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菜籽油利多因素較多,且對于價格有實質性的支撐。菜籽油后市成本性底部較為堅實,油價將呈現(xiàn)易漲難跌的走勢。投資者可遇回調接近10000元/噸時,大膽介入。
近期,國內菜籽油行情波動較大,鄭州菜籽油期貨經歷了大幅下挫然后筑底反彈的走勢。在油脂基本面乏善可陳的情況下,這段波動行情的主導因素在于美元和原油。但隨著油菜籽的逐漸收割,6月份國內菜籽油行情的主導因素將回歸基本面。
首先,減產成定局,菜籽油供應趨緊。今年我國油菜在播種和生長期間,遭遇了暴雨、凍害和干旱等一系列災害天氣,這使得一些主產區(qū)菜籽的產量和質量都受到明顯的影響。另外,由于油菜籽種植的各種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種植油菜的效益連年下降,農民種植油菜的熱情也逐步降低,直接導致油菜種植面積的減少。
目前,隨著油菜籽的成熟、主產區(qū)收割的開始,對于產量的更準確調查也相繼出爐。拿全國油菜第一大省湖北來說,預計2011年油菜籽播種面積為1712.34萬畝,比上年減少27.21萬畝,減幅為1.6%;平均單產每畝260.8斤,比上年減少2.4%;實現(xiàn)總產223.33萬噸,比上年減產9.23萬噸,減幅為4.0%。預計今年湖北省油菜籽產量總體較去年略減,在生產上呈現(xiàn)“三減”的形勢,即播種面積減少、單產減少,總產減少。
從全球來看,油菜籽生產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油菜的主要產區(qū)之一歐洲,霜凍和干旱導致產量損失高于預期。歐盟2011年油菜籽作物的產量料降至3年低位的1950萬噸,低于2010年度2059萬噸。而加拿大近期油菜籽播種也遭遇潮濕天氣的阻礙,使得播種進度嚴重滯后于往年。
第二,收儲價格大幅抬升,菜油底部受成本支撐。隨著油菜主產區(qū)開始收割,油菜籽收購零星展開,市場對于國儲收購及收購價格的討論和猜測也愈加熱烈。5月18日,今年國儲收購政策的消息終于浮出水面,今年油菜籽托市政策初步敲定,本年度油菜籽托市收購價格定在4500元/噸,收購主體僅限于中儲糧,企業(yè)不再享有200元/噸的補貼。

若以35%的出油率,當前菜粕2100-2200元/噸計算,菜油成本或將不低于9800元/噸。而且這還不考慮企業(yè)其它管理成本,如果算上企業(yè)運營成本,則菜油的總成本將在10000元/噸上下。
第三,食用油限價令5月底結束,企業(yè)調價欲望較強。為穩(wěn)定終端食用油價格,國家發(fā)改委兩度限價小包裝食用油,第二次期限到本月底。為彌補企業(yè)虧損,國家計劃向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大型油脂加工企業(yè),定向銷售300萬噸國家臨時儲備大豆,價格在3500元/噸。隨著5月底臨近,業(yè)內也在紛紛猜測,這之后是否還有第三輪限價,食用油價格是否有反彈機會。如果繼續(xù)限價,將影響菜籽收購,因此,預計5月底發(fā)改委不會進行第三輪的食用油限價。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限價結束后,從企業(yè)會想法上調價格,但大企業(yè)不敢大幅上漲,小企業(yè)會看大企業(yè)的做法而動,預計會小幅上漲。
綜上所述,6月份菜籽油利多因素較多,且對于價格有實質性的支撐。菜籽油后市成本性底部較為堅實,油價將呈現(xiàn)易漲難跌的走勢,投資者可遇回調接近10000元/噸時,大膽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