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服務外包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發展,許多跨國公司選擇通過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建立服務中心來獲取外包服務,而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國內亟待發展服務外包業的地區需要借助國際投資來促進服務外包業的發展。因此,如何建立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以完成國際投資環境評價,對于投資者和東道國,尤其是接受投資地區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目前通用的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服務外包業的具體特征建立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為相關研究以及跨國投資者和地區政府提供參考。
關鍵詞: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746.1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141-03
一、國際投資環境
(一)國際投資環境定義及分類
國際投資環境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東道國或地區所擁有的影響和決定國際直接投資進入并取得預期經濟效益的各項因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它具有綜合性、先在性、差異性、動態性和主觀性等特點。投資環境主要由政治、經濟、基礎設施、法律、社會文化、自然地理等因素構成,各因素在投資環境這個系統里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對國際投資環境進行多種分類。首先,按投資環境要素存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其次,按投資環境涉及的層次不同,可以分為宏觀環境、中觀投資環境和微觀投資環境,其中,中觀投資環境又可分為區域投資環境和產業投資環境;最后,還可根據投資環境組成因素分為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以及自然地理環境等。
(二)國際投資環境的影響
國際投資環境對投資者而言主要是起到導向航標的作用,能夠幫助投資者選擇最適合的投資目標國以及目標地,實現投資風險最小化和投資效益最大化。對于世界經濟而言,國際投資環境的改善不僅有利于通過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進而推動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細化,還有利于增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加強南北協商,同時也加強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推動南南合作,最終建立平等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國際投資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對東道國或地區的影響。第一,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是東道國或地區獲得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實現經濟振興的重要途徑。第二,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有助于促進東道國或地區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合理配置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第三,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可以加快東道國或地區與國際接軌步伐,通過積極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第四,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是東道國或地區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背景下增強國際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的有效競爭手段。第五,通常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投資環境也較為優越,而良好的投資環境也能夠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東道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因而可以作為判斷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二、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外商在進行服務外包業國際直接投資前需要進行投資環境評價,借此確定到底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或地區投資建立服務中心。而評價指標的建立是整個投資環境評價項目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一)國際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原則
1.系統性原則。國際投資環境是一個多維、多元、多層次的綜合系統,因此選擇的評價指標應當能夠全面反應國際投資環境這一大系統所包含的各子系統及其下屬構成因素,以便從縱橫兩個方向揭示各子系統及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體現國際投資環境的系統特性。
2.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國際投資環境各組成因素之間的差異性反映到評價指標上,有的因素可以用數量表示,即可定量;有的因素則需以性質來表明,即可定性。因此,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應當兼顧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的差異性,力求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構成國際投資環境的各個主要因素。
3. 針對性原則。由于投資所涉及的行業以及目標國或地區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應當針對具體行業及目標國或地區的特征進行選擇,使得根據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所得出的評價更加客觀具體,方便投資者制定更加詳細的投資計劃以及東道國或地區藉此了解投資者的投資目的、要求和期望。
4. 反映、監測及預警原則。國際直接投資項目通常需跨越數年才能完成,在此期間東道國或地區的投資環境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因此,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除了要能夠準確地反映目標國或地區的現狀,還應當能夠反映出當某一投資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將對整體環境產生的影響,為投資者提供預警。
5.可比性原則。通常投資者在進行國際投資環境評價時會挑選出一個以上的目標國或地區進行對比評價。因而所采用的評價指標體系在兼顧各目標國或地區特性的同時還應當能夠通用于所有目標國或地區,使投資者能夠在統一標準下對目標國或地區進行比較和選擇。
(二)建立服務外包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在上述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原則的指導下,本文根據國際投資環境的元素結構以及服務外包業的特點建立如下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區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1.政治因素指標。政治因素指標可以分為政局穩定性、政府執政能力、相關政策以及社會秩序等四個二級指標以及下屬三級指標來反映目標地區的政治環境。政局穩定性是決定和判斷目標地區投資環境好壞的實質因素,主要考察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爆發戰爭、罷工、暴動等政治事件的可能性等內容。而政府執政能力對于建設和保持良好的投資環境也十分重要,主要涉及政府治理地方的能力以及辦事效率,包括政策執行能力;財務能力;服務能力;突發事件處理幾方面。與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相關的政策則主要包括外資優惠政策、外資限制政策、服務外包業發展政策等,它是影響外商做出投資決策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這些政策的連續性越好,外商在當地的投資也就越穩定。而由社會和諧度、社會治安維護體系、治安事件發生頻率等指標所反映的社會秩序不僅關系到外商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還將對外商在當地的人身安全以及生活狀況產生重要影響。
