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郭美美事件暴露出來的中國紅十字會的資金籌募和使用問題,已經成為近段時間以來社會公眾關注和議論的熱點!
“溫暖中國”是2006年前由一位名為齊中祥的醫療器械商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一個貧困腫瘤患者治療項目。近5年來,約100臺報價近千萬元的“超聲刀”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進入到了全國百家治療癌癥的醫院。據業內人士報料,上述號稱價值千萬元的“超聲刀”其實際價值僅12萬元。與此同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由受贈醫院以“管理費”的名義收回的近6000萬元去向卻迷霧重重……
創新:看似美好的慈善模式
“溫暖中國”成立于2006年10月,全名為“溫暖中國——貧困腫瘤患者救治行動”。據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簡稱紅基會)介紹:“溫暖中國”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愛心企業和醫院共同發起,作為紅十字天使計劃大病救助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貧困腫瘤患者提供援助。其中,企業為醫院提供腫瘤治療設備、相關物資,醫院要承諾每年免費救治30~50名患者,而基金會則根據籌集善款的數量通過評審、對特別貧困的癌癥患者予以資助。
這種“通過企業捐贈設備給醫院,醫院免費救助患者”的方式,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看作是一種慈善間接救助的創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國發展100多家定點救治醫院,轉贈價值5億多元的腫瘤治療設備和各類款物,并為25000多人次貧困腫瘤患者提供救治機會。球王馬拉多納、跳水女皇高敏、小品王趙本山等名人都應邀成為溫暖大使;就連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也在16支隊伍的主場上方,為“溫暖中國”捐出了兩塊廣告牌,人們不難看出“溫暖中國”的號召力!
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但是,這種游走于商業與慈善之間的救助新模式,近來卻頻遭業內人士的質疑:所謂醫療設備捐贈,其實與商業營銷行為頗為類似;運行5年之久,賬目從未公開也遭到詬??;而商人齊中祥在這個公益項目之中的身份,更增添曖昧的色彩……
轉型:“溫暖中國”的發起人
37歲的安徽商人齊中祥擁有雙重身份:一是中國紅基會理事兼溫暖中國項目(下稱“溫暖中國”)辦公室主任,另一重身份則是北京兩家商業公司的法人代表。
在發起“溫暖中國”行動之前,齊中祥算不上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這位安徽樅陽人,在安徽省第一輕工業學校念完玻璃專業。后在安徽工商管理學院進修MBA,并于2004年起到北京師范大學讀在職管理哲學博士,主攻商業倫理學研究。
齊中祥曾經銷過保健品并欠下了幾十萬元外債。2002年,齊中祥轉向醫療設備代理,創辦了合肥瑞錦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合肥瑞錦)。3年后他轉戰北京,成立了中新瑞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新瑞錦),主營項目之一就是代理、銷售醫療器械。齊中祥事業的轉折點,在于他與中國紅十字會直接管理的紅基會接上了頭。2006年10月20日,“溫暖中國”項目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齊中祥本人出任“溫暖中國”項目辦公室主任,他公司的下屬李毅出任副主任。兩個月后,齊中祥被增補為紅基會理事。
記者輾轉獲得一份由紅基會2006年8月8日下發的“關于向各地醫療機構捐贈腫瘤治療設備,實施溫暖中國——貧困腫瘤病人救治行動的通知”的紅頭文件。該文件稱中新瑞錦將首批向紅基會捐贈30臺總價值1.5億元的高科技腫瘤治療設備——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
