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再怎么說,也只是一個符號,好商標的真正價值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之上。即便你提前搶注了“蘋果”、“可口可樂”、“百度”這些現在很值錢的商標,只怕喬布斯、李彥宏這些只想做自己品牌的大佬也未必會去買。
2011年8月30日晚上7點鐘,剛剛在網上看完世錦賽110米欄決賽的大三學生李娜,腦海里反復回放著劉翔因羅伯斯使小動作而失去金牌時,觀眾憤怒的一幕。幾分鐘之后,頗有經濟頭腦的李娜突發奇想:劉翔這么成功,他的名字肯定和李寧、喬丹一樣,特別值錢,而自己和法網冠軍李娜重名,是不是也能提前注冊個商標,然后大賺一筆呢?
李娜立刻上網查詢申請商標注冊的相關事宜,結果一條這樣的消息卻讓她萬分沮喪:原來,“李娜”早在2009年,就被一個溫州人搶先注冊于第25類商品類別,包括服裝、鞋、帽等商品,有效期為2009年2月7日至2019年2月6日。
正如李娜預料的那樣,現在“李娜”商標的轉讓價格已經從最初的幾萬,一路飆升至上百萬。李娜懊悔不已:怎么自己沒有早點想到呢?
注冊一個商標多少錢
其實,倒賣商標這樣的做法早已有之,在我國,特別是2001年《商標法》第二次修改后,“申請在先、注冊在先”成為基本原則。而正是由于這條規定,不少投機分子從中看到商機,曾經有人在身上貼滿商標公開叫賣,也有人像搶注“李娜”商標的溫州人那樣,依靠區區幾千元的投入,掘取成百上千萬元的巨額利潤。
根據國家規定,注冊10種以下商品時,收商標注冊費1000元人民幣,超過10種后,超過的部分每種加收100元。如果不繳納費用,商標局將不受理其申請。
注冊商標,首先要向適當的國家或地區商標局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書,將申請注冊的標志的清晰圖樣,包括任何顏色、形狀或立體特征注明,同時還要列出使用該標志的商品或服務的清單。
自己注冊過商標的徐先生告訴記者,商標要有顯著性特征,并且不得誤導或欺騙消費者,也不得違反公共秩序或公共道德。而且,所申請的商標權不得與已經授予另一商標注冊人的商標權相同或相似。這一點可以通過國家商標局的檢索和審查,或通過提出相似或相同權利主張的第三方所提出的異議,予以確定。
這些繁瑣的程序,無疑要耗費注冊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急功近利的炒作者來說,當然懶得自己去國家商標局辦理商標注冊事宜,于是便委托經驗豐富的商標代理組織來提供商標代理服務。
《投資與理財》記者從網上找到專門負責代理注冊商標的北京萬標國際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國內注冊一個商標的價格是2200(含1000元官費和1200元代理費),受理通知書7-10個工作日,注冊完成需8-10個月左右。
而當記者提出“其他公司收費1000元,而你們為啥收費1200元”的疑問時,該工作人員解釋說:“我們是1200元的代理費,時間和成功率都不一樣。”
炒商標曾經風行一時
“江西有個酒廠想花9.9萬元,買走我受民歌《同志哥,請喝杯茶》啟發而注冊的商標‘同志哥’,我沒有同意,因為我的估價是100萬元。”一位商標注冊者說。
然而,更加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湖北黃石人劉泉曾將百萬家財統統投入到160多個商標中去,經過多方努力,最后168個商標砸在手里,生活慘到連兒子的學雜費都交不起了。
在記者的采訪中,不少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投資商標門檻低,費用項目少,只要有一個能高價轉讓,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何樂而不為呢?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傾向于找個名牌,看其在其他相近類別有無注冊,如果沒有,就趕緊出手。比如“特侖蘇”在乳品外的玻璃工藝品等其他類別被人搶注。這些商標一個就能賣出幾十萬元。
有一家公司就曾試圖搶注“阿里巴巴alibaba”商標,然后以此向馬云勒索一筆,結果卻被判為敗訴,也遭到輿論的譴責。
靠炒作賺錢的沒幾個
現在看來,搶注商標的生意并沒那么簡單,商標成功轉讓的案例太少。《投資與理財》曾在上期的“財迷問財迷”板塊中刊登過一名讀者來信,就是關于商標炒作的。其實這與賣QQ號、賣微博賬號、賣電話號、賣網址很相似,許多人頭腦一熱,就注冊一個商標,夢想著一夜暴富,結果卻只能啞巴吃黃連。
當記者在加入的一個投資群里說起此事時,一個自稱曾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工作過、網名為“無名”的網友說,每年商標局受理的申請實在數不勝數,也一直非常謹慎審查申請人提交的各項資料。可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成功申請到了商標,并進行惡意炒作。
經過朋友介紹,記者聯系到了注冊過20多個商標、卻一個都沒賣出去的家住南京市江寧區的王先生,他帶著滿腹牢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我現在就是后悔啊!本來聽人說這個挺掙錢的,所以從去年年初起,就拿錢找不同的代理機構,以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名義去注冊商標,到今年3月份為止,已經成功申請了20多個商標。每個2000元的成本,前后花了五六萬,可一個也沒有賣出去。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買彩票去呢!”
王先生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因為根據國家規定,注冊的商標三年未用,就會被注銷。也就是說,三年之內,如果王先生的商標賣不出去,當初他投資的幾萬元錢等于打了水漂。
據王先生透露,像他這樣拿錢投資商標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真正賺到錢的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