2.經濟因素指標。經濟因素指標由經濟發展水平、工業水平、生產要素供應、當地外資引進情況四個二級指標構成。經濟發展水平主要是指該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環境的總體面貌,涉及當地經濟技術開發能力、人民生活質量以及經濟活力等方面,可以從當地GNP、人均GNP數值及增長率;近年三次產業在GDP中所占比例;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增長率;進出口貿易額;市場規模和潛力及開放度;近年通貨膨脹度;消費水平及結構等三級指標進行判斷。工業是服務外包業發展的基礎,因此,當地的工業發展水平也是外商在進行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時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主要涉及當地工業發展水平及加工配套能力。生產要素的供應直接決定和影響外商的投資經營成本和效率,所以目標地區在原材料供應及價格、勞動力供應及工資水平、土地資源及租金、資金供應及利率、外匯管制及匯率五個方面的內容都需進行評價,尤其是勞動力供應及工資水平對于依托當地勞動力要素發展的服務外包業來說更是十分重要。而當地的外資引進情況對于外商的投資決策也起到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據此可以更為準確直觀地反映出目標地對引進外資的態度及有效利用外資的能力,主要包括當地近年FDI總額、當地近年完成FDI項目數、當地外資企業數及規模結構等內容。
3.法律因素指標。法律因素指標主要包括法律體系完善程度和法律有效性兩個方面,完善的法律環境對于外商直接投資的順利運營以及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法律體系主要涉及金融類法規、審計類法規、經營類法規、外商投資法規、服務外包業法規、知識產權法等法律法規,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區域性國際投資環境評價,因此,本處所說法律主要是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制定的地方性規章制度以及對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能力。
4.產業因素指標。產業因素指標主要是針對服務外包業這一特定產業的產業環境所選定的指標,包括產業現狀和配套因素兩個二級指標。產業現狀是通過對近年服務外包合同額、離岸外包合同額及所占比例;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業務內容及市場結構;服務外包企業數及規模結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數;服務外包業就業人員素質等方面的評價來幫助外商了解目標地區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例如當地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發展水平、是否有其他跨國企業投資建立服務中心等。而配套產業則是反映與服務外包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關聯企業發展水平,主要從協作企業數及規模結構、協作企業信譽等方面來考察。
5.基礎設施因素指標。根據主要服務對象的不同,基礎設施可以分為生產性基礎設施和社會性基礎設施兩類。其中,生產性基礎設施又細分為通訊能力,交通能力,能源供應數量、品種、質量及滿足需要程度,給排水設施及能力,減災與防災設施幾方面。對于投資活動來說,生產性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大大超過社會性基礎設施,因為完善的生產性基礎設施程度是外商直接投資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物質基礎。尤其是通訊能力和交通能力,因為外包服務主要是依靠當今發達的現代通訊技術來完成,而便利的交通能力則能夠幫助發包商和接報企業在必要時進行更好的面對面交流往來。社會性基礎設施則更多是涉及到當地的生活條件及公共環境和設施,包括生活服務系統,如住宅、商店、醫院及其他一些服務性機構,還有當地的環境保護能力,如綠化建設。
6.社會文化因素指標。社會文化因素對國際投資行為、生產經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和制約,尤其是當雙方文化差異較大時,對投資項目的順利進行的影響也就更大。社會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社會觀念、社會文化、高校教育、科研,這些因素均源自于當地的歷史傳承,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涉及居民價值觀念、居民道德觀念、種族自我中心程度、居民工作積極性;當地語言、宗教信仰、民族結構、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等多個方面。而高校教育和科研能力則是在國家統一方針的領導下由各地政府積極建設發展,以提高當地的人才儲備和自主創新能力,可以從高等院校數量、近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每萬人中大學生人數、近年投入教育經費及占GDP比重、科研機構數量等角度來考察。
7.自然因素指標。自然因素是所有國際投資環境主要構成因素中最難以改變和不可控制的先在性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理想的地理位置能夠為目標地區更好的獲取外來資源,同時將自身的優勢更好的向外界展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就服務外包業來說,比較重要的地理位置因素包括與投資國距離、與本國主要經濟發達城市距離、與重要國際國內交通線的距離三方面。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涉及到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服務外包業屬于人力資源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對礦產資源等物質生產資源消耗較少,因此,所需要的自然資源更多是關于氣候條件、資源狀況、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集中度、自然景區及森林覆蓋率等環境資源。
三、結論
確立評價指標體系是各種投資環境評價方法中必需的一個步驟,而建立一個科學全面又不失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幫助外商在選擇服務外包業國際投資目標地區時做出更加客觀合理的評價,使投資項目能夠更加順利地運行,以幫助外商降低經營成本、獲取優質服務、增強核心競爭力,并且開拓海外市場,擴大經營范圍,分散經營風險,最終實現效益最大化。而對于東道國尤其是接受投資的城市或地區來說,經常進行自身投資環境評價,能夠使政府及時發現不足,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地區招商引資能力,彌補當地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并且在合作過程中獲取外商所提供的先進服務技術及經營管理理念,迅速提高當地外包企業服務水平,增強產業競爭力,開拓國際客戶市場,進而推動當地服務外包業發展,加速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機構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 范德成,王曉輝.區域產業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4):118-120.
[2] 孔淑紅.國際投資學[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108-172,181-188.
[3] 潘申彪.層次分析法在區域投資環境評價中的應用[J].工業技術經濟,2002,(6):63-66.
[4] 邱翼俊.城市投資環境評價研究初探[J].時代經貿,2010,(172):9-12.
[5] 蘇萍萍.湖南省現代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評價研究[D].湖南:中南大學,2008:41-55.
[6] 徐興林,張建華.江蘇省投資環境評價研究——兼論南通投資環境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10,(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