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貴州省制定的《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并將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均有詳細規定。
不過由于標準制定者背后有著抹不掉的地方色彩,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對其他的醬香型白酒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原來,早在2007年,貴州省質監局就曾發布《醬香型白酒》地方標準,2008年又經國家標準委批準,組織相關單位著手編制國家標準,而此標準主要參考的是貴州醬香型白酒生產質量和工藝編制。為此,這份上升為國標來規范行業生產行為的標準,被業內一度質疑有著利好茅臺的因子。
中投顧問食品研究員周思然:毫無疑問,《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多多少少含有茅臺標準因子。在醬香型白酒隊伍中,貴州茅臺擁有不可低估的技術實力和高質量,醬香型白酒的發展與茅臺的壯大密切相關,因此,貴州茅臺被作為標準制定參照的對象之一也在情理之中。
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副所長楊官榮:國標姓“國”,在出臺前肯定會征求行業專家、各區域企業意見,而非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就能敲定的,國標出臺前要征求全國專家和其他省份的企業意見。
《酒世界》:既然是國標就要綜合考慮到其他地方,形成一個全國都能接受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