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最近的一次學習交流十分熱烈。在暢談各類投資品時,很多人都談及連續幾年都獲得正收益的來源是——參與基金定投,這也讓不少未曾定投的同事加入討論陣營。
定投的投資理念,在于通過長期、穩定的投資來平滑成本,從而控制投資風險。近年來股票市場波動加劇,一部分投資者不僅有了定投需求,還希望能 “逢高減少定投金額、逢低增加定投金額”,以求在震蕩市中獲取更高收益。
在編輯部內部,即有編輯選擇了自己擇時的定投方式,這也讓他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目前已有基金公司如南方推出了“定期不定額申購”業務,該業務可自動對每月定投日的“上一交易日指數收盤點位”和“設定定期不定額計劃時的收盤點位”比較,判斷市場是超漲還是超跌,根據判斷結果決定上浮還是調低定投金額。這種靈活的定投方式建議投資者關注。
回到本周投資熱點,由于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肯定超過5%的各類分析不斷涌現,央行自4月6日(上周三)起再次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此舉再引市場對通脹水平繼續高企的擔憂。
我們注意到,關于今年A股投資的核心問題,近期披露完畢的華夏旗下各基金年報都認為是,“通貨膨脹以及圍繞著通脹管理的各項應對政策。”
在他們看來,通脹的重要性和嚴峻性正如此前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特別提到的“通脹如虎”。今年以來,正是因為通脹仍然保持高位、貨幣政策取向也偏于緊縮,導致A股一直震蕩整理,未出現趨勢性機會,更多的是階段性機會和結構性機會;這也是華夏基金前期一貫的觀點。
但動態看,政府對通脹的調控效果將逐步顯現,未來如通脹有所回落,市場信心將增強,屆時由于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仍強勁,再加上股票市場整體估值較為便宜,有可能出現較大的整體性投資機會。
上周走進《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的基金經理分別是長盛動態精選和長盛同德鄧永明、工銀消費服務何江旭、海富通非周期行業100ETF劉瓔、浦銀安盛貨幣市場周文秱、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陸欣。他們對通脹投資各有見地。
難見通脹壓力緩解
《投資者報》:除去華夏基金,我們發現長盛基金也整體判斷“影響2011年市場表現的主因將是通貨膨脹”,鄧永明能否介紹下你們的最新觀點?
鄧永明:通脹將是影響今年行情的關鍵因素。盡管政府采取了一些宏觀調控措施,通脹仍會維持高位。一方面是短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在美國量化寬松的基礎仍然存在的情況下,輸入型通脹的壓力還是很大。目前很難看到通脹壓力的緩解。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市場將在通脹的恐懼中度過2011年,不過,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仍然存在的基礎上,投資機會仍會出現,且下半年機會略大。具體到投資布局上,俗話說“機會都是跌出來的”,市場調整中會出現超跌的價值股和部分增長確定的成長股,這就是投資機會。
《投資者報》:在通脹指標可能創下新高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二季度投資布局?“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自2月以來,預見性地提示投資者關注大盤藍籌,但在公募基金多數轉向大盤藍籌后,我們希望能聽到一些另外的聲音。
劉瓔:今年一季度以來,金融、地產、石油等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塊引發了一輪小型估值修復行情,而新興行業集中的非周期板塊則面臨較大估值壓力而紛紛展開了調整,一些非周期行業的估值水平也出現了明顯回落。
應該說,這種情況有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但伴隨著周期性板塊估值吸引力的下降,成長性良好的非周期性板塊可能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非周期性行業特別是符合政策發展導向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減排等戰略新興行業將在“十二五”轉型中面臨較好發展機遇,而一季度這些行業和個股的大幅調整將提供一個相對較好的建倉機會。投資者可適當關注非周期性板塊的投資機會。
何江旭: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句廣告詞——“愛網絡,愛自由,愛晚起,我和你一樣,我是凡客。”當2010年下半年韓寒、王珞丹代言的凡客廣告被網絡瘋狂改編時,很多人沒注意到,這家賣服裝的網站,2010年銷售收入估計高達20億。
凡客誠品雖未在A股上市,但市場上其實不乏類似企業。如云南白藥上市以來復權股價漲幅達到192倍、瀘州老窖165倍、蘇寧電器65倍等。這類企業就是彼得?林奇所說的“十倍股”——股票價格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如5年以內)上漲超過10倍以上。
很多原因可以解釋這樣的奇跡,你需要記住的可能非常簡單:中國已正式進入消費社會,很多行業的增長故事都將重寫。未來十年,市場上將會誕生一批卓越的消費類企業,這些企業有堅實的基本面做依托,有獨特的產品,有足夠廣闊的銷售通路等,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這些企業,買入并長期持有。
貨幣基金收益率或將反彈
《投資者報》:我們在一季度持續關注過今年以來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井噴的現象,但投資者也擔心貨幣基金收益率開始回歸正常化,他們手中的貨幣基金收益能否繼續保持?
周文秱:盡管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下降,但投資者不必過分擔憂,從央行近期再提準備金率、上周加息,都顯示了貨幣緊縮政策不會放松。隨著月末和季末剛剛過去,資金面的趨緊或將進一步推升貨幣市場利率,為貨幣市場基金獲取較高收益提供良機,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貨幣基金。
我們建議成熟的投資者做好資產配置,保留3個月以上的家庭日用款買入貨幣基金,既可以提升備用資金的收益率,該筆資金又有足夠的流動性,不影響家庭日常生活,是普通投資者家庭理財的好方法。
《投資者報》:陸欣作為債基經理,你覺得目前債券投資的環境是否發生了變化?
陸欣:當前我國CPI仍處于較高水平,加之已實行4次加息政策,債券的市場收益率對通脹壓力和央行緊縮政策已有較為充分的反映。
隨著各項調控政策發生效力且通脹的逐步回落,我們認為,債券基金的低風險資產配置屬性將進一步回歸,市場可能迎來配置債券資產的較好時機。
另外,信用債券屬于收益可觀風險可控的債券品種,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債券市場,信用債市場的發展前景良好,更多優質發行主體將登陸信用債市場,這將為投資帶來良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