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蓋特納稱,“每個國家都需要改革,這并不矛盾,我們(兩大)經濟體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互補”。他說道:“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鞏固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
為期兩天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5月9日上午在華盛頓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作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希拉里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共同主持對話。中美雙方分別有20多個部門的近30位負責人參加對話。
雖然此輪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沒有開辟新的重大議題,但是從具體內容上來看,側重點發生了轉變,人民幣升值和貿易摩擦這些中美之間的傳統的話題已經不再顯得那么尖銳,取而代之的是對海外投資環境改善的強烈訴求。議題逐漸向深層次推進,也正是雙方經貿關系成熟和進步的表現。
改善投資環境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此前透露,本次經濟對話的主題為“建設全面互利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圍繞該主題,雙方將就促進貿易與投資合作、完善金融系統和加強金融監管、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以及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等議題展開討論。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此輪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沒有開辟新的重大議題,但是從具體內容上來看,側重點發生了轉變。在此輪雙方對話的議題里,人民幣升值和貿易摩擦這些中美之間的傳統的話題已經不再顯得那么尖銳,取而代之的是對海外投資環境改善的強烈訴求。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華盛頓表示,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增加了當地就業,促進了經濟增長,對美國的投資也受到美國各州、市政府和民眾的普遍歡迎。但是總體來講,中國到美國的海外投資非常少,去年中國的非金融類海外投資達到590億美元,而到美國的投資只占2.4%。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企業還向中國政府反映,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對企業的安全審查不公開、不透明,所以希望美國能夠公正地對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包括中國的國有企業。
對話之前不久,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曾指責中國不鼓勵外商投資,稱美國在華企業不斷地被排擠出整個產業之外。中國美國商會四月發布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認為,中國在自主創新、許可標準、政府采購、知識產權等法規上,有阻礙公平競爭的歧視性行業政策,需要改善,并稱中美經濟對話時會向中方提出。
鞏固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
副總理王岐山在中美戰略經濟會談中提出,中國政府正在計劃減輕對海外需求的依賴,改變以往依賴出口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確保每一個人都站在同一立場上?!蓖踽皆诮邮苊绹鳳BS公共電視臺的《查理·羅斯訪談》和彭博電視臺的采訪時表示,“我們需要達成共識,即必須轉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
王岐山認為通脹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緊迫問題”。除了貨幣和財政政策,中國如何轉變經濟結構也將起到關鍵作用。
在5月9日的會談中,美國財長蓋特納稱,“每個國家都需要改革,這并不矛盾,我們(兩大)經濟體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互補”。他說道:“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鞏固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p>
根據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的分析,現在看來,美國經濟雖然已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最艱難的時期,但這種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零利率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催肥”作用。事實上,現階段美國經濟中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其中高失業率與高財政赤字是擺在奧巴馬政府面前最為棘手的問題。
而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有諸多問題難以獲得自我解脫,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外界助推。白明對記者說,現在看來,如果美國能夠在放寬對華出口高技術產品限制、擴大中國企業在美投資準入、減少貿易壁壘等方面采取實際行動,中國企業也會因此而受益頗多。
人民幣問題不應政治化
人民幣匯率問題是這次中美戰略會談的重要議題。蓋特納在接受《查理·羅斯訪談》的采訪時表示,中國此前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表現得“十分謹慎”,但是接下來為了防通脹,應該允許匯率“適度調整”。
4月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貿易順差為114億美元,超出預期。上個月的數字是1.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數字是16.8億美元。4月進口的年同比增長率放慢至21.8%,而出口則增長至29.9%。
美國環球通視公司(IHS GlobalInsight)北京分公司的經濟學家阿里斯特·桑頓(Alistair Thornton)說,貿易數據“可能會變成美國的論據,蓋特納會對中國的人民幣和利率提出更多要求”。
果不其然,美國政府官員提出,人民幣匯率是導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赤字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王岐山則表示,中美經濟關系被美國“政治化”了,并且指出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來自在中國運營的美國、日本和歐洲公司。
“不要再把責任推到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蓖踽秸f,“我們與美國的順差來自加工貿易,而這些加工出口產品的基本原料來自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