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被納入北京“十二五”規劃“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發展格局的黃金寶地,它的一舉一動總能牽動各界敏感的神經
對于北京市區內惟一一塊可大規模、聯片開發的區域,地處長安街東西軸和西部發展帶重要節點的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社會各界早已對其未來發展設想了無數個美好圖景。
這塊被納入北京“十二五”規劃“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發展格局的黃金寶地,它的一舉一動總能牽動各界敏感的神經。
10月20日,作為第十五屆京港洽談會的組成部分,西部發展核心區(首鋼)專場推介會在首鋼總公司舉行,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被與會市區領導的輪番介紹,吸引了來自京港兩地的數百家企業參加,這似乎也在向市場傳送著一個重要信號:多方期待中的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即將破繭而出。
京西寶地
對于這塊待字閨中的寶地,翹首以盼的市場上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但面對推介會現場的數百位與會者,首鋼總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剛仍然習慣將其貫以“新亮點”的名號對外進行推介。
沿襲諸多區域的推介慣例,作為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代言人,孫永剛依然將區位吸引力作為了推介這一區域的開場白,“距離天安門廣場僅有18公里;阜石路、蓮石路連通五環路、六環路與北京城市快速路體系相連,地鐵一號線、即將建設的s1軌道交通、未來規劃的兩條地鐵線路聯通北京中心城區;永定河從廠區西側穿流而過,與西山山脈形成天然綠色屏障,進而營造出的獨特的‘依山傍水,涵養生態’環境魅力;此外還有完善的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
而經過近百年的建設,于20lO年進入世界500強、位列第325位的首鋼,作為北京市第一家進入世界500強的市屬國有企業,“首鋼品牌”也已經形成了具有較強影響和輻射的市場號召力,孫永剛表示用首鋼品牌反哺新首鋼的開發工作,也必將在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建設過程中得以延續。
對于這片北京城區惟一一個環山抱水的待開發區域,其政策凝聚力也被外界看作是一大亮點。據了解,新首鋼相關區域已經或即將享受的其他政策包括: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相關政策、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服務業改革綜合試點區的相關政策、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國家支持首鋼搬遷發展的相關政策等。
不僅如此,孫永剛透露,目前根據市領導的要求,有關部門正在為新首鋼區域的開發和發展量身定做新的配套政策。作為北京市第一個以國有企業為主體主導開發的新興產業區,在機制建設、土地開發、污染區域治理、園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平臺搭建等方面,市政府有關部門將給予更加明確具體的專項政策支持。
事實上,規劃占地面積為8.63平方公里,規劃地上總建筑規模約為1060萬平方米的首鋼主廠區,以及占地83公頃的中國動漫游戲城、占地86公頃的中國綠能港等,對于新首鋼的巨大空間承載力,外界早已在各大媒體的接力宣傳中廣為熟知。
在空間承載的“硬實力”表象之下,孫永剛更樂意指出這一區域的服務支撐力,“首鋼專門成立了招商合作辦公室,對引進項目的各環節手續進行全程引導、代辦和協調。設立了‘北京服務·新首鋼’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投向西部地區發展前景良好、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區域帶動能力強,高端人才密集的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投融資服務。更重要的是,為讓進駐企業享受到石景山區最優惠的招商政策,首鋼與石景山區政府共同搭建了聯合招商平臺,實行‘聯合辦公、集中服務’的模式,對有意進駐的企業提供一部式服務。”孫永剛說。
只欠東風
這塊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的后發區域,完成騰空一躍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只待市政府正式公布其詳細規劃鳴響起跑的發令槍。
孫永剛指出,為備戰即將到來的大開發,首鋼內部的職能調整已經完成,首鋼總公司分別成立了高端產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管理委員會、高端產業開發部,將分層級管理和推進新首鋼高端產業開發工作。
