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個人消費貸款做的很好,年利率一般在6.31%的基準利率上上浮30%到50%。”一位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去年以來,隨著銀行貸款額度的收緊,銀行通過各種方式提高了貸款利率。4月6日,央行再次加息,一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也調高至6.31%。各金融機構在貸款過程中,貸款利率也將隨著基準利率的提高而做相應的提高。
與此同時,銀行貸款的審批流程也更為嚴格。除了銀行要求貸款有消費名目外,有銀行要求在發放的貸款直接在POS機上消費,以確保該筆貸款是用于個人消費。
而除了抵押貸款外,銀行做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也越來越多,與之相對應的是,無抵押貸款的利率更加高。
有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是月息2%,也就是達到年利率24%,這與基準利率6.31%的四倍已經非常接近。
按照監管規定,一般銀行的貸款利率不得高于基準利率的四倍。高于基準利率的四倍也通常認為說是高利貸。不過,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即使超過基準的四倍,在借貸合同中,顯示的利息仍然在四倍利率以內,額外利息則附加到其他費用中。
貸款利率普遍上漲
從2010年以來,隨著額度的逐漸收緊,銀行的貸款定價水平不斷提高,這從銀行的年報中也可見一斑。
招商銀行2010年報顯示,招商銀行的貸款定價水平明顯提升,2010年末新發放一般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浮動比例,同比上升了7.92%,其中新發放一般性對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浮動比例,同比上升了3.80%,新發放零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浮動比例,同比上升了20.07%。
在今年總體信貸規模進一步縮減的背景下,銀行的放貸能力正進一步受到制約。雖然對銀行來說,主要目的是選擇更加優質的客戶,以降低風險。但是同時,銀行往往以此為由提高貸款利率。
事實上,銀行除了取消首套房七折利率貸款后,已經逐漸把貸款利率提高到基準利率以上,同時嚴格把控個人的住房按揭貸款的發放。
“房貸少了,但是裝修、購車、就學等消費貸款的業務還很多呀。”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房貸收緊后,銀行可以把做房貸的人力多用于個人消費貸款上。
不過銀行并沒有由于爭搶客戶而降低貸款利率,反之,銀行對于個人消費貸款的利率同樣高企。“我們的個人消費貸款做的很好,年利率一般在基準利率6.31%的基礎上上浮30%到50%。”一位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需要做個人貸款的客戶也增加不少。
在去年,大部分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利率還是基準利率或者下浮10%,而如今,一般中小股份制銀行個人消費類貸款利率的普遍行情是在基準利率上上浮30%,有些銀行甚至已經在基準利率上上浮40%~50%。
而平安銀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其貸款利率只有在基準利率上浮10%。不過讀者并不要以為平安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利率就低了。該客戶經理表示,除了貸款利率上浮10%外,還需要支付總額的5‰的額度占用費。而這些還只是針對有抵押的客戶。如果對于無抵押的貸款,年利率則在12%到14%之間。
據記者了解,對于無抵押貸款的年利率一般在12%以上,高者則達到18%左右。
審批程度更加嚴格
在利率上浮的同時,銀行對消費類貸款的用途把控越來越嚴格。
按照個人消費類貸款的用途,顧名思義,就是個人的消費而貸款。不過并不排除,客戶以個人消費貸款為名,把貸款挪作他用。銀行為了做好貸款管理,更加嚴格的把控貸款用處。
日前,記者在平安、深發展、渣打等多家中外資銀行咨詢時,銀行均表示,在貸款用途上除了寫清楚何種用途外,一般銀行都會把貸款直接打到消費用途的對方賬戶上。
“平安銀行的貸款發放是四六開,也就是說40%是取現,而60%必須是在POS機上消費。以確認該筆貸款是用于個人消費。”一位貸款人士表示,要求60%的貸款額度必須在POS機上消費的做法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的。
寧波銀行“白領通”個人信用授信業務。向來以無需保證,無需抵押;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網上銀行全面支持,足不出戶,現金到手等優勢而存在。不過,記者在咨詢該項業務時,寧波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客戶在使用授信額度時,必須要寫明是用于何種用途,該項貸款并不能用于房貸首付,而只能是裝修、買車等用途,銀行有監控客戶資金流向的渠道。如果客戶的貸款用途改變,原則上,需要重新填寫申請。以防止客戶把貸款資金流向股市等其他渠道。
而各家銀行的無抵押貸款門檻也在不斷提高。上述貸款人士表示,如果要取得平安銀行的無抵押貸款,打在卡上的每個月工資需要在5000元以上,否則連申請的資格都沒有。貸款額度一般是借款人月收入的8~10倍,貸款年限也較短,在1~4年之間,利率也會隨著借款年限以及個人資信水平而確定不同的上浮程度。
挑戰貸款基準四倍利率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貸款利率簡直就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以外資銀行中的渣打銀行“現貸派”為例,雖然“現貸派”的年息為7.9%~9.9%,看起來并不太高。但是每年有1%的手續費,每月有0.49%的賬戶管理費,以年息最高9.9%計算,加上1%,再加上0.49%×12(月),年貸款利率最高可達16.78%。
除了銀行提供的貸款之外,還有其他金融機構的無抵押貸款,其利率已經接近基準利率四倍。有貸款人士向記者推薦一項貸款產品,該項產品的貸款月息在2%左右,也就是年利率高達24%,以目前6.31%的一年期基準利率計算,已經非常接近基準利率的四倍。
據規定,央行只是對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貸款利率的下限進行限定,并未對貸款上限做出規定。同時現行的法律規定,對于在人民銀行確定的銀行同期、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內的予以司法保護。“一般來說,四倍利率以上也就稱為高利貸。”一位銀行信貸人士說。
不過,即便貸款利息普遍超過基準利率4倍,但在借貸雙方的合同上,顯示的利息仍在4倍利率以內,額外利息則附加到了各種品目繁多的費用中去。
渣打“現貸派”產品的看起來年息也只有7.9%~9.9%,但是每月0.49%的賬戶管理費,折合成年利率也將近6%。
推薦上述貸款產品的人士表示,隨著4月6日的再一次加息,該項產品的貸款利率也進一步上浮,月息在1.8%左右,不過在貸款合同書當中,并不是貸款利率,月息1.8%是風險保障金,也就是賬戶管理費。此外再加上基準利率上浮20%,也就是6.31%×12=7.57%。這項貸款產品的最終年利率高達29%,已經遠超基準利率的四倍。
而沉浮于市場中的貸款公司則是星羅棋布,一家信貸公司推出了無抵押貸款。其貸款額度為工資水平的15倍。當然其利率也更加高。
該信貸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利息是月息1.3%,而服務費則是月息0.8%~1.5%。以最高的1.5%服務費計算,該項貸款的月息高達2.8%,年息達到33.6%,遠遠超過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
這些還是相對正規的貸款渠道,如果算上民間借貸,那么貸款利率已經高的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