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怎樣才能把生物課上得生動有趣,以引發學生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極大熱情,這是廣大生物教師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課題,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多年長期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 方法
1 設懸念以激發興趣
所謂懸念:就是讓讀者在讀某個有設懸念方法的文章時越看越想看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就是給人們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和牽掛,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會給人造成一種躍躍欲試和急于求知的緊迫感和欲望。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期待的情景,使其帶有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比如:在高中教材的《精子的形成過程》學習完后,在學習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一開始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在雄性動物體內的精子數量是十分龐大的,但是在雌性動物體內的卵細胞卻為什么很少呢?精子的體積為什么比卵細胞小得多?而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與動物的生殖器官有差異嗎?……等等一系列懸念,帶著這些懸念學生一下就能產生出激烈的想探索這些問題的欲望。
2 創情趣以蕩興趣
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情,即情感,深厚濃郁的請感:趣,就是趣味、樂趣,繞有風趣:妙趣橫生。教學的情趣,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是激發興趣的催化劑。如果把課堂氣氛努力地制造成情感充沛、趣味盎然,那么學生就會情緒激昂,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就會自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內心總會是躍躍欲試的沖動,這樣我們的教學效果就會產生很大的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情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挖掘:
2.1 從教材的潛在內容上去尋找教學的情趣。我們要通過挖掘教材內容的精妙之處,去吸引、調動、激發學生的情趣。例如:我們在講解“無性生殖”時,可以聯系利用克隆技術繁殖出的綿羊“多莉”。
2.2 我們可以從教師的內在因素去找尋教學的情趣。上課時,教師一定要事先進行內心情緒調整,到課堂教室內心要充滿激情,用深刻而含蓄的情感、生動風趣的姿態、抑揚頓挫的語調、漂亮的板書設計及繪畫技巧,把知識和趣味融為一爐。
2.3 教師上課時,一定要千方百計使學生內心充滿愉悅、輕松,使其體念到求知的愉快,酣暢,繼而就會體念到在學習中取得進步的歡樂、滿足、成就感,從而保持一種高昂的學習情緒,這當中,首要的就是要把學生心理抓住,使學生產生一種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學習欲望。
3 勵求新以獲興趣
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解、求新知,永遠保持一種內心的求新誘惑力,也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直接興趣轉化為意向興趣的重要教學方法和原則。我們要善于在學生面前揭示每一種新的知識、新的領域,激發他們在各種事物奧秘面前的驚奇感。教學實踐證明: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從內容安排和講授形式上驚奇感,回味感,滿足感,積攢時為長久,積微觀為宏觀——筆者認為這是培養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以保持一種求新誘惑力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4 探發現以得情趣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這樣的心理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尤為強烈而突出,鑒此,教學的藝術性,就必須要表現在善于引導、培養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求得發現,求得探索,善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他們不斷鞏固和實現自己成為發現者的愿望,并從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我們的教學,就可以在不斷的尋求發現、探索中達到發展學生智力的良好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能不斷地享受探索、大仙的樂趣,就要善于教會學生敏銳地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并敢于提出獨到的、獨特的即令是天方夜譚式的意見和看法。
5 質疑難尋樂趣
疑,指要經過努力思考、分析、推演,在智力的臺階上“跳一跳,才能摘下果子”的問題。通過激疑問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對自己力所能及,又要開動腦筋、克服困難的問題愿意自己去思考、自己動手做,一旦當他們想做或者做對的時候,就會體驗到一種十分愉悅的情感,而這樣的情感又會反過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布置的作業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太易和太難都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只有那些難度適宜、很富啟發性的問題才會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求得樂趣,極大地開發出智商來。
6 循規律保興趣
任何事物都是受到一定規律所制約的,學生學習興趣同樣受到興趣規律所制約。所謂興趣規律,從心里學角度上來說,就是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的相互轉化。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間接興趣是對事物的未來結果的興趣。直接興趣情感性強、吸引力大,短期效果好,但難以維持,不利于學生培養意志力和獲得系統知識;間接興趣理念性強,時間持久,有利于學生培養意志力和獲得系統知識,但是吸引力差,精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勞。因此運用興趣規律,促進兩者轉化,仍不失為最優教法的綜合表現。
在生物教學中,要做到兩種興趣的轉化,就需要努力通過教學刺激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當他們感到課上得有趣,喜歡這門學科,對生物未來產生濃厚興趣時,直接興趣就會自然地誘發出間接興趣。根據興趣規律,學生不可能從頭到尾對學習都保持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對生物學科缺乏學習興趣的時候,我們就要通過巧妙的教學藝術,調動一切刺激因素,充分利用生物學科比其他學科更貼近生活的優勢,逐步觸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他們更具有一種信念去學習生物學科,并把學習這門課程當作生活需要和實現理想目標,這是間接興趣就會向直接興趣轉化。
以上做法,是本人在很長時間的教學上取得了較大成績,所以在通過師生的共同配合,我們的目標就就是將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轉化,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之目的。