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帶以金制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余”諧音,所以魚象征富貴。
山水人物紋爐(圖6) 畫面采用連勾帶染的中國水墨畫筆致,以傳統的瓷畫分水法作出,幽靜清新,濃淡相渲染,遠山、近水、老者、疏林、矮屋,鋪設和點染得超妙閑逸,顯得環境異常幽靜,表現了一種清淡恬靜、無拘無束的情趣。
晨讀紋盤(圖7) 瓷盤藍白相間,布局疏朗簡潔。庭院里,一位少年書生盤膝坐在四足香桌前,人物與景致的筆墨不注重層次變化,而是以簡練的線條勾勒出輪廓,然后在衣飾、桌面、欄桿、樹桿上進行平涂。題銘“晨興半柱香”,表現莘莘學子晨起課讀的情景,頗有詩情畫意。(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