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而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倫理道德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師倫理面臨諸多困惑,需要我們從觀念上轉變,心理上準備,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以適應新形勢下對教師倫理的新要求。
關鍵詞:教師 倫理道德 建設
1 倫理和教師倫理的概念界定
倫理是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教師倫理是指教師與他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教師倫理集中體現在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價值取向上。具體地說,教師倫理主要體現在完成教師使命的敬業精神和以師愛為主導的師生人倫關系上。具體來說,教師倫理必須體現在完成教師使命的敬業精神和以愛為主導的師生人倫關系上。
2 新形勢下,教師倫理建設之我見
教師曾被比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以自己的知識和人格力量培養著學生,既傳授知識,又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因此,新形勢下加強教師倫理建設,是一項關系到教育工作全局和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對此需要有整體性的思考。在這里我就教師倫理的“五愛”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2.1 愛自己。教師要學會愛自己。責任心很強的教師,習慣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傾注在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們往往會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工作節奏十分快,工作環境相對封閉,很少為自己留出娛樂和放松的時間。這種長期的滿負荷的高速運轉、不均衡的生活會使教師處于不良的心理狀態之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優秀教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常常是以犧牲身體、犧牲親情、犧牲家庭為代價的??梢哉f,這樣的教師,值得我們敬重,但是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我們不是苦行僧,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種詩意的享受教育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2.2 愛家庭。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基礎細胞,在社會發展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和影響。而每一位教師都是社會中的一個個體,和周圍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家庭成員密切聯系。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處理好各種關系,除了教書育人外,關愛自己的家庭也十分重要。一個教師有著多重角色,在社會上有老師、同事、領導等角色,在家庭中有父母、孩子、愛人等角色,因此,恰當地處理好這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F實生活中,有些教師為了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傾注在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這對于教職工的家庭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同時,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家庭矛盾,親情關系淡化,不利于教職工家庭的長遠發展,甚至導致惡性循環。
2.3 愛學生。良好的師德倫理,最根本的一點是愛學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把熱愛事業、熱愛未來的強烈感情,全身心地傾注到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身上。以深切的愛、無私的愛,不知疲倦地幫助、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師愛具有堅定的原則性。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以平等、民主的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為指導的。因此,師愛總是平等地施予每一位學生,不存偏見,無分親疏好惡,一視同仁又滿腔熱情地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愛學生絕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偏袒、放任自流,而是愛而不縱,嚴中見愛。具體地說,首先要求教師在政治思想方面關心學生,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教師還要在學習文化知識方面關心學生,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度過學習過程中的重重難關,養成刻苦學習的好習慣。最后,教師要在心理方面關心學生,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要注意對學生的疏導,關心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2.4 愛同事。眾所周知,學校教育是一個多主體共同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的過程,它不僅需要教師的個體積極性、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及其主體作用的發揮,還必須有一個結構合理、人際關系和諧的教育者集體。只有集體中的教師之間、教師與管理人員之間、教師與服務人員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每個教師都既各負其責,又團結協作、互促共進,才能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對學生產生強烈示范作用的工作氛圍,最終實現學校教育的目的和目標。
2.5 愛學校。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也必須是熱愛自己的學校的,因為學校是教師工作和追求職業幸福的平臺。平臺垮了,受損的不只是學生,還有教師自己,所以,愛自己的學校應該是每個教師的本分。具體來說,愛學校就要真心地維護學校聲譽,要用心做好自身工作,真正地成長自己和發展自己,還要時刻心存規矩。
如果沒有學校,教師與學生只是路人,我們既不要求教師關愛學生,也不會要求學生愛戴教師。教師為了謀求自己的職業,為了展現自己的專業價值,來到了學校,并接受了教學這個崗位;學生為了學習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來到了學校,并接受了學生這個身份。正因為有了學校這個紐帶,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蓬勃發展。
教師倫理是教師敬業樂教的內在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的內在保證,是提高教師各種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催化劑”,是調節各種教育因素充分發揮合力效應的合集,也是教學取得社會良好評價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所在。因此,新形勢下加強教師的倫理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赫鴻雁.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合肥大學出版社,2005,第86頁
[2] 傅維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98頁
[3] 朱慕菊.教師新師德六項修煉[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第193頁
[4] 楊春茂.師德修養十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1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