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出售價格較建行股價折價近12%中資財團接盤 建行“賤賣”了嗎?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 吳念魯
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戰(zhàn)略投資者到現(xiàn)在,除了建行引入的美銀,其他銀行引入的戰(zhàn)略投資者基本上都走掉了,他們在中國賺了錢就走了。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的價值主要在三個方面,資金、管理經驗和公司治理。現(xiàn)在要認真考慮一下,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戰(zhàn)略投資者。
知名財經評論家 葉檀
建行是誰的提款機國內金融機構在建行股價位于4元以下的低位時,不增持或者少量增持,如今卻以每股4.94港元的價格接盤美銀,原因何在?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所謂中國投資機構在海外投資賬面虧損,卻有戰(zhàn)略成功的老調,請不必再彈。
湯森路透中國區(qū)總經理 李浩翔
外資利用話語權低價入股中國企業(yè)往往在高價位進入市場,買到“天價”;而外資卻又經常能精準抄底,獲得在其他投資領域難以想象的回報率。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外投行壟斷金融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成為我國對外投資最為被動的原因。
經濟學者 邱林
建行成美銀搖錢樹真正分享建設銀行利潤的不是這些人,甚至也不是銀行本身,而是美國銀行。有人認為美國銀行投資時面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當初建設銀行低價拋售股份,讓美國銀行輕松成為第二大股東,最終成為它的搖錢樹是不爭的事實。
正方/反方
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長 景學成
我們的不良資產很大并不是我們的好銀行沒有賣出好價格,而是那時我們的銀行根本還沒有起來,你們可能不了解當時包括建行在內的中國銀行的資產狀況。中國的銀行當時資產狀況是絕密數(shù)據(jù),但可以肯定,我們的不良資產很大。
建設銀行董事長 郭樹清
高位套現(xiàn)一說并不準確美銀高位套現(xiàn)建行這一說法并不準確。美銀入股后,發(fā)揮的作用很成功,對建行進行各種技術以及組織架構方面的支持,幫助建行成功IPO上市,建行賬面凈資產一度達到1.6倍左右,國家股東收益豐厚。如今,美銀急需資金補充資本,并非高位套現(xiàn)。
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zhí)行總編輯 鈕文新
外匯局回購建行正確外匯局以外匯儲備,大膽回購僅有六倍市盈率的優(yōu)質金融資產,意味著中國外匯管理投資已經發(fā)生重大突破,而且將構成對中國金融資產定價權的強力維護,同時也將為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帶來遠高于美國債券投資的收益。
上海獨立財經觀察人 陳寧遠
中國國有銀行資產從未賤賣過中國國有銀行從沒有被賤賣過,但以賤賣論的道德高低,過高估計中國銀行業(yè)的未來,卻更值得懷疑。資產價格的市場波動是正常的,在資本市場能夠獲利雖然是硬道理,但卻來之不易。美國銀行此刻的獲利,取決于六年前它對建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