而為實現未來高端產業的落地,首鋼除了與來訪的企業進行對接溝通外,還主動走出去,通過與市外聯辦、市科委、石景山區等建立對接溝通平臺,開展推介接洽。今年以來,首鋼已累計與近100余家企業就合作事宜進行了對接溝通。
據了解,首鋼與市外聯辦建立的央企對接平臺,已于今年5月11日、7月6日分另0召開首鋼北京新產業開發推介會,向95家央企、34家中央金融機構進行了推介,部分央企正在就合作意向進一步溝通對接。
首鋼和市科委共同組建的“科技成果篩選與轉化平臺”今年初推介了第一批10個項目,正在分別與合作方商議合作方案。最近,市科委平臺公司又向首鋼推介了第二批7個項目,首鋼正在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對接。
首鋼與石景山區建立的聯合招商、政策共享平臺,已于7月8日正式啟動,雙方正充分整合信息、服務、政策等資源,積極構建政企合作的新模式。
新產業的積極引入,也已經如離弦之箭。按照市領導對首鋼北京地區產業轉型“自身建設一塊、聯合開發一塊、招商引資一塊”的路徑要求,孫永剛表示,“自身建設一塊”最有條件先行推進,作為建設“制造業總部集聚區”和“設計之都”核心區的引擎項目,承載首鋼決策、研發、信息等總部,和全球所屬企業和控股、參股企業商務辦公,以及匯聚鋼鐵產業上下游企業的首鋼總部,將建成新首鋼區域的標志性建筑。
對于“聯合開發一塊”,孫永剛透露的幾個大手筆項目,足以顯現未來強勢崛起的發展態勢:擬與某中央企業合作建設“中國網谷”,吸引全球知名科技研發、網絡等企業入住,重點發展包括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物聯網三大核心功能的網絡信息產業,以及包括科研產業化一資本平臺“三位一體”的科技服務產業;擬與某電信企業合作打造sP聚集中心,吸引互聯網服務商入駐,發展數據庫檢索、數據處理、電子數據互換、電子信箱、電子查號和電子文件傳輸等增值業務;擬與某地產基金合作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國際著名金融機構、交易所入駐,開發大宗商品現貨遠期交易等業務;擬與某政府園區合作,共同建設新首鋼創新孵化中心城市綜合體項目,為高新產品企業提供創新孵化平臺;擬與某數據企業共同建設金融企業后臺服務總部基地項目,成為駐京金融企業的第二總部區,為北京市建設金融中心提供新的空間和平臺。
有了前面的“兩個一塊”作支撐,“招商引資一塊”則變得相對容易。據了解,在積極接洽的投資項目中,首鋼已經儲備了近百個符合區域功能定位的招商引資項目,如今萬事俱備,只欠詳規發布的東風。
角色轉換
盡管一切看起來都順風順水,但有一個現實挑戰卻不容首鋼回避:一家在市場搏殺中無往不勝的企業巨頭,如何擔負起一個新興區域的開發重任。
雖然由一家企業開發一個區域在北京沒有先例可循,但外省市的一些成功探索卻足以為北京提供鏡鑒。
最具代表意義的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在建立初期和中期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同時成立中國共產黨開發區工作委員會、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開發總公司三個機構,均為廳局級建制,機構領導人由天津市委調配。這種黨政企合一的體制呈現出的特點是高層次、高授權、高自由度和早到位,核心是開發企業承擔部分政府職能,以此保障園區開發建設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也正因此,這一體制在全國第一批開發區建設中得到了廣泛借鑒。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則更加強調以企業開發運營的主導權,通過實行“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運作”的管理模式,以人大常委會形式通過《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暫行條例》,規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全面領導漕河涇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市、區兩級政府各職能委、辦、局在開發區內行使各自的職權;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具體負責漕河涇開發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和服務。由此開創了“經營性企業負責組織園區經營活動,承擔部分政府職能”的新興區域發展新路徑。
與上述兩地相比,以企業為開發主體的新首鋼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最突出的是新首鋼的所有空間主體單一,沒有拆遷問題的困擾,便于實現統一規劃成片開發,并在保證開發進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而天津、上海兩地給北京的重要啟示則在于,首鋼能否實現企業到區域開發運營者的角色轉換,最重要莫過于一個更利于效率、效益最大化的開發機制設計。反過來講,對于這個區域開發經驗不足的首鋼而言,只要機制到位,這片黃金寶地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創造出最大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