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是為一定的交際目的,由相互關聯和制約的詞語和句子,按一定格式有機地組合的過程,在跨文化交際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翻譯過程中注重各類翻譯技巧,靈活而準確地識別隱含的文化,是語言文化間進行有效溝通地橋梁。
關鍵詞:外企 翻譯技巧 專業術語 比較研究
1 翻譯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而非簡單的語言文字轉換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是翻譯必須關注的兩個主要過程。準確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地道表達是翻譯的關鍵。特別是國際貿易工作,翻譯在交易磋商與簽約環節上至關重要,不僅必須掌握基本翻譯技能,還應當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知識,而且還應學會分析和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要習慣以對不同文體原文的審美認識和目的語“地道”地表達。因為交易雙方是通過函電或口頭方式進行業務洽談,業務往來信函必須表意準確、專業性強,如大量使用的專業術語、外來詞、縮略語、行話以及一般詞語等在國際貿易中的特殊用法,每個環節都應做到內容明確完整、文字簡潔明了。同時,應使用規范的專業術語,盡可能采用習慣表達,力求措辭準確、嚴謹、行文簡潔,不留漏洞,避免解釋上的分歧。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不斷地充實最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才能達到忠實、準確翻譯的目的。
2 翻譯不僅需要精通雙語言,還需要精通“雙文化”
翻譯是涉及不同文化語言的交際活動,其表達要具有吸引力并尊重大眾文化和審美水平,如不深諳兩種文化間的差異,作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轉換,那么,所翻譯的內容就不可能真正傳達出雙方的原意。因此,培養翻譯者跨文化差異的意識及敏感性,使其成為精通雙語言和“雙文化”的人,才能忠實、通暢地表達原文內容,努力溝通并消除誤會,做到“信、達、雅”,順利完成翻譯任務。
3 翻譯要做到用詞準確,行文嚴謹,語言順暢
翻譯要做到用詞準確,行文嚴謹,語言順暢。各種商務英語合同對交易各方的權利、義務及行為準則涵義必須進行直接而明確的規定。因此,翻譯也必須體現這種正式、嚴謹的文體特征。例如“開始”常用“commencement”,而不用“start”或“begin”;“在……之前”一般用“prior to”,而不用“before”; “因為”多用“by virtue of”,少用“due to”,一般不用“because of ”; “愿意做”常用“intend to do”或“desire to do”,而不用“want to do”,“wish to do”;“認為”多用“deem”,少用“consider”,不用“think”或“believe”;“事實上”常用“in effect”,而不用“in fact”;“關于”常用“asregards”,“concerning”或“relating to”,而不會用“about”;“停止做”常用“cease to do”,而不用“stop to do”;“其他事項”常用“miscellaneous”,而不用“other matters/events”。
依法成立的商務合同應擬定通常習慣使用法律詞語、合同術語,且保持意義明確、單一、無歧義。在做翻譯時,通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如理解上的困難,有的相對比較復雜的用詞和句法在國人看來不太容易正確理解,或容易出現理解錯誤。有的需要翻譯的素材涉及法律,財務,技術,物流,生產等許多專業知識,涉及許多公司、組織或公司、組織的多個部門,譯者如果對這些知識沒有相關的儲備,就不能將正確表達,甚至出現相反的翻譯效果。另外,譯成中文有時候的表達也很難,在翻譯時,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中文詞與之對應常常難上加難,有時感覺好像好幾個詞都可以用,卻都不是最合適的。因此,翻譯需要用到一些技巧。下面將以翻譯某外資企業案例來探討一下關于翻譯的技巧。
原文:
We have made a good start to 2011, exceeding budgeted sales in each of the first four months.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continue that performance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to increase profits and cash flow and thereby enable us to continue to invest in growing our busines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rket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us. We must remember that we live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ith constant pressures to reduce costs. If we are to continue to meet our goals we must take care to manage our costs as tightly as possible and spend wisely in those areas which will add value to our business. Thi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constant efforts of every single one of us, focusing on the goals we have set and delivering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through individualcommitment, team work,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a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3.1 翻譯過程中的轉譯技巧。
3.1.1 轉譯成動詞。某些名詞、介詞、副詞,翻譯時可轉譯成漢語中的動詞。如第三句中的“with constant pressures”是介詞短語,但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把“with”翻譯成動詞“面臨”。整句翻譯為:我們處于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面臨著要持續降低成本的壓力。
3.1.2 轉譯成名詞。某些動詞、形容詞,翻譯時可轉換成漢語中的名詞。如第一句中的“budgeted”是形容詞,但是我們在翻譯時不會翻譯成“超過預算的銷售”,而是“2011年我們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前四個月,每個月的銷售額都超過了預算。”
3.2 翻譯過程中的倒譯技巧。英語習慣用被動語句,往往會以被動語態來表明其嚴肅性。如第五句中“This can only beachieved”是個被動語態的句子,我們在翻譯時,為了符合中文的習慣,往往翻譯成: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通過我們每一個人不懈的努力,朝著我們既定的目標不斷進取,依靠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對細節的追求以及取得成功的決心來取得卓越的表現。
3.3 對于相對比較專業的詞的翻譯,必須要對所翻譯的行業或企業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對其中比較特別的,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詞句進行比較好的翻譯。如上文第一句中的“brand protection products”,如果單純按照字面翻譯成“商標保護產品”往往會讓人不知所云,但如果能夠了解這個行業的信息,就可以知道這里的“brand protection products”指的就是那些防偽產品,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因此翻譯成:我們在芝加哥新的制造工廠,將使我們在歐洲和美洲都有能力生產防偽產品。另一個特別的詞是“ODM”,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儲備,可能不太能夠理解這個“ODM”的意思,但是根據上下文基本能知道是個英文縮寫。在翻譯時,技巧可以是不翻,因為可以認定,讀者是可以明白這類縮寫詞的。因此這一句我們可以翻譯成:在亞洲,我們在重慶及昆山建立了辦事處,同時臺灣的研發中心也正在籌建中,此中心將全力服務于ODM 客戶……
3.4 情態動詞的使用技巧。很多商務英語合同的簽定目的是為了明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避免產生法律糾紛,所以在合同條款中大多是描述雙方“必須做的事情”、“允許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因此,會經常使用到 shall,may,must,shall not,may not等情態動詞,這些詞除了用來表示將來時態外,在法律上更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翻譯起來也是需要特別謹慎。
3.5 要談到的技巧是反譯。反譯是指翻譯時突破原文的形式,采用變換語氣,人稱的辦法處理詞句。如上文最后一句,I am sure you will all want to congratulate Stuart on this achievement.可以翻譯成:讓我們共同祝賀Stuart Miller 獲得這一殊榮。其中的“you”在翻譯成中文是變成了“我們”,這樣就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運用此技巧可以使譯文更加合乎漢語規范或修辭要求,且不失原意。
綜上所述,外企翻譯雖然有其特殊的地方,但是翻譯中所要注意的地方和翻譯中所用到的技巧其實是相通的。我們只有不斷的實踐和學習,才能進一步提高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 沈春華.從外企翻譯實踐看英語人才的培養[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113-114
[2] 張志峰.商務英語的翻譯技巧[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