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西部發展核心區亮相京港洽談會
10月20日,由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投促局、石景山區政府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京港洽談會”——西部發展核心區(首鋼)專場推介會在首鋼總公司舉行。此次推介會主題為“京港合作新亮點——綠色石景山·新首鋼·新商機”,重點向京港兩地企業推介了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規劃及“新首鋼”的巨大投資潛力,旨在深化石景山與香港兩地在商貿、金融、文化、科技、旅游等多領域多層面的交流與合作。
石景山代區長夏林茂表示,隨著首鋼涉鋼產業的搬遷調整,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服務首鋼搬遷調整和推進首鋼地區規劃建設與產業調整工作當作重要大事抓緊落實,當下石景山區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形態已經從鋼鐵、電力、機械制造等重工業轉型為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商務服務、現代金融、旅游休閑等五大新型產業,以“打造北京CRD,構建和諧石景山,建設現代化首都新城區”作為中長期發展目標。希望廣大港資企業能抓住石景山的新商機,在內地投資興業,開拓新興市場,實現經濟社會快速轉型,促進傳統工業石景山向綠色生態石景山華麗轉身。
石景山副區長李艷向與會企業家重點介紹了“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色園區”在石景山區的建設情況,以及“十二五”時期石景山區全力構建“一軸、一帶、一核、一園、多支點”空間發展格局的戰略規劃。(文/圖通訊員宋華平)
北京CRD標識正式啟用
近日,石景山區正式發布并啟用了北京石景山CRD標識。該標識由藍、綠、橙三色構成,設計靈感源自石景山區代表性建筑——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塔,其中環環相扣、步步高升的CRD字母,取自CultureRecreation District的首字母。整體logo的設計采用3D數字化立體造型,呼應石景山打造中國數字化第一區的目標,字母D為基座,字母R為中體,字母c為頂層,由下往上大小遞進設計,更是一種步步高升,不斷發展,不斷超越的體現,以現代設計風格結合靈光寺造型,給外界呈現出一個全新的CRD。
北京石景山CRD標識的發布,既是石景山區形象建設的重要事件,也是石景山區建設首都文化娛樂休閑區一項重要舉措,未來的石景山區將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生機盎然的首都綠色生態區。
房山區:第二屆中國漢白玉文化藝術節完美謝幕
歷時5個多月的北京房山·第二屆中國漢白玉文化藝術節日前在大石窩鄉閉幕,期間相繼開展了中國漢白玉雕刻創意大賽、漢白玉產業峰會以及“大石窩”款識的推出等一系列活動,使“房山·漢白玉之鄉”更加深入人心。
與上屆相比,第二屆中國漢白玉雕刻創意大賽鮮明地提出了“北京(房山)文化旅游紀念品設計”這一主題。并在創意上,引導參賽選手的作品將藝術與房山的旅游文化資源進行有機結合。據藝術節組委會負責人表示,房山區今后將根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在“傳承歷史,創意未來”的大主題下,定期推出內容不同、形式各異的中國漢白玉文化藝術節。此外,將積極開辟渠道與市場進行對接,通過拍賣、展會、網購三種形式對漢白玉獲獎作品進行終端推廣,力求把北京房山。中國漢白玉文化藝術節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并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文化品牌。
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奠基建設
10月30日,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奠基,該校正式入駐房山良鄉高教園區。這也是該園區引進的第六所高校,標志著良鄉高教園區一期規劃建設全部完成。
作為北京市兩大高教園區之一的良鄉高教園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0111畝,總建筑面積約496.94萬平方米,入駐師生規模約為10萬人。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投資116億元,繼2004年園區迎來首批北京工商大學新生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院校也已紛紛在這里建立新校區。
北京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6年,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是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也是由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的高等院校。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總占地面積1433畝,基礎醫學院、中藥學院、針灸學院、管理學院、護理學院、人文學院和國際學院等全部二級學院將整體搬遷入駐。建成后,將滿足8100人的辦學規模需求。
門頭溝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功能區簽約落戶
10月21日,在第15屆京港洽談會上,香港中國新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門頭溝區政府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功能區進行簽約,該項目擬建于門頭溝圈門地區,總占地面積約11平方公里,首期投資為120億元人民幣。該項目將建設全國規模最大、起點最高、水準最高的非遺園,使門頭溝、北京市乃至我國文化軟實力得到巨大提升。
豐臺區:首設創新實踐基地專項基金
近日,豐臺區政府發布消息,將設立創新實踐基地專項資金,目前,豐臺區首批專項基金163萬元已由區財政撥付下發。據了解,專項基金主要用在三個方面,一是科研活動經費的資助,主要用于創新研發、學術交流和出版專著等;二是開展產學研合作經費的資助,主要用于包括聘請導師和使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設施等;三是用于博士后或青年英才的生活補貼費用。
通州區:專家學者共商“歷史·新宋莊”
近日,宋莊邀請了數十位藝術家、策展人齊聚宋莊國畫院,探討2011“歷史·新宋莊”發展。與會者圍繞“在多元化的藝術背景下,宋莊是否能像法國巴比松和美國蘇荷那樣產生新的本土的藝術理念和流派;宋莊‘文化造鎮’的發展理念對宋莊藝術家群落未來發展的影響;上上國際美術館舉辦‘歷史-新宋莊’展覽的歷史、文化和學術意義;宋莊文化現象在國內、國際上的意義及發展的前景”等話題開展了探討。
今天的宋莊相比發展之初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藝術創作者已由原來的幾十人增加為現在的七八千人,從過去單一的藝術創作風格,發展到今天的多元的藝術生態,甚至80后、90后也來到宋莊創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