據齊中祥介紹,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的主體部分由上海交大新地實業公司(簡稱新地公司)無償提供,非交大新地公司生產的部分,由中新瑞錦公司支付。至于中新瑞錦公司為此支付了多少錢,齊不肯透露,紅基會也未予以確切答復。不過,在上述的蓋有紅基會公章的紅頭文件中,透露了些許秘密:每家受贈醫院,以自愿原則,向紅基會提供60萬元的項目管理成本,用于設備的運輸、安裝、調試、后續維修、人員培訓以及活動宣傳、項目管理等;并承諾實現盈利后向紅基會捐贈一定比例的盈利收入,用于設立“溫暖中國行動專項基金”,以開展腫瘤的治療研究、國際交流、醫療救助、評選表彰等。
質疑:滯銷的醫療設備
HIFU是高強度聚焦超聲的英文縮寫。其原理將高強度超聲波聚焦到人體的病灶區域,導致該區域溫度升高,一般認為56攝氏度以上可燒壞腫瘤細胞。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醫療器械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牛鳳岐2002年參與了新地公司的HIFU腫瘤治療設備專家評審會。在牛鳳岐看來,新地公司的設備并不出眾,甚至較為粗糙,而每臺成本大約在幾十萬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些醫療器械生產商,會將其原本滯銷或急需推廣的醫療設備,采用免費或醫院預付部分費用,然后根據醫院盈利情況進行分成的銷售模式。
中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注冊生產HIFU設備,但賣得并不好。根據紅基會提供的數據,目前HIFU設備在國內外超過500家醫療機構投入臨床使用。而光“溫暖中國”就在全國推廣了100多家。如果上述數字屬實,該項目幫助新地公司占據了全球約1/5的市場。
在牛鳳岐看來,國內的HIFU設備未能解決測溫問題,B超看到的病灶影像變化實際上是溫度高到上百攝氏度后,人體組織中的水沸騰產生的小氣泡的造影作用。而且,這種體內高溫往往伴隨皮膚灼傷,甚至達到慘不忍睹的地步。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存在問題。而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腫瘤科大夫也說,這種設備有重大缺陷,他所在醫院出現數起燒傷事故后已經停用。這位腫瘤醫生和牛鳳岐均表示,HIFU設備在國內多個地方滯銷,已經銷售或投放到醫院的也有不少處于閑置狀態。
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自2006年10月20日“溫暖中國”項目發起時,“超聲刀”治療腫瘤就成為該醫院的治療項目之一。該院院長徐華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醫院每年利用“超聲刀”免費救治4例左右,收費和半收費治療的約幾十例。而與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類似,“超聲刀”在國內一些醫院的腫瘤科至今仍被使用。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楊飛月表示,每年通過“超聲刀”治療的病人在400~500例。
不過,關于“超聲刀”的作用,業內人士看法不一。趙昌倫,一位自稱是這批“超聲刀”的升級服務代理商告訴記者,據他向近百家定點醫院打電話了解到的情況看,由于后續服務跟不上,半數以上閑置。河南安陽某三甲腫瘤醫院辦公室主任李郭(化名)表示,該設備使用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治療效果難以界定,無法進入醫保報銷,今年來還沒有使用過。而河北青龍縣醫院超聲科的醫生稱,從2010年起設備就沒有使用過,原因是用了沒效果。
迷局:同一設備三種價
對于號稱價值千萬的“超聲刀”,有銷售醫療器械的人士質疑稱,該設備最低價大約在每臺12萬元左右,“過去他們采用以租代售的方式回收成本,就是收到12萬元就不收了,其成本就是這些錢。”
對此,記者向紅十字基金會、齊中祥和上海交大新地實業公司詢問,他們都否定了12萬元/臺的底價。齊中祥表示,12萬元肯定買不了一臺機器,但拒絕透露具體金額。
在給記者的書面回復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認為上述設備報價是980萬元;齊中祥答復的是該產品估價605萬元,定價是500萬元,目前銷售價最低可做到150萬元。
