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貴州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了“十二五”期間貴州省白酒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貴州全省白酒產量確保80萬千升、力爭100萬千升,占全國白酒市場份額的10%左右,白酒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培育一批名優品牌,新增6至10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一批著名商標;2020年,占全國白酒市場的份額爭取達到20%。
消息一出,引來業內人士一片熱議。
屢改規劃遭質疑
在貴州“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之前,貴州白酒企業對“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始終懸而未決。不過,在黔酒最終確定發展規劃之前,從貴州省相關部門早已發布過相關的文件中,都明確提出了貴州白酒產業的發展目標,但黔酒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接二連三的進行改動引起業界的一片質疑。
在去年10月份,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貴州省“十二五”白酒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指出,“十二五”期間,貴州全省白酒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到2015年,力爭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量達到30萬千升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
同樣在今年1月中旬,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貴州省“十二五”煙酒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該通知指出,到2015年,貴州 煙酒產業總產值力爭超過1000億元,其中“兩煙”500億元,白酒500億元,白酒產量的目標是50萬千升。這兩個部門提出的總產值目標沒有變,但是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文件,把白酒產量的目標定在50萬千升了。
然而到了貴州“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公布的黔酒“十二五”規劃中卻成為,到2015年,白酒產量確保80萬千升、力爭100萬千升,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的目標。如今“生產百萬千升白酒,打造千億元級產業”的“定位”和前者相比,相差甚遠。
業界普遍認為,黔酒的發展規劃有些不切合實際。
深謀遠慮還是急于求成?
貴州白酒的“十二五”規劃是貴州省委、省政府深謀遠慮的規劃,還是為圖謀發展而過于心切?“這是市場競爭下必然的結果,確實黔酒的規劃邁得步子有些大了。” 中國酒業營銷學會會長趙義祥告訴《酒世界》記者。他表示,上個世紀80年代貴州白酒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當時貴州就有老“八大名酒”,不過現在這老八大名酒,至今沒有一家企業有些新的動作。黔酒板塊,除了茅臺一枝獨秀外,其他品牌基本一直都是不溫不火,按照目前情況,黔酒要想達到“十二五”規劃目標確實壓力是很大的。
據了解,目前整個貴州白酒的基本狀況是——黔酒的二線品牌企業,除了貴州習酒連續10年增長,去年銷售突破10億元,剛剛出道三年的醬香新領袖國臺酒去年銷售僅僅過5億元外,其他黔酒白酒品牌處于小規模生存階段,利潤空間小是整個黔酒企業現實生存現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釀酒地理優勢,這是其他區域所難以比擬的,不過帶著醬酒的高貴血統,流淌著貴族血液的黔酒卻沒有“火”起來,貴州釀酒業與“國酒之都”的名稱不相稱。貴州全省百億企業只有茅臺一家企業,其它二線重點酒企均徘徊在1億—3億元左右,另外還有些中小型企業還在生死線上茍延殘喘,苦苦掙扎。貴州要生產百萬千升白酒,打造千億產業并非輕而易舉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貴州白酒“十二五”規劃無論從提高產業發展戰略高度,還是營造良好的發展寬松環境,這些前所未有的重視力度,無疑給貴州白酒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另外,隨著醬酒的強勢崛起,黔酒的振興不是沒有可能的。
黔酒短板
貴州省有白酒生產企業527戶,通過業界人士的表述,多、小、散、雜是黔酒板塊的真實寫照,市場行情整體顯得平淡無奇。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大部分貴州酒水企業無論是在釀酒工藝還是在營銷戰略等問題都存在一定不足。在釀酒工藝方面,很多的酒水企業的釀造技術是非常落后的,產業升級的技術支撐存在著很大不足。
在包裝設計方面,由于在茅臺“光環”的效應下,很多貴州白酒企業缺乏一定的個性,無論是在產品包裝、設計還是在商標上都極力模仿茅臺外觀設計,失去了產品本身的獨有個性。在營銷方面,茅臺有了很成熟的營銷渠道,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很多的貴州白酒企業在銷售渠道上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量體裁衣,而是一味地效仿茅臺走高檔禮品路線、團購、政府招待、公關經營等。在品牌建設方面,很多中小型企業在品牌建設上缺乏系統性規劃,沒有對目標消費市場精耕細作,加強自身定位,以差異化的訴求提升品牌競爭力。
不過最致命的是,很多貴州的白酒企業自我陶醉,固步自封的問題也很嚴重。
“很多貴州的白酒企業他們不允許你說他們不好,你說他的產品不好,他會很不高興。”一位經常和貴州企業打交道的朋友告訴記者。“有時你的一句善意的意見或者看法告訴他后,很多的企業卻會很不樂意的。”
千億元級產業如何突圍?
川酒的崛起、蘇酒的爆發、徽酒的強勢等等把黔酒遠遠地拋在后面,貴州白酒錯過了最輝煌的“黃金十年”。黔酒千億元級產業如何突圍?“第一是貴州的相關政府部門首先應該解放觀念。第二是貴州需要相當數量和有質量的職業經理人,貴州的營銷人才總體上對企業方面來講是普遍欠缺的,需要適度有鑒別的選擇一些外腦公司。第三是在釀造技術產品質量改進方面包括像符合產業發展主流趨勢產品質量提升上,要加大技術的投入和升級,要有勇氣敢于面對和承認貴州釀酒在國內的實際地位和優勢。”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表述了他的意見。
該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釋道,全國的酒水營銷方面的專業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的,但是去貴州的卻是鳳毛麟角。另外對黔酒來講,錢已經不是主要問題,因為想進入或者已經進入黔酒的資本過去已經出現過了,并且也“鬧騰”過了,但是成功的卻很少,那么在有資本的情況下,黔酒為什么沒有振興起來呢?這是黔酒應該思考的問題。
相關鏈接:貴州評出十大名酒
8月中旬,貴州省人民政府為評出“貴州十大名酒”企業舉行頒獎,青酒、習酒、國臺酒等當選。“貴州十大名酒”不實行終身制,采取動態管理,有效期為3年。鑒于貴州茅臺酒在對白酒業的突出貢獻和其在酒業中一枝獨秀的地位,貴州省決定其不參加“十大名酒”評選(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