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金(1986-),女,黑龍江人,燕山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楊愛華楊愛華(1983-),女,河北人,燕山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摘要:邏輯教育是邏輯學回饋社會的最重要方式,也是邏輯學關心社會的最重要體現,只有能關心社會的邏輯學才能獲得社會的支持,也只有能關心社會的邏輯學才能獲得自身發展的根本動力。邏輯學的發展離不開邏輯教育,我國歷史上邏輯學發展的每一次黃金期的到來都得益于邏輯教育的蓬勃開展。劉培育教授在總結20世紀末邏輯學研究存在的問題時就曾指出“我國邏輯界對社會‘關懷’不夠”①,而這正是中國邏輯學的低谷時期。
關鍵詞:邏輯教育 邏輯學 中國邏輯學
On the logic of education thoughts
Jiang Jinjin Yang Aihua
Abstract:Logic is the logic of Education Society ’s most important way,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logic to care the society, only able to care for the social logic in order to obtain social support, only able to care for the social logic to get their own development basic power.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ogic of educatio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in every gold coming benefited from the booming of logic education. Professor Liu cultivation in late twentieth Century logic research summary of problems once said“ China logic of social ‘care’ enough”, which is the trough period of logic in china.
Keywords:Logic education Logic Chinese logic
1 關于邏輯教育目標的思考
邏輯學的歷史有2000多年,現代邏輯的歷史卻不足200年,但是現代邏輯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之前的任何一個時期。這些成果基本上是屬于西方學者的,我們只是處于不斷地學習過程中。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學習最終超越西方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直接關系著邏輯教育目標的確定。我認為在某些領域或許能夠領先,但是要想全面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關鍵不在于200年中西方學者得出了多少結論,而在于180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擁有多少積淀。結論可以學會,時間卻無法彌補。這就像人類的歷史有幾十萬年,猿人進化成人的歷史卻是幾百萬年。沒有這幾百萬年的進化,幾十萬年的文明幾乎不可想象。黑猩猩錯過了進化成人的時機,即使他們現在99%的基因都和人相似,但還是黑猩猩。當然我們決不能否定通過若干萬年的進化黑猩猩可能比人聰明,但是也沒有必要認為,黑猩猩一定也要進化成人才可能超過人。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由于環境的改變,它們正在朝著另一個高級的方向進化。中國邏輯學的發展也一樣,西方的研究成果要學習,但是不一定要沿著西方的路走,更不一定要完全重走一次西方的路。我們中國人要真正崇尚邏輯、崇尚理性,也應該以現在的實際環境為出發點,走適合中國人自己的邏輯復興之路。
現代社會是各種信息充斥、生活節奏快速的社會,人們在快節奏下辨別信息利害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快速決斷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反思決斷才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誰也不能保證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不容商榷的,我們很可能出錯,而且由于節奏不斷加快,我們出錯的幾率也更大。事實上出錯是沒什么大不了的,關鍵是要能意識到自己出了錯。如果我們不去反思,總以為凡是自己的決定都是正確的,那只能走更大的彎路。反思自己是我們這個民族所缺乏的素質,也是我們5000年的歷史從古代輝煌走向近代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我們的民族非常需要養成一種反思自己思維認識的習慣,而這就是邏輯教育的目標。
2 關于邏輯教育內容的思考
有了邏輯教育的目標,邏輯教育的內容就不難確定了,那就是為人們提供批判和反思的工具。首先是思維的三大基本規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這三條基本規律是對客觀事物確實性的反映,能夠保證人們思維的確定性,是人們進行正確思維的基礎。因此這三條基本規律也是批判和反思的最基本武器,反思自己就從反思自己的思維是否保持同一、是否前后矛盾開始。其次是常見推理的基本規則,比如三段論推理規則、復合命題的推理規則和直言命題的直接推理規則。這些推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推理,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則不僅可以使人在辦事說話時謹慎起來,還能使人在反思時有據可依。最后是一些簡單的形式推理方法。有時候符號推理確實比用自然語言推理更明了,更容易用于反思。但是也沒必要讓所有人都學會數理邏輯的演算方法,生活中的很多復雜事情是沒辦法用符號準確表達的,數理邏輯的方法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學或能學會的。總之,邏輯教育的內容要更貼近人們的生活,要便于人們使用,幫助人們學會反思。
3 結論
在國際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已將邏輯學列為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并且排名第二,在許多發達國家邏輯學不僅作為一級學科而且位居眾學科之首。而在我國,邏輯學卻長期作為二級學科屈居于哲學之下,待遇也不好,這的確讓從事邏輯學研究的學者感到“郁悶”。但是一門學科的地位是與它的作用發揮的程度緊密相關的,尤其是它對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作用。那么,一門學科的地位也就應該由人們的重視和它的作用的發揮來共同決定。現在,邏輯學的處境是:只是邏輯學者們引起了重視,絕大多數人尚未重視,并且邏輯學的作用尚未有力發揮。這也就決定了邏輯學當前的學科地位。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只能通過邏輯教育。通過邏輯教育使人們能學邏輯用邏輯,讓邏輯學的工具性和基礎性作用得以發揮出來。
注釋:
①劉培育.知識經濟呼喚邏輯學的發展[J].哲學動態,1999,(02):9
參考文獻
[1] 張家龍.邁向21世紀的邏輯學[J].社會科學戰線,1996,(04)
[2] 劉培育.知識經濟呼喚邏輯學的發展[J].哲學動態,1999,(02)
[3] 黃順基.展望21世紀邏輯學[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S1)
[4] 蔡曙山.論我國邏輯學的發展和學科建設[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4)
[5] 李娜.我看21世紀的邏輯學[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1)
[6] 鞠實兒.論邏輯學發展的方向[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