“我們公司給出的價格基本上是一臺300萬,這300萬包括所有的設備安裝、調試、培訓和維護等相關費用。而第一年免費保修期過去后,維修費用需要另算?!鄙虾=淮笮碌貙崢I公司市場部經理陸春貴日前向記者透露,“不同地區和醫院售價有所不同,但大概就是這個水平。我現在給出的最低價是245萬,當然還有談的余地。有些貴的地方每臺我們可以賣到450萬?!?/p>
至于成本是否真如坊間所言的“只需十余萬”,陸春貴笑而不答,只說:“目前市場上還有些人說這個成本只有30萬呢,但我對這個產品的成本多少不清楚,也不好談?!?/p>
此外,根據紅基會的描述,定點醫院有100多家,這意味著其所收醫院捐來的管理成本高達6000萬元。 但與紅十字會及其旗下紅基會的諸多公益項目一樣,溫暖中國行動的具體賬目公眾無從得知。齊中祥說項目設立后,前來申請的醫院有300多家,最后確定了100多家,現在只有90多家繳納了捐款。即便如此,其管理費也在5000萬元以上。
熟悉“溫暖中國”項目的人士介紹,“溫暖中國”項目收取60萬元管理費,實際上就包含了“超聲刀”的進貨成本,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獲得其中的20%,剩余的歸中新瑞錦公司,其中包含了進貨成本和服務、運輸、安裝等費用。
齊中祥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都對分成比例表示否認,齊中祥說,在“溫暖中國”項目運作中,他的中新瑞錦公司賬目“基本持平,略虧一點”。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也沒有透露用來做工作費用的金額是多少,僅透露將該款的部分用于日常工作,還將其中一部分用于地方紅十字會,原因是他們參與了定點醫院資格的審核。不過,無論是齊中祥還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都表示,已邀請了第三方審計機構對“溫暖中國”項目的管理成本進行了專項審計,結果將在其官網公布。
試問:“溫暖中國”暖了誰
不管HIFU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溫暖中國行動已為齊中祥帶來了實際的好處。齊中祥表示,中新瑞錦同時也代理HIFU等醫療器械的銷售,接受捐贈的100家醫院和申請過溫暖中國項目的醫院,都是中新瑞錦公司潛在的客戶資源。他曾經對媒體說,溫暖中國行動引起國內多家媒體的關注,對提升公司形象具有極大的幫助,“也是一個企業花錢去做廣告根本不可能達到的”。
《中歐商業評論》2009年的一篇文章提到,齊中祥想要設計一種讓企業、醫院和患者三贏的商業模式。然而,中新瑞錦的民企身份是一大障礙,無法得到醫院信任。于是,齊中祥與紅基會共同推出溫暖中國行動,在中新瑞錦CEO頭銜之外增加了“紅基會溫暖中國項目主任”的身份,對推進其商業模式大有好處。對于這篇文章中的說法,記者向齊本人進行求證,齊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回答得很含糊,只說該文作者寫之前沒跟自己聯系。
2007年,齊中祥注冊成立另一家公司——沃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民公司),其主營業務之一是銷售名為“力量TM多元復合調養素”的食品。該食品每盒含量450克,售價達298元。沃民公司宣稱,這是由“中國腫瘤研究中心”監制的國際首款腫瘤病人專用健康品,有望使腫瘤患者帶癌生存不再是夢想。
齊中祥以溫暖中國項目辦公室的名義,委托沃民公司執行名為“康無憂腫瘤康復計劃”的子項目,由沃民公司給癌癥患者捐贈所謂的腫瘤病人專用健康品,并要求患者承諾可使用其資料進行廣告宣傳。所謂腫瘤病人專用健康品,就是沃民公司生產的“力量TM多元復合調養素”。此外,紅基會理事和溫暖中國辦公室主任的身份,也被他用來助力產品銷售。溫暖中國行動官方網站上,該產品的廣告赫然醒目。
“這屬于利益關聯者,西方成熟的慈善組織立刻就能認清利益關聯者,中國的慈善還處于很無序的狀態,有些人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的做慈善,但慈善界還是照單全收?!奔t基會社會監督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對此發表的評價發人深思……
(據《南都周刊》《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