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計師的獨立性受損是導政審計失敗的一個重要根源。財務報表保險制度對消除審計人員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利益關聯, 恢復注冊會計師真實的獨立地位, 遏制上市公司造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目前實施財務報表保險制度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審計;獨立性;財務報表保險制度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128-02
一、財務報表保險制度的提出
2002年,美國紐約大學的會計學教授喬斯華·羅恩(Joshua Ronen)率先提出了建立財務報表保險制度(financial statement insurance),以從源頭上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消除可能導致審計失職的制度基礎,從而有效遏止公司的造假行為。這一新的制度設計一經問世,即引起強烈反響,一些議員更是要求美國國會通過法令來推行這一制度。
在該制度下,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而是向保險公司投保財務風險,保險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投保的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來決定承保金額和保險費率;對因為財務報表的不實陳述或漏報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由保險公司負責向投資者進行賠償(設定一定的免賠額)。這種新的制度將保險公司作為委托中介引入審計委托代理關系中,形成了四方審計關系,打破了傳統三角型的審計委托模式。財務報表保險制度下的委托審計關系如圖所示。
二、財務報表保險制度的運作流程
改革現行審計委托聘任模式,推行財務報表保險制度。在該制度下,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而是向保險公司投保財務風險,保險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投保的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來決定承保金額和保險費率;對因為財務報表的不實陳述或漏報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由保險公司負責向投資者進行賠償(設定一定的免賠額)。具體運作流程分為以下七個步驟:
步驟一,保險公司對投保公司進行初步風險評估(risk review)。專業風險評估人(包括注冊會計師)對投保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評估的主要內容有:投保公司所在行業的特性、復雜程度、穩定性、競爭度以及總體上是否存在財務問題;投保公司管理層的信譽、品行、經營理念、財務基礎及以前的經營業績;投保公司的性質、經營時間的長短、公司收入、資產規模和經營結構,以及投保公司的控制環境、重大的管理和會計政策、實務和方法等。
步驟二,保險公司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向擬投保的上市公司提交“投保建議書”。建議書中應包括保額與保險費率的對照表,投保公司可以在最高保險金額下選擇任何一檔的保額及其相應的費率。
步驟三,投保公司進行投保財務報表保險的決議。投保公司的管理層向股東大會呈報自己的保險計劃,由股東大會決定是否投保以及投保金額。股東大會的決定必須對外公布。
步驟四,如果股東大會同意向保險公司投保某一金額的財務報告險,則由保險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投保公司進行審計。保險公司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選聘應采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根據參與投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投標額和其他條件,確定信譽好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中標人。
步驟五,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發表審計意見。如果投保公司的財務報表獲得的是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則保險公司同意承保并向上市公司簽發保單;如果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則由保險公司和投保公司重新商議保單條款。
步驟六,投保公司向社會公眾披露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
步驟七,如果保險事故發生,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約定對投資人進行賠償,并向審計師追究其應當承擔的賠償部分(即審計師的民事賠償責任)。
三、財務報表保險制度的優勢分析
1.財務報表保險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現行的財務報表中的委托代理關系,改寫了目前審計師利益與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相矛盾的現狀,取消了審計師與公司管理層的利益關聯,切實提高注冊會計師獨立性。
財務欺詐的屢屢發生與審計獨立性的缺失息息相關,所以迫切需要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而審計市場的病因恰恰是注冊會計師缺乏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缺失源于獨立審計的制度安排,那么根除病因的有效方法,就是尋找新的制度安排,建立真正的獨立審計制度。財務報表保險制度就是這樣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在這種制度安排下,股東與注冊會計師之間傳統的自線型審計委托關系被變為上市公司、保險公司、注冊會計師間的間接審計委托關系。
財務報表保險制度下,加入了保險公司,上市公司不再自接聘請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而是向保險公司投保財務報表保險,保險公司聘請注冊會計師對投保的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決定保險金額和保險費金額。一旦上市公司的股東發現財務報表作假,便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就要聘請注冊會計師來對擬投保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嚴格審計,并參考審計意見確定保險金額及保險費金額。保險公司的利益與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意見就不用考慮管理當局的意見,審計獨立性得到提高。
2.財務報表保險制度是一種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針對審計失職和財務舞弊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財務報告保險制度下,公司投保與否、保險費率的決定、審計師的選擇和費用、損失的賠付均為市場行為,可以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而市場機制意味著社會幾乎不需要為此制度付出額外的社會成本,明顯優于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法(加大對保險公司市場的監管,也不需要額外增加太大的監管成本)。
財務報告保險可以更好地促進證券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財務報表保險金額和保險費率的情況下,這些信息完全可以成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風險的衡量指標,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對此進行投資等決策。保險公司公開對不同公司收取不同保費,還可以產生很大的股價效應和資源配置效應。因為在投資人看來,低保費高保額公司的會計報表可信度較高,這一信息將反映在上市股價的“溢價”中;相反,高保費低保額公司的會計報表可信度較低,投資者對其股價基于一個“折價”。對上市公司來說,都希望支付更少的保險費而獲得更高的保額以免被認為是后者,從而有動力自愿改善其財務報表的質量。
3.財務報表保險制度有利于解決上市公司公眾流通股權分散所帶來的監督缺位問題。由于股東的極度分散,眾多小股東并不能夠積極地監督經營者,有搭便車的心理,在一股獨大的情況之下,容易使大股東控制小股東,損害小股東的利益。在保險公司介入的情況之下,保險公司統一對財務報表行使審計委托權,代表股東統一行使對財務報表的監督職責,避免了股權過度分散而帶來的監督權缺位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財務報告保險制度發揮預期的作用, 必然要求建立相應配套的措施。一方面,應當建立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與監管部門間的溝通機制。當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的意見發生嚴重分歧時, 應當同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適當的時候引入行政監管。另一方面,建立保險公司新的業務規范, 防范保險公司間的惡性競爭。如規定被一家保險公司因財務報告質量存在爭議而解除保險合約的上市公司, 其他的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限內不得承保其財務報告責任險。同時, 也要防止上市公司在對財務報告投保時將有求于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有可能依靠這一強勢地位來不恰當地影響上市公司, 獲取不當的利益。
財務報告保險制度為解決審計獨立性問題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可先在條件相對成熟的地區進行試點,并輔以適當的宣傳, 使各利益相關團體認可并接受這一新型的審計委托模式, 以達到普遍推廣的目的。
New idea of enhancing the audit independence : financial statements insurance system
ZHANG Jian 1,ZHANG Hua 2,FAN Wei-qing 2
(1.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an;
2.Shandong Liangzhuang mining co.,ltd.,Tai'an 271219,China)
Abstract: The independent audit coverage of the damag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ailur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o the insurance system for the audit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listed company to restore public accountants, real independence and keep the listed company fraud have no alternative.The present financial report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as having possibilities.
Key words: audit ;independence ; financial statements insurance syste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