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規模逐漸擴大,國際板推出的風聲越刮越緊,加上預期中的新三板開設,市場的中長期資金供需缺口將愈演愈烈。
5月份,深滬股市延續4月份的調整趨勢,創業板以及中小板指數持續走低,就連藍籌股指數也欲振乏力,市場成交量也持續低迷。這個股市到底怎么了?股市步履蹣跚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問題?
數據顯示,4月CPI上漲5.396,較3月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超出此前市場預期。但CPI仍處高位、貸款和外匯占款增長較快,提高了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必要性。因此,央行在CPI出爐的第二天,就宣布了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1%,再創歷史新高。
從4月份的經濟數據看,需求下滑跡象已顯現。第一,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從3月份的14.8%回落到4月份的13.4%。第二,進口增速顯著下降,從3月份的27.3%下降到4月份的21.8%,進口增速下降意味著內部需求的萎縮。第三,4月份汽車銷售自2009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跌幅達到0.25%,環比跌幅更是達到15.12%。在高基數效應、刺激政策退出、貨幣政策調控等因素的影響下,需求下滑難以避免。
但上述經濟基本面的短期因素,不能完全解釋當前股市所呈現的困頓,持續低迷的藍籌股估值不僅僅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擔憂,更反映了市場的實質資金面現狀。
截至2011年4月,股市總市值27.4萬億元,與去年同期22.7萬億元相比,上漲20.51%。流通市值20.7億元,與去年同期14.7萬億元相比,上漲40.87%。公募基金、券商、QFII、險資和社保等五大機構累計持股市約1.1萬億元,占全部A股20萬億元流通市值的5.42%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最高6124.04,點,上述五大機構累計持股市值達1.65萬億元,占當時全部A股8.73萬億元流通市值的18.86%。而目前市場的流通市值已達20.7萬億元,相較上證指數6124點時的全市場的流通市值已翻了一倍多,但目前的股指點位不及歷史最高點的一半。
股指大幅下跌,而流通市值卻不斷水漲船高,主要原因在于股票發行及限售股解禁。2007年11月至今不足4年內,包括IPO、增發及配股在內的股票發行近2.2萬億元,比此前10年的融資總額還要大。近一年來,融資總額3.5萬億元,其中股市融資1.04萬億元,債券市場2.46萬億元。這期間,新股發行4544億元,增發4469億元,配股1464億元,可轉債發行1005億元。
另一方面,市場資金的供給不容樂觀。截至5月17日,今年以來共有72只新基金成立,合計募集近1300億元。而去年同期總共成立35只基金,募資735億元。一邊是新基金不斷大發,一邊是老基金不斷縮水。一季度基金業績資產管理規模由去年末的2.48萬億元縮減至2.38萬億元,縮水了96127億元。
2005年開始,A股市場進行了解決股權分置的改革,當時市場的共識是:股市只要解決股權分置難題,市場就會繁榮。之后,股市也確實出現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但在近幾年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廣大投資者財產收入非但沒有增加,反而縮水。
后股改時代,還沒有妥善解決龐大的限售股解禁問題。2007年11月至今,解禁的限售股達13萬億股。目前,市場進一步擴容的步伐仍沒有停止。國際板推出的風聲越刮越緊,加上預期中的新三板開設,市場的中長期供需缺口將愈演愈烈。市場的制度性問題恐將困擾股市相當長的時間,對此,所有的市場參與方都要謹慎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